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继溢;孙杰;张力;许彪;唐晓霏;
为了满足地理国情监测、灾害应急保障需要快速响应和服务的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一种无地面控制的无人机影像全自动快速拼接方法。该方法利用尺寸不变特征匹配和相关系数匹配获取分布均匀且高精度的像点观测,通过自由网光束法平差获取定向参数和加密点物方坐标,最后通过结合影像的色彩一致性处理和顾及重叠的面Voronoi图接缝线网络快速拼接获取测区影像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解决无人机影像的快速拼接问题,获取的影像图具有较高的拼接精度,同时色彩过渡自然。
2015年02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5 ] - 闫利;程君;
虽然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国际测绘领域近年来倡导使用的一项高新技术,但在三维建模应用和效率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该文针对传统三维城市建模纹理采集、粘贴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五镜头倾斜航摄仪获取的倾斜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自动纹理映射的方法。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该文开发了倾斜影像管理平台,并基于此平台实现了几何建模、纹理获取、纹理优选、纹理遮挡检测及自动纹理映射等功能。最后,利用阳江市的倾斜影像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纹理映射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三维建模效果良好,提高了三维建模的工作效率。
2015年02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093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7 ] - 苏志鹄;梁勤欧;朱榴骏;
针对不同形态学方法和结构元对于形态学剖面线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的不足,该文选取了武汉市两个实验区,构造了32个形态学剖面线,对研究区的QuickBird影像进行了分类。通过总体精度、Kappa系数和剖面线分类结果图,比较了不同形态学剖面线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构元形状相同的情况下,先开运算后闭运算和先闭运算后开运算在分类精度方面明显优于一般方法和其他两种形态学方法,能够比较清晰地提取出小斑块地物特征;当形态学方法为闭运算和开运算的时候,八边形结构元对应的结果精度最高;当形态学方法为先开运算后闭运算和先闭运算后开运算时,除了方形结构元,其他结构元得到结果精度都较高。
2015年02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 ] - 蒋轩;周坚华;
针对城镇绿化植被受可用土地限制,具有分布零散、结构复杂、植被群类型繁多等特点,以及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阴影遮挡等加剧了植被群分类的困难,经典分类方法常常难以适应需求的困境,该文提出了以分层分割/分类和多描述符空间分类对城镇绿化植被群分类的方法,即采用一次采样,多层分类,利用分类要素间的层次关系,从粗到精依次分类,以降低分类难度和提高精度。通过对这些图斑做层之间关系的逻辑分析,以精度较高的边界取代较低者,可以得到精度较好的目标类图斑。此种方法可用于改善草地、乔灌木、阔叶植被、针叶植被、落叶植被、常绿植被等植被群之间的可分性。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对于高分辨遥感图像城镇绿化植被群分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划分植被群的总体精度高于85%,比经典单层分类方法提高了5%~10%。
2015年02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 ] - 鲍程辉;贺新光;蒋卫国;
为最优保留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融入全色图像的高空间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非自适应方向多尺度分析方法)变换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的方法。根据目标融合区域地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将目标融合区域划分为边缘区域和非边缘区域,并对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I分量在非边缘区域进行空间域融合,融入更多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然后,对多光谱图像I分量和空间域融合后的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在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分别采用区域能量和空间频率作为源图像的原始信息,驱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以每个像元的点火数作为活跃性测量,对图像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非边缘区很好地保持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在边缘区融入了更多的全色图像的空间细节信息,提高了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2015年02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9 ]
