• Sentinel-2A影像珠海市污染水体识别

    谢勇;李凯云;李家国;鲍云飞;朱利;

    针对目前较少研究使用中高分辨率卫星对内陆河流污染水体进行遥感识别,使用Sentinel-2A遥感影像,基于一般水体和污染水体之间的光谱差异特征,构建了单波段阈值法、波段比值法、波段差值法和河流污染指数法,对内陆河流污染水体进行识别。通过对四种遥感识别方法的精度分析表明,河流污染指数遥感识别精度最高,为92.59%,单波段阈值法次之,为86.79%,而波段差值法对污染水体识别效果较差,仅为64.8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识别精度较高的河流污染指数对珠海市大中型河流污染水体进行遥感识别和时空变化分析。从污染水体的空间分布来看,污染主要分布在香洲区的前山水道和马骝洲水道,以及金湾区的洪鹤大桥和珠三角环线高速建设工程附近区域;从时间上来看,2019年1月和2019年9月的珠海河流污染水体面积较大,2020年1月的污染水体面积分布较小。

    2021年03期 v.36;No.17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下载次数:62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 ]
  • 利用地形参数提高土地覆被分类精度方法的改进

    廖顺宝;葛乐玮;王艳萍;李峰;

    为提高MODIS卫星影像土地覆被产品的分类精度,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在1∶25万土地覆被数据与MODIS土地覆被产品(MCD12Q1)分类一致区内,构建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占比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据此改进MODIS土地覆被产品中分类精度较低区域的分类。用面积构成比例和空间一致性比率两个评价指标对改进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地、草地、耕地三种地类的回归模型适合用来改进MODIS土地覆被产品的分类,三种地类与参考数据的空间一致性比率比改进前分别提高了30.02%、40.87%和4.94%;对于与地形因子关系密切的林地和草地,两个评价指标均显示,基于分类一致区建模来改进目标产品的分类精度,比基于整个区域建模改进目标产品的分类精度的效果更加明显。其中,林地的空间一致性比率的提升幅度由8.55%升到30.02%,草地由27.44%升到40.87%。由此可见,地形地貌对土地覆被类型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占比与地形因子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基于这种定量关系对土地覆被分类进行改进是完全可行的。

    2021年03期 v.36;No.175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 ]
  • NLM与比率图像的多时相SAR图像去噪方法

    卜丽静;赵爽;张正鹏;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相干斑噪声对图像质量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NLM与比率图像相结合的多时相SAR图像去噪的方法。首先,利用NLM滤波计算各景SAR图像之间的相似性权值,从而得到平均图像,并应用MuLoG滤波器进行去噪;然后,将噪声图像与滤波后的平均图像进行比值,得到比率图像,并对其进行滤波;最后,将滤波后的平均图像与比率图像相乘,获得降噪后的图像。利用不同序列的机载SAR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同类算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抑制SAR图像中的相干斑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

    2021年03期 v.36;No.175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 波段聚类和改进递归滤波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渠慎明;刘煊;梁胜彬;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任务中的Hughes现象及噪声问题,提出了联合波段聚类和改进递归滤波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相对熵对高光谱图像的光谱波段进行K-means聚类,对聚类后的光谱波段进行高斯滤波,得到模糊化图像,将其作为递归滤波的引导图像;然后,对聚类后的光谱波段递归滤波处理,从而增强高光谱图像的轮廓特征;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递归滤波后的特征图像进行分类。在2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高光谱图像的维度,去除了噪声并阻止了信息跨越强边缘传播,与传统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相比,提高了分类精度。

    2021年03期 v.36;No.175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机载LiDAR点云中静态水体边界提取

    周维娜;程晓光;严明;卢浩男;

    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中提取水体边界往往依赖影像辅助或假设水体表面点很少或回波强度很弱,而该假设与实际情况不一定相符。鉴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仅基于点云坐标提取静态水体边界的方法。首先,构建Delaunay三角网,从三角网中提取空洞边界作为初始边界;其次,基于边界上点高程分布估计水面高程范围;然后,沿搜索方向进行迭代边界扩张,在扩张过程中动态更新水面高程估计,至边界不再变化;最后,修剪边界。利用江苏常州小黄山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实验,100%提取到了主要水体,而且水体边界和正射影像中的边界套合良好。

