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利;马振玲;
不同影像联合区域网平差可以提高影像利用率与应急几何处理效率,以达到利用少量控制点对影像进行定位的目的,该文以严格成像模型为基础,将姿轨系统误差描述为时间的二次多项式,通过引入带权虚拟观测值改善法方程状态来克服定向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给出各类观测值的定权方法,推导出区域网平差模型,并对不同分辨率影像进行联合区域网平差。结果表明:控制点个数并非越多越好,对本实验区域而言,采用SPOT-5影像进行几何定位,周边布设4个控制点即可消除大部分系统误差;影像分辨率影响像点坐标量测精度,不同分辨率影像联合平差时可以通过权值设定及增加影像重叠度方法改善几何定位精度。
2015年03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4 ] - 兰穹穹;郝雪涛;齐怀川;
为提高国产遥感卫星影像定位精度,提取高精度DEM,该文基于卫星遥感的成像模型和间接平差理论,利用有理函数模型和像面仿射变换模型,构建了卫星影像平差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对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进行了平差处理,建立了研究区域DEM。分析结果表明:DEM在无控制点情况下,平地区域平面精度达到6.12m,高程精度达到8.39m;山地区域平面精度达到6.20m的,高程精度达到8.62m,数据精度能够满足1∶5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标准和要求。研究结果验证了国产卫星数据的定位精度。
2015年03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63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2 ] - 黄蕾;张莉;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特征维数多、冗余度高,同时观测信号中广泛存在各种噪声成分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特征降维的高光谱遥感影像目标探测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最小噪声分数变换算法对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特征降维,提取观测信号中的少量高信噪比成分组成新的数据立方,进而使用高光谱目标探测算子实现目标探测。通过对真实目标位置已知的HyMap高光谱遥感数据目标探测的实验,证明了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降低目标探测的虚警率和探测时间。
2015年03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 ]
- 乔朝飞;刘芳;
为确保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常态化、业务化开展,提出了建立地理国情监测合理稳定的投入机制的有关建议。以地理国情监测的属性为出发点,从政府财政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投入、按需给予专项财政投入、欠发达地区财政补助机制、适时吸纳社会投入等5个方面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投入机制。提出的有关建议对于地理国情监测实现常态化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5年03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张旭敏;孙立坚;王亮;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中统计单元不统一,数据统计分析处理过程空间范围不匹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地理国情普查统计数据网格化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统计数据中的和值变量型数据,结合统计对象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实现了基于影响因子的统计数据网格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因子权重,并将该权重值应用到统计数据网格化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网格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网格化结果更符合统计对象的空间实际分布情况。
2015年03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 ] - 王兴慧;艾海滨;张力;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数据,其新数据获取后的变化检测与适时更新是地理国情实现动态监测的关键。该文将已有的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作为新获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控制资料,结合通用成像模型的有理多项式模型,首先实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与已有DOM/DEM之间的特征提取和匹配,然后利用RFM模型的区域网平差对匹配结果进行粗差剔除,从而实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对地定位,最终实现正射影像更新。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提高匹配精度与定向参数的可靠性。
2015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 ] - 高崟;周旭;刘若梅;
地理国情监测可以为跟踪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规律提供支撑,地理国情监测还需要更为全面的各行业发展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支持。该文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的概念,分析了其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及性能需求,初步提出了地理国情知识支持库框架构想,探讨了基于元数据的海量信息组织与管理、基于Web Services的多源信息整合与共享以及基于科学工作流的在线数据分析与模型计算等地理国情知识支持库建设关键技术,并阐述了实现高性能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服务面临的几个问题。该文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收集、信息集成与智能处理提供示范作用,对推动我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和借鉴作用。
2015年03期 40-4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 ] - 周琦;赵文吉;王发良;
地表沉降是我国平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灾种之一,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监测内容之一。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是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都市,城区人口密集,地下交通与市政管网发达,是重要的全国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因此积极开展该地区地表沉降监测的研究与应用对城市的发展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新技术之一的短基线集法,获取北京城区地表沉降的范围、时间序列累积沉降量和年平均形变速率等信息,针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形变中心时空演化特征、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城市规划制定、国土资源开发及大型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为政府部门掌握区域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沉降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3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 ] - 张立芳;王亮;张玉;赵荣;梁勇;
园地类要素的评价与分析是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城市建设规划造成的优质农用地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该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针对板栗生长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在选取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指标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开展作物生长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以河北省迁西县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板栗生长的适宜性分布,结果表明:将影响板栗生长的不同层面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进行适宜性分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分区结果更加合理,有助于引导地区板栗种植业合理结构布局和调整。
2015年03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4 ]
