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 SAR数据湿地植被生物量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沈国状;廖静娟;

    针对未来的碳释放量有可能成为气候环境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而生物量的精确制图可以大大减小碳排放和吸收中的不确定性,能更好地理解其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基于SAR数据在湿地植被生物量反演制图中的有效性及重要性,该文从极化分解理论、微波植被散射模型、生物量反演方法等方面对现有的湿地植被生物量反演方法进行综述,探讨SAR数据在湿地植被生物量反演中的应用潜力。

    2016年03期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4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 ]

理论研究

  • Landsat-8姿态抖动对多光谱影像配准影响

    李山山;冯钟葵;彭嫚;

    鉴于遥感器姿态数据的准确性对影像几何定位的重要性,该文对Landsat-8卫星成像过程中,姿态抖动对多光谱影像配准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首先介绍了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Landsat-8卫星姿态抖动处理方法;其次,从Landsat-8陆地成像仪(OLI)的多光谱影像入手,基于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及Landsat-8真实影像,定量分析了姿态数据高频抖动对Landsat-8OLI数据波段间配准造成的误差;最后,通过模拟改变卫星姿态测量频率,进一步分析卫星抖动处理在不同频率时对抖动误差去除的适应性。Landsat-8卫星姿态抖动配准精度评估及处理方法的适应性分析,可为提高国产卫星姿态抖动处理能力及多光谱影像配准精度提供有益借鉴。

    2016年03期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通用遥感图像系统几何校正算法设计与实现

    赵仕美;李景山;李雨航;

    针对多卫星多传感器系统几何校正的通用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模式的系统几何校正算法。该算法运用模板方法和简单工厂方法,解决了多卫星多传感器在系统几何校正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实现不同卫星不同传感器的系统几何校正处理。通过规范辅助数据的输出格式解决多卫星多传感器校正参数不统一的问题;抽象出系统几何校正功能的一般执行过程,在模板方法中确定该功能的执行逻辑;运用简单工厂方法,用卫星和传感器标识作为参数,选择具体的实现算法,完成相应的处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实现对多卫星多传感器的校正处理,并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对新增卫星传感器的系统几何校正功能的扩展。

    2016年03期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31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配准控制点均匀化算法

    马旭燕;袁媛;汪承义;陈静波;贺东旭;

    针对多源遥感图像普遍具有数据量大、辐射差异大等特征,而现有的图像配准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遥感图像自动配准处理中的问题,综合考虑控制点的密度和分布,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自动配准算法。首先,将待配准图像和参考图像降采样到单机可以处理的大小,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建立降采样图像间的初始匹配;其次,将原始待配准图像按照网格分割为子图像,并利用初始匹配找到每幅子图像在参考图像上的对应子图像;再次,利用SIFT和极大稳定区域(MSER)特征点的空间互补性,在每一对子图像上提取大量特征点;最后,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剔除误配后,采用基于最大团问题的贪心法进行控制点均匀化处理,进一步剔除冗余的控制点。与现有的基于SIFT特征和基于灰度的遥感图像配准算法相比,本算法在配准精度和控制点的分布均匀度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2016年03期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4 ]
  • 一种改进型面向对象的遥感变化检测方法

    闫利;黎力;郝建明;

    针对人工变化发现效率低下和高分影像数据量大的现状,按照"先发现变化区域,再进行分类识别"的检测思路,提出了一种集成改进型变化矢量分析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的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基于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搜索的改进型CVA法以自动快速提取出变化区域,再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法对变化区域进行地物类型识别。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利用2009年和2013年两期IKONOS高分影像对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建成区进行了变化检测实验,并采用变化检测一致性比率进行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道路和建筑用地的变化检测精度可以达到85%以上,对耕地和水体的地类检测精度达到70%以上。可见,该方法在大区域的宏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6年03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42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2 ]

遥感技术

  • 利用时空自相关指数的植被变化检测

    黄恺;毛政元;

    针对现有遥感变化检测方法中变化信息提取不够精确、对待检测影像数据质量和配准精度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时空自相关指数检测植被变化的方法。该方法先计算待检测区域两个时相影像数据的时空自相关指数,再设定目标函数确定变化检测最佳阈值,并以空间自相关指数为依据滤除噪声、提高检测精度,可以集成现有基于像元和基于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的相对优势,同时把握待检测区域的整体和细部特征变化。以长汀县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变化检测为案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变化检测方法在精度、适应性与自动化程度3个方面的局限性,能更好地满足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应用需求。

    2016年03期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8 ]
  • 单双季水稻遥感识别方法

    肖骁;张英;翟亮;张继贤;

