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秩亏自由网平差在近景影像色彩均衡处理中的运用

    詹总谦;饶友琢;

    相对于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影像,近景影像的亮度和色调差异更大,色彩均衡处理困难。本文将秩亏自由网平差应用于近景影像的色彩均衡处理,并通过金字塔影像和并行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最后,通过给定的评价指标及目视效果验证了该方法在近景影像拼接和三维纹理映射的应用中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014年06期 5-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8 ]
  • 高光谱图像贝叶斯分类算法GPU并行优化研究

    赵海娜;吴远峰;高建威;张兵;

    本文提出了基于GPU的高光谱图像贝叶斯并行技术优化算法,通过对高光谱图像分类流程计算复杂度的分析,基于GPU的硬件特性和CUDA编程模型将待分类图像像元映射到计算线程,GPU控制流程逻辑,GPU执行数据级并行计算,并从数据传输和核函数设计两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分类算法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同时能大大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获得25倍~54倍的计算加速比。

    2014年06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1 ]
  • 低空立体像对的严密相对定向

    何海清;程朋根;王晋;

    本文针对传统航空摄影测量相对定向方法在低空影像处理中存在局限的问题,提出了低空立体像对相对定向严密解法,推导出适用于低空立体像对相对定向的误差方程。该方法首先利用直接解法解算出相对定向元素的初值,然后代入低空立体像对相对定向误差方程迭代精化,实现相对定向元素值精确和高效地严密解算。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低空影像相对定向中精度比传统的相对定向方法和直接解法精度更高,对于诸如无人机等作为平台的低空摄影测量立体像对相对定向解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014年06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 ]
  • 基于ICP算法的非常规航空影像与机载LiDAR数据配准

    杜全叶;麦晓明;褚福侠;彭向阳;王锐;

    航向重叠度小于53%,不满足连续3张影像进行模型连接的航空影像视为非常规航空影像。针对非常规航空影像与机载激光扫描(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的配准,本文提出了首先利用影像匹配得到匹配点云,然后基于迭代最邻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配准匹配点云和机载LiDAR点云,最后使用配准点进行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解算影像方位元素的配准方法。相关实验表明利用本文方法配准航空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相对于人工配准,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精度更高。

    2014年06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0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 ]
  • 以DEM为高程辅助的弱交会卫星影像的区域网平差

    曹宁;张力;杜全叶;

    目前线阵影像多采用有理函数模型(RFM)组合仿射变换进行区域网平差。对于弱交会卫星影像,即影像间同名光线交会角度很小的影像,在区域网平差中会造成连接点高程误差放大,进而导致平差无法收敛。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DEM为高程辅助的区域网平差方法,并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2014年06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9 ]

遥感技术

  • 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趋势研究(2000年~2010年)

    刘双俞;张丽;王翠珍;闫敏;周宇;鹿琳琳;

    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利用2000年~2010年MODIS NDVI时序数据提取青藏高原植被物候指标,分析植被物候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返青开始时间集中在5月~6月份,从9月中旬开始结束生长,部分区域10月份生长季结束;2整个青藏高原地区从东到西,随着海拔升高生长季返青期逐渐推迟;3冬季气温(12月~2月)适当升高,使植被生长开始时间提前,且冬季气温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要高于春季气温;夏季气温升高,使植被提前进入生长衰退期;秋季气温升高,降水增加使植被的枯黄期推迟。

    2014年06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795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70 ]
  • 基于航空影像匹配点云构建城区DSM的方法研究

    张伟阁;杨辽;曹良中;贾洋;

    严密的空中三角测量下,航空影像通过密集匹配方法构建精度较高的地表三维模型,对于城区建筑物区域,立体影像匹配出的点云在建筑物边缘表现出明显的不规则跳跃噪点,影响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精度。为了获取更高精度的建筑物数字表面模型(DSM),针对离散点云,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渐进滤波方法,分割出点云地面点和非地面点;采用基于高程纹理的建筑物滤波算法提取建筑物点云,用最邻近点插值法对建筑物点云数据按测高值内插出规则深度影像,对深度影像采用Sobel算子提取建筑物角边信息,聚类规则化建筑物边缘,融合地面点、高大植被点和规则化的建筑物点云数据构建DSM。

    2014年06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 ]
  • 基于资源3号卫星的海冰监测研究

    侯海倩;李家国;米晓飞;殷亚秋;张红娟;

    本文利用资源3号卫星(ZY-3)GEC级影像数据对海冰厚度进行了估算,实现了利用ZY-3数据对海冰厚度的提取,并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分析。反演结果表明,ZY-3数据对海冰信息有较好的反映,对不同密集度和厚度的冰有较好的区分,在海冰监测和预报领域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4年06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7 ]
  • 福建省罗源县石材矿开采区高分遥感十年变化监测

    王志华;何国金;张兆明;