- 汪少华;赵天忠;王鑫;莫可;
准确提取树冠信息在林业资源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态滤波处理的树冠信息提取方法,通过选取改进的基于高斯型高通滤波器的同态滤波函数作为传递函数,调整参数设置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同态滤波预处理;采用基于影像光谱阈值的传统分水岭算法对经同态滤波处理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分割,并在影像光谱、形状以及纹理特征中选取6个特征构成的特征空间对树冠信息进行提取;最后对树冠信息提取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分析显示树冠信息提取总体精度为80.42%,Kappa系数为0.7939。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树冠的信息提取,能满足部分林地树冠信息提取的精度要求,为林业管理部门监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2015年03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 ] - 程久全;蒋玲梅;张涛;潘金梅;
积雪冻融循环监测是陆表水文过程和冰雪自然灾害研究的重要方面。被动微波遥感由于具有对水分敏感、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尤其适合大尺度的积雪冻融监测及相关参数的反演。该研究于2012年11月6日~27日在河北怀来遥感综合实验站使用车载多频率微波辐射计TMMR观测了积雪冻融循环微波辐射特征。研究发现,36.5GHz的观测亮温对积雪的冻融循环最敏感,18.7GHz次之,融化和冻结的时亮温差别可分别约达80K和60K;HUT单层和多层积雪微波辐射模型对18.7GHz和36.5GHz的模拟亮温能够基本反映冻融循环过程中的亮温变化;多层模型更适合模拟冻融循环的过程,18.7GHz和36.5GHz在V极化的相关系数均为0.97;冻融循环研究中,冰壳、冰层粒径的观测、雪湿度的观测和湿雪介电常数模型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2015年03期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7 ] - 陈隽敏;
洪泛区是地球上最丰富生物栖息地之一,具有很高保育价值。由于其分布广、具有季节性河水泛滥特点,难以通过短期监测方法进行获取,可通过系统地分析流域内水文观测站的日流量信息,选取洪水期和枯水期Landsat卫星影像,作为洪泛区分析的影像分析源。该文依据洪泛区域在近红外和中红外的光谱特征和地形特点,建立多时相洪泛区分析模型,通过非监督分类方法及子类分类进行洪泛区信息提取。实践证明,该模型是一种比较经济、可靠和高效的洪泛区信息提取方法。
2015年03期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易沵泺;卓莉;叶涛;陶海燕;谢育航;
通过合理选取关键水稻特征波段,可有效提高利用决策回归树提取水稻面积的精度和效率。该文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为例,在CART决策树中引入水分胁迫指数(MS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归一化土壤指数(NDSI)进行水稻面积提取,并与基于缨帽变换所得湿度、绿度构建的决策树提取结果进行对比。提取结果表明:利用MSI、NDWI和NDSI等特征波段提取的水稻面积精度为93.96%,与基于绿度、湿度等特征波段所得精度相当,但决策树结构更为简单高效,在后续应用中具有推广前景。
2015年03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 ] - 丁勇;周利平;司玉琴;严冰;
针对目前市面上制作的DSM信息表达不丰富、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PixelGrid生产高保真高效率DSM的工艺流程,主要从不同重叠度、不同量化级别影像、不同格网尺寸等3方面进行DSM成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该文详细阐述了利用PixelGrid软件进行生产试验,得出重叠度大小的方法、不同量化级别影像和匹配格网大小的方法,对生产高保真高效率的DSM成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5年03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 ] - 石立坚;施英妮;王其茂;邹斌;
针对SAR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海冰业务化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该文将水平集方法和多尺度小波方法相结合,对海冰外缘线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其提取结果可以用于海冰面积估算、密集度估算、冰间水道提取和海冰类型区分等。渤海、南极海域的SAR数据和渤海海域的HJ-1A卫星数据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15年03期 91-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 ] - 张微;陈玲;佟晶;王雪;杨金中;
资源一号02C卫星已于2011年年底成功发射,该星搭载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可同时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该文以新疆哈密地区为例,采用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开展遥感地质解译应用示范研究,从数据处理、构造信息提取、岩性识别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与ETM+数据进行对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一号02C卫星在我国尤其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2015年03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 ] - 周浩;叶沅鑫;王蕾;
针对多源遥感影像间几何形变和辐射差异所引起的配准困难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点特征和互信息的影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Harris算子,采用分块的提取策略,在参考影像上检测出大量、分布均匀的特征点,然后以互信息作为相似性,并采用双向匹配的策略在输入影像上进行同名点识别,同时进行粗差剔除,最后根据获取的同名点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对输入影像进行逐三角网纠正,最终实现影像的配准。通过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多源遥感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配准精度较高。
2015年03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 ] - 蔡耀君;华璀;卢远;
喀斯特地区典型峰丛洼地具有地类零碎、农作物种植分散、信息难以提取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该文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综合运用纹理、光谱和几何特征,构建规则集,对该地区农作物进行提取。通过用RapidEye影像对南宁城郊喀斯特地区典型峰丛洼地的农作物提取试验,印证该方法能得到较好的提取效果,总精度达到87.89%,Kappa系数为0.8612。利用其创建规则集的方法,在SPOT-5影像中再次试验并进行验证,水稻和甘蔗信息提取总体精度达0.8703,Kappa系数为0.854。
2015年03期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 ] - 张采芳;田岩;张荟平;
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类准则是分类算法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高光谱分类方法很少考虑光谱的不确定性,而地物光谱在获取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该文旨在将光谱特征不确定性分析用于高光谱影像的分类算法中。其主要思想是首先利用类半径进行定量描述光谱的不确定性;然后,通过特征加权的方式将光谱不确定性引入到特征相似性的度量中,并提出一种基于类半径不确定性度量的影像分类方法;最后通过高光谱影像进行分类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2015年03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8 ] - 郭云开;曹小燕;石自桂;
通过水稻冠层光谱变化特征可直接或者间接反映耕地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在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植被指数(包括NDVI、DVI、SR、VOG、mSR705、SIPI)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与土壤中Cd、Pb、Zn相关的水稻冠层光谱敏感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建立土壤重金属全量反演模型。结果显示Cd、Pb与大部分植被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基于NDVI(R1000,R670)的二次拟合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Cd全量,Pb估算模型以基于DVI(R1030-R670)的线性模型为最佳,表明重金属污染下的水稻冠层光谱变化特征能够获取土壤重金属含量信息,可监测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2015年03期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