    针对通过灌水移栽期提取单双季水稻过程中影像常受云污染使结果产生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筛选无云或极少云的单一关键时相来识别单、双季水稻的方法。并利用较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单季稻、晚稻的空间分布结果对无云干扰时相的识别结果与时间序列滤波方法处理后的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选择无云或极少云的关键时相来识别单、双季水稻是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方法,精度接近80%。;与条件时间序列滤波处理后的提取结果相比,该文提出的无滤波,采用无云像元的方法对单、双季水稻提取的结果准确度更高,提取单季稻和晚稻的精度,后者比前者分别提高了6和34个百分点。

    2016年03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 ]
  • 遥感卫星图像系统几何校正多级并行算法

    李雨航;李景山;赵仕美;

    针对遥感卫星图像数据量大、系统几何校正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MP机群的系统几何校正多级并行算法。该算法利用MPI+OpenMP并行编程技术,节点间实现进程级粗粒度的并行,节点内实现线程级细粒度的并行。采用基于冗余存储的数据划分方式,保证了各个节点的负载均衡,减少了数据定位的复杂度;利用并行文件系统进行数据分配,避免了节点间的数据搬移,实现了数据并行读写,节点内部的并行,进一步细化了算法的并行粒度。在SMP机群系统上对资源三号卫星正视相机图像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利用了SMP机群的计算资源,具有良好的并行性能。

    2016年03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 ]
  • 利用遥感影像偏移追踪的地震滑坡监测

    郭晓丹;查显杰;黄金水;

    针对现有的滑坡监测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及时地获取地表位移信息这一问题,通过对传统时域互相关算法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遥感影像子像素偏移追踪的地震滑坡监测方法。利用时域互相关算法只能获取整像素偏移,而双线性插值和高斯回归算法则可以获取子像素偏移。该文将时域互相关、双线性插值和高斯回归三种算法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偏移估算精度。理论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从光学遥感影像对中获取地表位移信息,理论精度基本达到千分之几个像素水平。本文还利用该方法获取了芦山地震滑坡位移场,结果与唐川老师等得到的滑坡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2016年03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59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 ]
  • 遥感卫星数据实时主动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建波;马彩虹;陈甫;张静;屈倩;

    针对传统遥感卫星数据分发模式中存在的受众窄、被动性和延迟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感卫星数据实时主动服务"模式。该种服务模式具有:受众广泛,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服务模式主要面向专业受众的缺陷;即时、主动地向不同用户发送其定制区域遥感数据,满足了不同用户对遥感数据时效性的需求;实现遥感数据的定点按内容的实时自动推送,大大减少用户的工作量。该文凭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据接收的优势,综合实时遥感数据快速传输技术、高效的遥感数据综合处理算法、实时主动的数据与信息推送技术,以及先进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卫星图像数据展示等技术,完成了独具特色的遥感卫星实时主动推送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

    2016年03期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 ]
  • 调制传递函数对全色多光谱图像融合影响

    曾炫杰;陈强;

    针对高分辨率影像全色(Panchromatic,Pan)波段和多光谱(Multispectral,MS)波段的pan-sharpening融合后图像光谱失真的问题,基于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的全色多光谱图像融合模型考虑到了多光谱图像的MTF值对融合图像质量的影响,采用了与多光谱图像相同的MTF值所构建的低通滤波器,得到较好的融合结果,但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MTF值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该文针对不同MTF值对模型融合结果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与实验,并通过线性搜索的方式找出最优的MTF值。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最优MTF能够同时提高模型融合结果的光谱细节和空间细节。

    2016年03期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互联网街景安全保密信息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宁永强;段敏燕;余重玲;

    针对安全保密信息处理效果不自然、效率低下是当前互联网街景发展的瓶颈等问题,该文提出平台化设计与实现解决方案。基于我国首个获得国家测绘行政主管单位认可的互联网街景服务安全保密信息处理平台,文章重点论述其在涉密和非涉密两类安全保密信息处理上所运用的关联拓扑、图像识别和差异化处理核心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2016年03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 ]
  • 四川省公路网络的分形特征

    吴欣倩;罗明良;段含明;

    针对四川省公路交通网络的研究并不多见。为了研究四川省公路网络的分形维数特征,及其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利用长度-半径维数及分枝维数来揭示四川省公路网络的空间特征。该文研究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矢量化得到的四川省公路网络,据分形理论采用缓冲区、叠置等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域及区域等不同尺度的公路网络的长度-半径维数及分枝维数,并探讨了地形起伏度和可能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公路交通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域公路密度自成都市向外降低,长度维数大于分枝维数,密度优于通达性。公路网络区域差异明显,成都平原区、川东北地区密度较大,川南次之,攀西及其他地区最小;地市州尺度上公路网络长度维数与地形起伏度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与GDP等社会经济因子呈正相关。研究探讨的四川公路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四川公路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6年03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 ]
  • 新疆博州典型荒漠植被光谱反射特征分析

