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淑敏;吴文瑾;李新武;刘国林;
针对斜视SAR会引起更为复杂的几何畸变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重采样策略。首先通过仿真实验对斜视情况下重采样方法产生的误差以及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最近邻法和双线性内插法都会引起部分目标的位移和扩大,且伴有目标像元丢失等现象。改进策略首先采用直接重采法将原图像目标点正向采到空白的输出图像上,然后再用间接几何校正方法进行重采,填补新图像中的空白部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几何校正后目标形状的完整性、减少目标中心位移,并消除目标丢失现象,在斜视SAR几何校正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2017年06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方雨晨;田庆久;
植被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由于不同土壤背景的混入干扰,导致利用NDVI信息对作物长势监测等应用的有效性降低。以安徽省来安县小麦农田为研究区,以2种土壤类型(水稻土和黄褐土)背景下拔节期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小麦冠层光谱及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利用传统的照相法求算植被覆盖度,基于混合光谱理论,提出2种NDVI土壤背景影响去除模型(NDVIT),对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种模型均可去除一定的土壤背景影响;采用信噪比的分析方法定量研究2种模型抵抗土壤噪声影响的能力,分析发现NDVI1T提取植被信息抗土壤噪声能力更佳;2种土壤背景影响去除模型和NDVI的拟合关系良好,相关关系R~2均达到0.9以上。
2017年06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7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 ] - 王恩鲁;汪小钦;
鉴于目前遥感影像融合评价在定量指标的归类、选取和使用等方面尚未有较为全面、科学的标准和体系,从而定量融合评价工作中存在一些指标选用不明确、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该文将众多定量指标的融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并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定量指标作为参考。以WorldView-2影像、ZY-3影像和ALOS影像为数据源,选取常用的几种融合方法进行融合实验,将客观评价结果利用均值-标准差图的可视化方式进行分析,并与主观评判相结合,探讨遥感影像融合质量评价的最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评价光谱保持度方面,SAM与Q4/Q8评价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最好,且与主观评判相符度最高;在评价影像清晰度方面,推荐使用角二阶矩和点锐度相结合的方式。
2017年06期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 ] - 李英成;王凤;孙新博;刘沛;熊红伟;
针对双频GPS辅助低空摄影测量仍需大量野外控制点布测的问题,通过对飞控系统与相机集成改造,而后对双频GPS有无反馈信息以及不同控制点个数对大比例尺测图空三精度的影响分析,提出一种双频GPS辅助低空摄影测量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野外控制点布测数量,从而减少外业工作量。利用轻小型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开展了福建省溪柄镇1∶2 000航空摄影测量试验,并重点分析了双频GPS在相机反馈前后对测区零加入或加入不同个控制点开展双频GPS辅助低空摄影测量对大比例尺测图空三精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相机反馈后双频GPS辅助大比例尺测图空三时加入6个地面控制点即可满足1∶2 000比例尺测图空三的要求。
2017年06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 ]
- 姜德才;张永红;张继贤;吴宏安;康永辉;
针对道路路面的高相干点目标密度较低问题,根据路面的雷达后向散射特性,提出了用于高相干点目标和高相干分布式目标联合提取的"三阈值二级探测法"。通过对COSMO-SkyMed高分卫星数据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处理和线目标空间缓冲区分析,获取了天津地铁沿线的高相干目标及其沉降信息,分析了主要影响路段。基于相同时段的153个水准点数据,对提取的大区域地表沉降信息进行验证。定量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三阈值二级探测法"适用于提取地铁沿线的高相干目标;改进MCTSB-InSAR的大区域地表沉降值与153个水准点数据差值的标准差为5.4mm/year,精度很高;基于高分率SAR影像的改进MCTSB-InSAR在地铁线路地表沉降监测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2017年06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576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7 ] - 林琳;刘志勇;刘引川;周跃飞;
针对无人机极易对载人航空器造成冲突且不易被及时发现,利用ADS-B技术,借鉴航空器TCAS工作原理,为无人机研发一种冲突检测告警机载设备。该机载设备由冲突检测和告警算法2个功能模块组成,无人机通过ADS-B机载设备获取合作目标的空中交通情景意识,计算目标航空器与本机之间CPA矢量值,通过矢量决断算法,来判断二者是否存在潜在冲突并触发告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对潜在的飞行冲突提前预警,有效降低冲突的发生概率。
2017年06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 ] - 胡智银;李英成;王凤;丁晓波;王恩泉;
针对目前城市三维模型构建缺乏可量化的精度评价指标问题,提出城市三维模型精度分析评价的控制点布设方案。该布设方案在遵循低空航摄控制点布设规范的基础上,根据统计特性,布设控制点以及检查点。采用该控制点布设方案进行了试验。分析表明,该方式为三维模型构建精度评价提供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7年06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5 ] - 苑方艳;左正立;祁增营;谭骏翔;
针对载荷是无人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而目前市场所使用的倾斜相机存在因载荷太重影响无人机的性能,甚至导致一些型号的无人机无法搭载的问题,提出了2镜头摇摆倾斜相机,较好地平衡了载荷重量和建模效果。该倾斜相机最大的特点在于摇摆,通过镜头的摆动大大提升了2镜头相机的性能,把传统的2个角度的影像变成了6个角度的影像;6个角度的照片获取了非常详细的纹理信息,并且保证了重叠,解决了后期建模纹理缺少的问题。通过工程试验证明,利用2镜头倾斜相机获取的影像所建的三维模型,不论是从几何精度还是视觉效果,都能够满足很多应用需求。2镜头倾斜相机与常规5镜头相机相比,重量轻、结构更简单,获取的角度更多,成本更低,在三维建模应用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2017年06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4 ] - 赵杰;周可法;崔世超;王金林;