    2021年03期 v.36;No.175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 ]
  • DEM地形描述精度的幂函数定量模型

    徐志敏;王利双;

    针对现有模型未考虑当DEM空间分辨率R和平均剖面曲率V各自趋向于0时,地形描述误差E_t亦趋向于0的缺陷,提出了DEM地形描述精度的幂函数定量模型。通过对地形描述误差与DEM空间分辨率和平均剖面曲率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到DEM地形描述精度的定量模型为:RMS E_t=0.005 713R~(1.056)V~(0.943 1)。实验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定量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同时对高分辨率的DEM地形描述误差估算具有更好的泛化精度,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2021年03期 v.36;No.175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丹江口库区土壤镍含量高光谱反演方法

    傅邦杰;牛瑞卿;王春胜;

    为探讨土壤高光谱法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可行性,以丹江口库区具有代表性的55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光谱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镍含量进行反演方法研究。对土壤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6种形式的微分变换。按最大正相关性和最小负相关性共筛选了12维光谱特征,利用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和极限梯度提升树回归(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XGBR)建立了土壤镍含量的高光谱反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镍含量反演的最优波段主要出现在1 686nm、2 238nm和2 254nm处;基于波段特征的XGBR模型稳定性和拟合精度总体优于RFR模型,稳定性系数R~2高达0.93,均方根误差为样本镍含量均值的10.1%,拟合精度较高。文章最后利用土壤高光谱数据,采用XGBR模型对丹江口库区土壤镍含量进行了有效估测。

    2021年03期 v.36;No.175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多尺度与复杂背景条件下的SAR图像船舶检测

    刘畅;朱卫纲;

    针对SAR图像船舶目标检测中存在的多尺度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首先,在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的基础上移除单输入节点,并添加横向捷径;然后,利用可学习的权重对输入特征加权融合,以学习不同输入特征的重要性,分配不同尺度特征的信息比重。为了改进CNN检测算法中使用先验知识人为预设锚框的方法,使用GA-RPN结构利用提取的图像特征来指导锚框的生成。综合利用三个公开数据集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低分辨率小目标检测有较低的漏警概率,同时在复杂背景下具有较低的虚警概率,在精确率与召回率上都有显著提高。

    2021年03期 v.36;No.175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32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2 ]
  • 武汉市主城区公园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陈斌;徐尚昭;杨顶田;王宏志;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的问题,以武汉市为研究区,使用高分2号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得到研究区公园景观类型,同时基于2016年7月23日Landsat-8 OLI影像,采用IB算法(image-based method)反演得到主城区地表温度,对研究区公园景观的热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公园内部不透水层地表平均温度最高,为36.19℃,而林地、草地和水体平均温度相对较低,均低于30℃,其中水体平均温度最低,仅有27.57℃;公园内部林地、草地和水体上空形成明显低温集聚区,而不透水层地表上空易形成高温集聚区;公园降温影响范围和降温幅度与公园中林草地面积、林草地景观聚集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不透水层面积和景观聚集度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本研究对于城市公园规划选址、公园内部景观结构设计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2021年03期 v.36;No.175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下载次数:6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 ]
  • 生态用地比例遥感估算及应用分析——以宁夏沿黄城市带为例

    孙灏;阮琳;郭航;徐丹;孙中平;

    针对生态用地比例遥感估算缺乏典型土地覆盖类型遥感产品的一致性分析以及缺乏针对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实践分析问题,从估算生态用地角度比较分析了四种典型全球土地覆盖类型遥感产品(MODIS-MCD12Q1、GLOBCOVER、GLOBELAND30、FROM-GLC)的一致性,并基于时序性较好的MODIS-MCD12Q1产品,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Sen’s斜率估计以及Hurst指数,分析研究区生态用地比例的演变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1)从估算生态用地角度,MODIS-MCD12Q1产品与GLOBELAND30和FROM-GLC产品一致性较高,与GLOBCOVER一致性较差;研究区草地与裸地间的混淆是典型土地覆盖类型产品存在不一致的主要原因。2)2001—2017年,宁夏除金凤区和西夏区生态用地比例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区县均呈增长或波动增长趋势,研究区总体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且具有很强持续性;该生态用地比例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植被和耕地类型的增加以及裸地类型的减少。