    杨芳;陈冬花;李虎;李建贵;许丽敏;

    针对博州光谱研究尚少和对光谱一阶导数缺乏定量描述的问题,补充分析了博州光谱,提出了对光谱一阶导数定量描述的方法。以博州为研究区,在2014年7月下旬对锦鸡儿、梭梭、红柳、白刺、萱麻、沙拐枣等地物进行野外光谱数据采集,并对光谱数据进行平均、平滑和一阶微分等处理;分析了不同植被之间、同种植被之间的光谱特征,并对光谱进行对比分析、红边参数特征分析等研究。研究表明:这6种荒漠植被在可见光波段的380~700nm之间的反射率均较低,没有超过15%;除了在480nm和680nm附近有吸收谷外,在970nm附近也有一个吸收谷,并且"蓝谷红移"现象比较明显;红边特征比较明显,其中萱麻的红边特征最明显;在近红外波段1 100nm附近反射率很高,平均峰值达到70%以上。所得结论对于博州荒漠地区光谱特征基础研究、荒漠植被生长情况,以及荒漠化程度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3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 ]
  • 内蒙古东部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动态遥感分析

    张晶;李晓燕;路春燕;王宗明;李慧颖;

    为有效分析天然湿地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该文提出了利用景观发展强度指数量化人类活动对保护区天然湿地的影响强度。以内蒙古东部2000年和2012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面向对象与决策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获得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数据,结合动态度与空间分析方法对保护区天然湿地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为湿地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内蒙古东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湿地面积呈下降的趋势,其中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的天然湿地主要转变为裸地和草地,分别占湿地转化总面积的50.57%和46.22%;图牧吉和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在2000~2012年间,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强度增大趋势最为明显;天然湿地减少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变化为内因,人类活动影响是外因。

    2016年03期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 ]
  • 利用Landsat-8影像的南昌地区热岛效应研究

    聂运菊;童成卓;程朋根;陈晓勇;

    针对南昌地区热岛效应问题,提出采用改进的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在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本算法可靠性的同时,分析了南昌地区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分类、水体等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文所用单窗算法是有效的,南昌地区热岛时空现象明显,秋季的热岛效应强度最强,冬春季次之,夏季最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热岛效应影响不同;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水体对降低地表温度效果显著。

    2016年03期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48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0 ]
  • 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反演涌浪参数

    魏永亮;唐泽艳;刘建强;川村宏;

    针对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尚无波浪反演算法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高级陆地观测卫星(ALOS)搭载的相控阵列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在日本近海的图像发展的算法,反演得到了涌浪参数(包括波长和波向)。研究假设L波段SAR对涌浪的成像机制为线性的,通过图像处理得到了高质量的PALSAR图像谱,从此谱可计算得到谱峰值波长和波传播方向。此图像谱所固有的180°方向模糊,可利用涌浪只向近岸传播的特点解决。通过对反演和日本"全国港湾海洋波浪情报网"(NOWPHAS)现场观测的波参数的比较,波长的偏差是-10.5m,均方差是18.3m,相关系数是0.94;波向的偏差是-1.3°,均方差是15.5°,相关系数是0.94。上述数据表明,反演方法中将L波段PALSAR对涌浪的成像机制假设为线性是可行的。

    2016年03期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 遥感线性构造特征分析与找矿预测

    李宗仁;张焜;李晓民;李得林;马世斌;

    鉴于遥感技术的日趋成熟,遥感信息定量/半定量分析在地质找矿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在充分收集前人地质和矿产资料的基础上,以Landsat-7ETM+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及其我国周边地区的线性构造进行1∶100万遥感解译,对解译出的线性构造开展了密度分析、走向分析、趋势面分析等特征研究,获得了研究区断裂构造的密度特征、走向特征和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范围等构造样式信息。据此,揭示了研究区断裂构造格局的基本类型、分布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线性构造特征、遥感蚀变异常,初步预测了6处重要矿种的成矿有利地段。

    2016年03期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2 ]
  • 利用HJ-CCD影像的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分析——以赣州市为例