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是高光谱遥感在地质方面的重要应用,如何快速精确地进行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一直是一个难点。随机森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算法,在分类与回归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但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不同于一般的遥感分类,针对这一算法在高光谱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中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随机森林算法与光谱角匹配技术相结合的提取方法。实验中通过光谱角匹配选取训练样本,然后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并利用美国内华达州Cuprite铜矿区的AVIRIS高光谱影像提取了明矾石与高岭石2种矿物的分布分范围,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7年06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 ] - 廖建尚;王立国;
针对利用滤波器提取高光谱图像的空间特征辅助光谱信息来提高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的不足,提出导向滤波提取的空间纹理信息和最大概率结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SGD-SVM-GD)。鉴于空间纹理信息挖掘不足,该方法首先利用导向滤波提取由主成分分析降维后的高光谱图像空间纹理特征,然后将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结合,交由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得到初始分类结果,最后结合导向滤波和概率最大化优化分类结果。实验表明,相比单纯使用光谱信息、纯空间信息和空谱结合的SVM分类方法以及边缘保持滤波的方法,所提出的SGDSVM-GD方法对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有较大提高,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7年06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侯学会;隋学艳;梁守真;王猛;董敏;
鉴于不同植被物候遥感提取方法在冬小麦物候提取中的对比研究鲜有报道,利用4种常用的植被物候遥感提取方法——动态阈值法、延后滑动平均法、导数法和Logistic函数拟合法,以及一种基于累积植被指数提取植被物候提取的方法iNDVI-Logistic,提取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期和成熟期,并从空间格局分析和地面观测数据验证2个方面对5种方法提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种方法监测的冬小麦物候期在空间格局上较为一致,从南向北逐渐推迟;利用地面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动态阈值法和iNDVI-Logistic方法监测冬小麦返青期精度相近,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5种方法获得的冬小麦成熟期精度较高,与真实值的偏差都在0.1之内,且都通过极显著关系检验,其中iNDVI-Logistic方法提取结果精度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578。总体来看,综合作物生长累积模型和函数拟合法的iNDVI-Logistic法在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研究中可以获得较好的精度。多种方法的比较可以弄清每种方法在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提取中的优缺点和适宜性,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643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6 ] - 李亮;王蕾;孙晓鹏;应国伟;
为了解决基于像元的变化向量分析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变化向量分析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综合2个时期的遥感影像,首先通过影像分割获取像斑,其次提取直方图作为像斑的特征向量,再次采用直方图相交法度量2个时期像斑直方图之间的距离,构建像斑的变化向量,然后利用加权组合的方法计算像斑变化向量的模,最后依据最大熵原理获取变化检测阈值,对像斑进行变化/未变化判别。在QuickBird及Ikonos遥感影像上的实验表明: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与基于像元的变化向量分析法相比,该方法变化检测的精度较优,变化检测的正确率分别达到了0.92与0.90。
2017年06期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466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8 ] - 任传帅;黄文江;叶回春;崔贝;
针对海南农田地块细碎以及多云多雨气候条件下获取多时相的高质量卫星影像往往存在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时相高分二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随机森林算法的香蕉林信息提取方法。主要通过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香蕉林的光谱和纹理等特征变量,然后利用综合不同光谱与纹理特征变量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进行香蕉林信息提取,并与以往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进行了精度对比。结果表明,综合光谱和纹理信息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提取香蕉林空间分布结果最优,提取的香蕉林制图精度(PA)达到93.56%,用户精度(UA)达到87.43%;相比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PA和UA分别提高了11.99%和7.55%;相比只考虑光谱信息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考虑纹理信息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提取的香蕉林PA提高了7.41%,UA提高了16.80%。研究结果可为人工园林的遥感信息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2017年06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9 ] - 李长春;都伟冰;马潇潇;齐修东;