    2021年03期 v.36;No.175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5K]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一种新的空谱联合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段小川;王广军;梁四海;杜海波;吴萍;

    为了充分利用高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以提高分类精度,文章研究了分别采用二维和三维Gabor滤波对高光谱遥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与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光谱信息进行融合,并基于堆栈式稀疏自编码器的深度学习网络对融合图像进行分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谱联合分类器与传统的光谱信息分类器相比,分类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且三维Gabor滤波的空谱联合分类器的分类性能优于二维Gabor滤波的空谱联合分类器,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2021年03期 v.36;No.175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9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 ]
  • 高光谱遥感影像完整性认证感知哈希算法

    王昊;张黎明;张鑫港;刘明轩;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在传输及分发过程中影像内容完整性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光谱信息的高光谱影像内容完整性认证算法。鉴于高光谱影像中丰富的光谱信息,首先,对影像进行格网划分,对每个格网运用K-均值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直方图统计,进而从直方图统计的结果中提取影像的光谱信息;然后,计算影像的高阶Zernike矩,提取格网影像的空间纹理信息;最后,结合光谱信息与空间纹理信息生成每个格网影像的感知哈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对高光谱影像局部地物恶意篡改的定位,同时对常见的部分内容保持操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为高光谱影像的内容完整性认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进一步保障了高光谱影像的实际使用价值。

    2021年03期 v.36;No.175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8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 GF-5卫星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反射率精度评价

    刘梓钦;赵世湖;裴亮;刘书含;王霞;

    反射率是高光谱遥感数据应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高光谱应用效能和质量。目前,对国产GF-5卫星高光谱数据的精确大气校正反射率精度评价方法尚未有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严重制约了国产高光谱遥感数据的高质量应用。针对此问题,综合采用6S模型和FLAASH模块,选取了三个实验区的三种典型地物及外业光谱数据,采用三种定量化指标进行大气校正,得出了以下结论:三种地物大气校正反射率与实测反射率曲线特征基本一致,黑土地的大气校正反射率光谱最优,水体由于反射率数值较低,大气校正反射率光谱稍差;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大气校正效果优于短波红外波段;6S模型大气校正结果略优于FLAASH模块,更适用于GF-5卫星高光谱影像。

    2021年03期 v.36;No.175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59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9 ]
  • DMSP/OLS与NPP/VIIRS中国大陆地区相互校正研究

    张碧蓉;李佳;王明果;段平;

    DMSP/OLS与NPP/VIIRS两种夜间灯光数据来源于不同传感器,单一数据内及两种数据间无法直接比较。文章研究了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DMSP/OLS之间、DMSP/OLS和NPP/VIIRS的不连续问题,对两种数据进行相互校正,最终形成一致的、可比的长时间序列研究数据。首先,通过逐步校正及饱和校正对DMSP/OLS进行连续性校正,消除不同传感器之间存在的差异,形成1992—2013年连续的研究数据;然后,建立DMSP/OLS和NPP/VIIRS两种夜间灯光数据相互校正模型,通过拟合的对数回归模型把NPP/VIIRS校正到DMSP/OLS的尺度上,结合两种数据形成可比的长时间序列影像;最后,用GDP数据对校正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DMSP/OLS和NPP/VIIRS相互校正后,可以得到1992—2018年连续、具有可比性的灯光数据结果,每一阶段的校正结果与对应GDP存在相关性较高的线性关系。

    2021年03期 v.36;No.175 9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7K]
    [下载次数:80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 ]
  • 基于被动毫米波图像与光学图像的人体隐匿物检测

    张露;庞蕾;苗俊刚;

    针对单帧PMMW图像空间分辨率低,无法实现人体隐匿物有效检测与精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序列PMMW图像与光学图像检测人体隐匿物的方法。根据PMMW实时成像仪采集的图像特点和存储方式,首先,采用相关系数法对序列图像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图像利用小波融合算法增强隐匿物信息;其次,通过高斯滤波、阈值分割和边缘检测,检测出人体隐匿物;最后,基于YIQ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和融合规则,将光学图像与提取的隐匿物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序列被动毫米波图像中人体隐匿物检测,并且可以全自动融合两种不同类型的图像,解决了被动毫米波图像上人体隐匿物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提高了安检人员的检测效率。