    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为探讨福建省罗源县石材矿开采区十年间的变化,基于2001年和2010年的中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采用了结合决策树算法、回溯方法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矿区地表覆盖及其变化信息。结果发现,十年间罗源县工矿面积从2.09km2增加到7.89km2,矿区复垦面积却只有0.62km2;矿区斑块数、斑块面积变化研究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罗源县矿山开采有规模化发展趋势。

    2014年06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5 ]
  • InSAR相位解缠算法在矿区沉降监测中的对比与分析

    王志勇;孟庆颖;

    实施可靠的相位解缠是保证雷达干涉测量(InSAR)形变监测的关键,然而由于矿区形变的特殊性及环境的复杂性,InSAR相位解缠在低相干、噪声严重、大形变量的矿区沉降监测时会出现不能正确解缠的问题,致使InSAR监测的可靠性和精度受到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常见的InSAR相位解缠算法,开展矿区复杂条件下的InSAR相位解缠研究,选取济宁矿区的差分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实验,从定性分析、剖面图、定量统计、形变结果分析等几个方面,对不同的相位解缠算法进行分析评价,探讨适合矿区复杂环境下的有效的、可靠的相位解缠方法。

    2014年06期 49-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5 ]
  • 基于HJ-1影像与地形因子的竹资源专题信息提取研究

    高远;刘健;余坤勇;顾林彬;王卿;

    以永安市的DEM数据和HJ-1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研究不同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条件下竹资源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及辅助于地形因子的竹资源专题信息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对竹资源的光谱反射率影响大,而坡度影响小,在海拔400m~800m和800m~1200m范围内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的竹资源的光谱反射率差异最为明显。采用最大似然法结合地形因子辅助分类提取的竹资源专题信息精度为74.50%,比单纯依靠光谱信息分类的精度高14个百分点,说明地形因子对竹资源专题信息提取具有很大帮助,可以辅助解决"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问题。

    2014年06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6 ]
  • 不均匀地面沉降对北京地铁15号线运营的影响分析

    贾煦;宫辉力;陈蓓蓓;段光耀;

    本文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对北京地铁15号线周边的遥感影像进行了PS点选取、差分干涉图的生成、相位回归分析以及精密基线计算等一系列处理,获取研究区沉降信息,用克里格插值的方法对沉降结果进一步处理,得到连续的沉降速率。根据地铁沿线沉降情况与地铁沿线沉降速率剖面图,分析区域不均匀沉降对地铁轨道曲率半径的影响,并从沉降监测、线路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来防范地面沉降,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2014年06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46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1 ]
  • 遥感技术在矿产远景调查中的应用——以青海省茫崖地区为例

    陈富强;许祖璐;焦超卫;张文龙;冯淳;

    研究区位于我国西北部青海与新疆交界的阿尔金山脉周边,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极为不便,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矿产调查工作实施困难。采用遥感技术,利用SPOT-5、ETM和ASTER多源遥感数据,通过对该区的地层及岩体、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等进行综合的遥感地质解译工作,同时提取铁染、羟基蚀变异常信息,从而初步确认研究区地质背景、构造应力状态以及矿化蚀变特征,为野外地质填图及矿产勘查工作提供较为详细的地质信息和找矿线索。

    2014年06期 66-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5 ]
  • 基于Adaboost的高光谱与LiDAR数据特征选择与分类

    朱江涛;黄睿;

    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的高光谱与LiDAR数据特征选择与分类方法。方法首先提取地物的光谱、高程、纹理以及植被指数等特征,接着利用Adaboost评估不同特征的重要度,实现特征选择,最后基于特征子集进行Adaboost分类。甘肃省张掖城区的地物分类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选择出有利于类别区分的特征。

    2014年06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1 ]
  • 高光谱遥感影像与机载LiDAR数据融合的地物提取方法研究

    董彦芳;庞勇;许丽娜;陈立泽;

    本文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融合来重点提取城市的房屋和树木目标。首先通过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进一步差值计算得到nDSM(normalized Digital Surface Model)。利用高光谱影像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去噪和降维处理。结合nDSM和NDVI图像,采用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研究区内大型商用房屋的提取。对PCA图像和nDSM图像进行融合,然后采用最大似然分类(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MLC)方法进行监督分类,实现民用房屋和树木的提取。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商用房屋的正确提取率达到89.53%;MLC方法对融合图像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4.00%,Kappa系数为82.86。

    2014年06期 75-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下载次数:85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0 ]
  • 一种基于RPC模型的SAR影像几何精纠正新方法

    刘美琳;