针对基于固定权重MRF模型的SAR图像分割算法出现参数估计结果不能反映图像的真实特征数据、忽略图像空间关系或参数估计是局部最优而不是全局最优的问题,将MRF模型的权重参数设置为变化的,不但可以得到特征模型的全局参数,而且可以增加类标分布的空间均质性限制。利用模拟数据和真实SAR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实验。结果显示,固定权重MRF模型SAR图像分割算法和变权重的SAR图像分割算法的误分割率分别为8.4%、10.1%和2.5%、3.7%,证明该算法能够得到更好的分割效果。
2017年06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 ] - 楼临江;Sang-Eun PARK;
针对基于多源遥感图像的水体探测算法,缺少不同层级融合算法对水体探测精度的比较分析的问题,开展了比较不同级别的融合算法对水域面积提取精度的影响分析。分别在像素级与特征级对高分辨率光学影像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融合,并通过Kompsat-3及Kompsat-5图像开展水体探测实验。像素级融合算法基于IHS色度空间变换;特征级融合算法基于最大后验概率-马尔可夫随机场融合框架。基于ROC曲线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HS色度空间变换算法的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水体探测精度与基于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的水体探测精度接近,而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算法的特征级图像水体探测方法综合利用了光学影像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上的水体特征,拥有区分水体与阴影的能力,水体探测精度较高。
2017年06期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 赵慧童;王萍;
苍山地区铁矿资源丰富,但地表覆盖较重,在区域范围内常规方法提取蚀变信息效果差。针对此问题,结合使用ASTER与GF-1卫星影像数据,从分析典型矿物光谱吸收特性出发,综合影像色彩、波段特征等多种信息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假彩色合成"和"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2种蚀变信息提取模型。方法主要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思想去除冗余数据,前者辅助波段比值及彩色合成技术突出铁染信息,后者以选取最佳阈值的方式对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密度分割,优化了提取效果。2种方法结合有效提取了铁染蚀变信息,综合提取结果与区域控矿断裂特征,圈定了4处成矿靶区。对研究区进行实地采样验证,Kappa系数分别为0.826和0.87,精度较高。该方法的实现为同类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2017年06期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 ] - 毕凯;程滔;杨刚;刘飞;
针对当前小面积采煤沉陷区地表覆盖监测数据源分辨率低、监测内容与指标设置不统一等实际问题,选取永城煤矿采煤沉陷区部分区域为研究区,探索构建了一套采煤沉陷区地表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技术指标体系。收集了多期馆藏航摄成果,开展地表覆盖信息提取、变化区域检测与无人机分类结果验证,形成了一套采煤沉陷区地表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的作业流程。通过统计变化类型与变化量,分析变化趋势与变化原因,验证了监测内容与指标设置的合理性。
2017年06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 ] - 吕杰;郝宁燕;李崇贵;史晓亮;李宗泽;
针对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森林类型识别容易出现树种误分和模型复杂的问题,以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遥感判读样地、植被指数、纹理信息以及地形因子等多源数据,构建最小距离分类模型、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和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对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优势树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分类结果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1.01%和0.76,较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有明显提高。该研究为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的自给率和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7年06期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66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7 ] - 刘明飞;张叶枫;付凯城;曲毅;
针对光学图像道路提取方法不适用于高分辨SAR图像道路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道路宽度和平行双边缘先验信息为依据的提取算法。算法首先采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滤除相干斑噪声;其次采用Canny算子和ROA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并对图像边界的信息进行了补偿;而后利用平行线检测方法提取边缘中的平行线特征;最后采用启发式连接的思想连接断裂的线基元。采用算法仿真并对SAR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直线和曲线型的道路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此外,该算法还可以用于提取机场跑道、河流等其他具有平行双边缘的地物。
2017年06期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8 ] - 李飞达;唐诗华;梁月吉;
针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高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拟合、二次曲面拟合和GA-BP神经网络3种模型的最优非负变权组合模型。利用高程检查点野外实测值和立体模型下量测值的不符值,通过组合模型拟合,使检查点处的高程改正值与实际相差最小,提高影像高程精度。经实验,与各单一模型和经典权组合模型拟合精度对比分析,表明最优非负变权组合模型能有效控制残差极值、减小误差区间,且拟合精度较高。
2017年06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