    2021年03期 v.36;No.175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探究陕西经济发展时空变化

    刘石俊;薛亮;

    针对区域经济研究过程中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存在数据缺失、尺度不统一等问题,利用连续易获取的夜间灯光数据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特征。首先,对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作相关分析;其次,采用重心、标准差椭圆、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局部莫兰指数等研究方法,从经济发展方向、差异性、空间集聚性的角度探究2001—2013年陕西省经济发展时空格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3年,陕西北部经济总量比南部大,南部增长速度比北部快,陕西经济总量增大的同时内部差异缩小。陕西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性为波动性减小的趋势,收入分配相对合理,2008年是陕西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由逐渐不平衡转向平衡的拐点。高高聚集和高低聚集为最常见的两种经济聚集类型。

    2021年03期 v.36;No.175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4K]
    [下载次数:89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 ]
  • 珞珈一号夜光数据在用电量预估中的应用

    王博伟;胡引翠;田冰;董硕;薛瑞恒;

    针对电力消费遥感估算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四象限夜光模型。该模型以2018年珞珈一号01星夜间灯光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选择我国199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四象限分析法,将城市产业结构作为主要分类依据,将研究区域城市分为四类:明星类城市、瘦狗类城市、问号类城市和金牛类城市,进而估算全社会用电量。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的估算精度优于简单夜光模型;将预估结果的城市分为高精度城市、中精度城市和低精度城市三类,四象限夜光模型的高精度城市数量多于简单夜光模型,而中精度城市和低精度城市数量均少于后者。

    2021年03期 v.36;No.175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3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深度学习在遥感影像云检测中的应用

    徐少壮;钟来星;

    针对传统云检测算法对噪声敏感、提取轮廓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语义分割神经网络结构U-Net和后处理算法TTA(test time augmentation)的云检测方法,实现了高精度云检测的同时还很好地保留了云边缘轮廓。首先,利用U-Net网络的U型结构挖掘云覆盖区域像元高级、低级特征;其次,通过TTA增强待云检测的影像特征,提升模型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结合U-Net结构和TTA的云检测精度达到93.2%,高于其他传统算法约5%,解决了经典算法对噪声敏感的缺点,提高了仅使用U-Net时的云检测精度。

    2021年03期 v.36;No.175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利用多源数据的商业街品质局部-整体联合评价

    孙庚;周兴;周雯;李成强;陈杰;

    针对目前商业街品质研究中一般采用街景图像或POI数据进行局部视角的评价而未从整体宏观视角对商业街品质进行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源数据的商业街品质局部-整体联合评价的方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本方法中得到充分利用,极大地发挥了其能够宏观清晰地反映街道空间状况的能力。以长沙市的三条商业街为例,将遥感影像数据与街景图像、POI数据、高德地图结合使用,选取代表性评价指标,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角度进行商业街道空间品质的联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指标中的公共设施数量、区位条件、通达感、活力感以及绿视率是影响商业街品质的重要因素。文章研究结果可为规划部门对商业街道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3期 v.36;No.175 135-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下载次数:40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 基于GIS的昆明市生态环境数据库管理平台构建

    刘韬;李舒婷;杨洪福;普利民;

    为有效支撑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环保科研、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与学术交流工作,文章充分利用目前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契机,结合主流数据资料的可获取性与通用性,利用数据库系统先进的数据管理方式和3S技术成熟的空间表现模式,构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昆明市生态环境数据库。充分运用大数据思想,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云计算"与数据挖掘技术,集成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科研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展示管理与决策管理系统,构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昆明市生态环境数据库管理平台,以提供全面的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持。

    2021年03期 v.36;No.175 14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38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正>《遥感信息》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遥感信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4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著录项目包括:刊名、并列刊名、主办单位、出版年、出版频率、中图分类号、ISSN号、CN号、邮发代号、编辑部地址、电话、网址、内容简介等。

    2021年03期 v.36;No.175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