- 吕华平;严卫;王迎强;罗杰;曹广彬;袁凌峰;
针对LEO-LEO掩星探测可以在不引进外界温度场的情况下,实现湿度和温度的独立反演,并成为未来掩星探测的重要发展领域,该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外主要的LEO-LEO掩星探测计划,通过对LEO-LEO掩星事件的数量及分布进行计算机仿真,分别得出了一天和一个月当中掩星事件发生的数量及在各个经纬度区间的分布情况,并将仿真结果与欧空局的ACCURATE掩星探测计划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以为国内LEO-LEO掩星探测计划提供一定参考。
2015年02期 67-7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 ] - 张彩;朱利;贾祥;赵利民;
针对近年来我国核电厂大力发展而引起的核电温排水体污染的问题,该文利用相同日期的环境一号B星(HJ-1B)红外相机与Landsat ETM+热红外波段数据,均采用辐射传输模型法反演出大亚湾区域海表温度,通过同日期MODIS海温产品作为基准,比较HJ-1B数据、Landsat ETM+数据温度反演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基于同一基准温度提取方法,开展HJ-1B数据、Landsat ETM+数据及MODIS反演结果3种不同空间分辨率数据在近海核电站温排水监测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ETM+数据温度反演精度高于HJ-1B结果,且更能体现高温升区监测精度;基于劈窗算法的MODIS海温反演精度更高,但不能反映温排水温升分布细节;综合考虑具有较高时间分布率和较大幅宽的HJ-1BIRS数据更能满足业务需求。
2015年02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 ] - 李军玲;郭其乐;
针对传统的连阴雨研究一般基于站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存在局限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和GIS的夏玉米花期阴雨风险区划方法。基于传统的连阴雨指标,利用风云三号(FY3)卫星数据反演云覆盖率产品建立连阴雨遥感指数,以河南省为例,对夏玉米花期阴雨进行风险区划研究,获得河南省夏玉米花期阴雨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连阴雨最重的地区发生在周口、驻马店、洛阳、开封等部分地区,其次为平顶山、许昌、商丘等部分地区。发生连阴雨不明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北和豫西北地区。该文利用遥感资料对夏玉米花期阴雨进行风险区划研究是可行的,可以全面了解连阴雨发生风险程度,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利用当年数据研究连阴雨发生程度和区域,可以为夏玉米产量预测提供依据,为及时准确预测产量做出贡献。
2015年02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 ] - 余超;李明阳;何隆华;
自从2000年12月江宁撤县设为南京市江宁区以来,2002年~2010年期间许多农田现在变成了高楼大厦。该文以南京市江宁区水稻田为研究对象,以江宁区2002年、2006年以及2010年的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决策树分类的方法,通过坡度、湿度、NDVI等决策因子,根据野外实地勘测调查数据对比,提取出江宁区的水稻田,再通过驱动因子分析,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找出主要影响因子,加上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分析,从而比较出在这段时间内南京江宁区水稻田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江宁区在2002年~2010年内水稻田面积减少了约690km2,约70%的稻田变为其他用地,变化非常明显;2主要影响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是人类居住活动范围的变化;3水稻田的空间格局在2002年~2010年间聚集性减弱,破碎化趋势加强。
2015年02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3 ] - 黄世存;吴海平;冯登超;
采用有理函数模型对高分一号卫星多光谱高分辨率相机(PMS)传感器全色图像进行正射校正,采集检查点检验正射后全色图像几何精度,获取全色图像的正射精度,为用户了解高分一号卫星全色图像正射精度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卫星2m分辨率的全色图像正射精度为1.6m,折合成像素精度为0.8个像素,能满足1∶1万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要求。经过初步分析,高精度高程数据能进一步提高高分一号卫星全色图像的正射精度。
2015年02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7 ] - 武腾腾;朱浩;樊彦国;毛光水;
针对溢油SAR影像的油膜识别不准确的问题,该文引入最小模糊熵的图像分割方法,构建基于一维灰度直方图与二维灰度直方图的最小模糊熵隶属度函数,并基于模糊熵分割算法对试验影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最小模糊熵的分割算法能够对SAR影像实现比较好的油膜分割效果,且二维的模糊熵分割效果由于加入了图像灰度邻域信息,抗噪能力更强,分割效果要优于一维的模糊熵分割算法。同时,实验验证对于直方图双峰特性不明显的图像,采用最小模糊熵的的分割效果要优于最大模糊熵。
2015年02期 91-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5 ] - 尹小君;宁川;张永才;