    李恒凯;杨柳;雷军;徐露;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这一问题,水利部为此在2014年实施了专门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657—2014)。为精确评估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状况及分析时空演变规律,在新的技术标准指导下,以赣州为例,采用RUSLE模型和HJ-CCD影像,定量分析了该区2008年和2013年土壤侵蚀及时空演变。结果表明:相比2008年,该区域土壤侵蚀状况有了一定程度改善,侵蚀总量由5 867.589t降到5 225.733t;坡度在15~30°是中度及以上侵蚀的主要区域,在250~350m高程范围内土壤侵蚀量达到最大,150~550m范围为土壤发生侵蚀的主要高程区域;赣州西南到东北区域生态环境依旧脆弱,兴国县侵蚀状况有所好转,上犹、崇义、会昌三县的土壤侵蚀呈进一步加剧趋势。

    2016年03期 125-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0 ]
  • 喀什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买提托合提·买提萨依木;阿里木江·卡斯木;

    针对我国西部干旱区特殊经济发展政策的喀什市绿洲景观规划不合理、现状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城市绿地景观指数验证现状、指导景观生态规划、调控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建议;以喀什市2009年对地观测卫星(ALOS)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提取喀什市主城区绿地信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城市绿地景观指数与研究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绿地类型分布不均匀,绿地景观形状较复杂;公共绿地数量较少,分布集中;生产防护林地斑块呈小零散分布;住宅区绿地面积不大,其他绿地面积较大,但对市内景观影响较小。针对主城区绿地的现状分析,文中提出了"加大绿化、改善结构、群落与廊道相结合"的建议。

    2016年03期 133-138+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 ]
  • 联合频域信息的福建省山地形态分类

    何清;陈楠;

    鉴于频域分析方法能排除数据误差和地形本身不连续点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联合频域信息进行地貌分类的方法。该文以90m分辨率SRTM DEM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山地形态类型进行了划分。首先,利用傅里叶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地形能量在频率域的特征,将地形频谱能量的差异作为划分山地与非山地的主要依据。同时运用均值变点法求得福建省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面积为2.92km2。然后结合地形频谱能量差异、高程和地形起伏度将福建省地貌形态划分为非山地、丘陵、低山、中低山、中山5种类型,得到的结果可与传统地貌类型相对应,但定量化、系统性及分类效率却比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为地貌形态自动划分提供了经验与方法。

    2016年03期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 ]
  • 多时相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对比

    范文义;孙晟昕;王静文;

    针对目前大区域多时相遥感影像在进行相对辐射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的问题,该文对比分析了目前比较流行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分析影响因素和适用条件。选择直方图匹配法、基于统计量的校正方法、图像回归法、伪不变特征法和暗集-亮集法5种相对辐射校正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两期TM遥感数据为实验数据,运用均方根误差、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像元灰度值变动范围3种统计特征参数和差值法对采用5种方法校正后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5种相对辐射校正方法都减小了遥感图像之间的变化程度,提高了动态监测精度。综合研究区域特征、校正方法对图像变化程度的影响以及易操作性等因素分析,暗集-亮集法和伪不变特征法校正效果最好。

    2016年03期 14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64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2 ]
  • 利用边界能量函数的SAR海冰图像分类

    赵庆平;崔少华;李峥;侯俊钦;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海冰图像分类在边界存在非平稳性的问题,基于加拿大Radarsat-1的数据源,提出了一种集成边界能量的SAR海冰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具有描述局部行为的能力,可以改进特征模型对图像非平稳性的适应性;考虑了斑点噪声等因素,由像素级到区域级再到大尺度区域,经迭代最小化所定义的目标函数获得分类结果,每次迭代由一个区域合并和一个分类过程组成,采用交互方式把它们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合成图像和SAR海冰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有效提高分类准确性。

    2016年03期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 ]
  • 遥感示矿信息在阿根廷西北部成矿预测的应用

    刘宏丽;付长亮;杨日红;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被不断勘探开发、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加大使得大部分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的问题,该文响应国家推出的"走出去"战略,选取国家境外地质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地区阿根廷西北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成矿预测。阿根廷西北部的米纳皮基塔斯(Mina Pirquitas)地区是阿根廷重要的金、铜、锡、铅、锌、银矿采区,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该文在充分收集相关地质矿产资料基础上,分别提取线环构造、矿源层、赋矿岩体和蚀变矿物异常等与成矿相关的遥感示矿信息,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和已知矿化点总结出研究区的遥感找矿特征,并据此圈定了7个遥感找矿有利区。经化探异常对比和实地核查验证,发现所圈定的找矿有利区与银、金化探异常基本一致,表明这些成矿有利区对找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可为进一步开展地面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达到充分利用境外资源解决本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的目的。

    2016年03期 158-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