    RPC(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是最新提出的应用于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影像定位的模型算法,该模型通过对严格物理模型的高精度拟合,达到替代严格物理模型的目的。本文在RPC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控制点对RPC模型进行精化,提出了一种基于RPC精化模型的SAR影像几何精纠正新算法;采用内蒙古根河地区的TerraSAR-X卫星影像和Radarsat-2影像进行几何精纠正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RPC模型能够实现对R-D模型的高精度拟合,拟合精度在10e-5像元左右;2使用精化后的RPC模型,TerraSAR影像的定位精度达到百分之一像素,Radarsat-2影像的定位精度能够达到十分之一像素;3基于RPC模型的SAR影像精几何精纠正算法生成的正射影像精度达到米级。

    2014年06期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 ]
  • 一种稀疏点云环境下的单株树骨架提取算法

    李巍岳;刘春;吴杭彬;孙伟伟;

    树木骨架是树木可视化及建模的基础,目前的研究中多数利用三维网络模型或体素化模型,缺少直接在点云中提取骨架的研究;特别是在稀疏点云条件下,数据精度不高,树叶与枝干之间存在遮挡,骨架提取变得异常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提取算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对离散点云进行分割;2通过B样条曲线拟合聚类团质心,形成枝干自由型结构;3利用法矢方向变化率阈值,确定树木节点的位置。将该方法分别应用到地面及机载LiDAR数据的树木骨架提取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2014年06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2 ]
  • 改进型PSI算法及其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中的应用

    孙小丹;

    本文针对PSI(Pixel Shape Index,PSI)算法存在的弊端,对其加以改进,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PSI算法。相比原算法,新算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1在方向线生成阶段,为了充分考虑不同波段光谱特征的同质性存在的差异,每个波段数据层方向线的生成分开独立进行,这提高了方向线生成的合理性;2提出了每一条方向线长度为各波段数据层的方向线长度的加权和,以进一步体现不同波段光谱特征之间同质性上存在的差异,从而提高像元(尤其是边缘处的像元)PSI值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实验证明:影像分割时,联合改进型PSI派生波段,能有效提高外形规则的人工地物的分割精度,"边缘效应"明显减少。

    2014年06期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GIS技术

  • 一种基于web的卫星数据移动显示系统设计

    高杨;吴业炜;张洪群;

    卫星数据移动显示系统是卫星地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评价遥感卫星数据接收质量并及时发现有用的信息。本文利用流媒体技术、WebGIS技术和Java Struts2框架等技术实现一种基于web的卫星数据移动显示系统。基于web技术的卫星数据移动显示系统具有交互性好、访问灵活、面向大众、可扩展性强等显著特点。

    2014年06期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 ]
  • 基于GIS的改进证据权重法在新疆托里地区铜金矿预测中的应用

    黄彰;肖磉;蔺启忠;王钦军;丁海峰;陈玉;

    在分析新疆托里地区铜金矿成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化探、物探、遥感蚀变异常等12个证据专题图,借助GIS空间分析与建模工具,利用改进证据权重法建立了区域铜金矿找矿模型。按照已知矿点储量的大小设置正权重值并结合专家经验修正。基于不同尺寸矩形评价单元进行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优的评价单元尺寸为1.25km×1.25km。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研究区成矿后验概率图,并依据后验概率的相对大小将成矿远景区分成三级,共圈定8个成矿远景区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证据权重法相比,该方法的准确率提高了5.85%。本文提出的方法为矿产资源的定量化勘查与预测提供了先进的模型支持与科学依据。

    2014年06期 104-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5 ]
  • 移动道路测量技术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周维娜;贺卫中;高超;束平;孙俊;

    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的原理与组成,分析了利用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针对传统二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提出将移动道路测量系统获取的可量测实景影像应用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原有的二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升级至三维实景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应急指挥的工作效率。

    2014年06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 ]

简讯

  • 中测新图推出TOPDC系列数字航摄系统

    <正>TOPDC系列数字航摄系统由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于2013年5月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专家鉴定。系统打破了国外产品的技术封锁,整体技术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应用性能稳定可靠。TOPDC-1中画幅量测型数字相机采用量测型数码相机,幅面4000万~8000万像素,可作为低空无人机/直升机航空摄

    2014年06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 ]

综述

  • 土壤重金属污染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沈文娟;蒋超群;侍昊;王春红;李明诗;

    本文总结了基于样点地面实测光谱分析和基于遥感影像的多光谱和高光谱定量化监测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应用的优劣势,分析出现有研究数据和方法的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并指出整合多源数据和多变量方法用于连续动态监测并制图土壤重金属污染将是遥感定量化监测新的发展趋势。尺度的变化和定量遥感的不确定性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遥感监测的精度。

    2014年06期 114-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147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72 ]
  • 地面激光扫描数据在建筑物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王方建;习晓环;王成;万怡平;

    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组织、噪音去除、数据简化和压缩以及多站点云配准),点云面片分割和模型重建(边界点提取和边界规则化)等方面,阐述了该技术在建筑物三维建模过程中的相关算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算法的特点,最后对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建筑物重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4年06期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3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