为了快速监测加工番茄早疫病发病率和加工番茄的产量和质量,防止病虫害的扩大,该文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和田间早疫病调查数据,以新疆天山北坡典型加工番茄种植区为研究区,分析加工番茄早疫病的病叶光谱响应特征,寻找早疫病的敏感波段,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g,对不同病害严重度的病叶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不同病害严重度加工番茄早疫病病叶的敏感波段为628nm~643nm和689nm~692nm;遗传优化算法得出支持向量机最佳惩罚参数c为0.129,核函数参数g为3.479;分别利用多项式核、径向基核函数、Sigmoid核进行分类训练和测试,最佳分类模型为径向基核函数模型,训练准确率为84.615%,预测准确率为80.681%,高于默认参数c和g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说明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支持向量机为多波段协同识别病害严重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5年02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 陈利民;杨学志;张晰;郎海涛;孟俊敏;
为了满足快速准确地检测舰船目标的社会需求,该文利用SAR和地面实测数据,开展了K分布恒虚警率、G0-CFAR、双参数CFAR、小波变换以及最佳熵双阈值等经典SAR舰船检测算法的对比分析研究,给出了各种SAR舰船检测算法的准确度、运行速度及适用范围(分辨率、海况),为SAR舰船检测的业务化应用提供指导。
2015年02期 101-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3 ] - 刘珺;田庆久;
针对夏玉米难以精确识别和分类时数据冗余的问题,提出夏玉米最佳时序谱段组合识别模式。基于时间序列的MODIS EVI数据,利用马氏距离(Jeffries-Matusita Distance,J-M)和构造的加权平均分离距离(Weighted Average Separability,DWAS)得到夏玉米区别于其他作物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时序图像,并将其进行组合,从而构建了识别夏玉米的最佳时序谱段组合;并利用其提取了2001年~2010年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同时利用典型试验样区TM影像分类结果和野外实地采集样地对提取结果进行了验证:典型样区MODIS与TM分类误差最大为11.4%,空间匹配度达到91.29%,基于TM数据提取的典型样区夏玉米种植面积(STM)与基于MODIS数据得到的夏玉米种植面积(SM)的精度均大于70%;地面506个样地检验的混淆矩阵总体精度达到81%。
2015年02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 ] - 刘星含;张佳华;许晓宏;
针对近年频发的干旱情况不能准确及时监测评估的问题,该文以新疆为研究区域,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方法,利用2007年到2012年3月~8月MODIS合成产品数据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和陆地地表温度,构建LST-NDVI特征空间,得到全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旱情等级空间分布图,分析了新疆干旱变化趋势,验证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降水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年~2012年新疆的干旱面积逐年趋于平稳,空间上表现为南疆旱情高于北疆,春季旱情高于夏季,降水量是影响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重要因子。该研究为政府部门对新疆旱情严重地区治理提供了有效数据保证。
2015年02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1 ] - 蒲莉莉;刘斌;
针对受大气吸收与散射影响,遥感器得到的测量值与目标物的真实值间存在误差,给反演地表反射率/反照率和地表温度等关键参数带来较大误差,影响图像分析精度的问题,该文利用Landsat-8的光谱响应函数,对OLI多光谱数据进行大气辐射校正和反射率反演,对校正前后的地物光谱曲线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tation Index,NDVI)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OLI大气校正后较好地恢复各类地物光谱的典型特征;大气校正后NDVI增幅明显;类似的基于光谱响应函数的FLAASH大气校正方法可以为其他的高级陆地成像仪等传感器校正提供依据。
2015年02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96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26 ] - 林蔚;杨仲元;蒋金亮;徐建刚;
针对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县域城镇用地的信息问题,该文以2010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以典型的山地城市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区,比较和分析常用的城镇用地提取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借鉴分层分类法的思路,综合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结合地形调节植被指数、多波段谱间关系法结合改进型归一化水体指数、归一化裸土指数结合归一化不透水面指数,对长汀城镇用地进行提取,总体精度超过85%。分析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城镇用地提取方法。
2015年02期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40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