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辉峰;桂德竹;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14项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实现美丽中国,迫切需要地理国情监测发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基础支撑作用。同时,以"测"促"监",逐步推动地理国情监测从监测、监督走向监管。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中地理国情监测的功能定位、工作内容以及措施建议等进行分析研究。
2014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8 ] - 徐永清;阮于洲;
实现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更为丰富、更有效率的保障服务,是目前全行业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地理国情监测本身既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谋划行业的转型发展,建议以贯彻落实地理国情监测的战略重点为着力点,着力优化测绘地理信息结构,调整完善测绘地理信息体制机制,全面升级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逐步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由数据生产向保障服务的战略性转变。
2014年04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 毕凯;桂德竹;
地理国情监测是我国首次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这对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作用。弄清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准确区分两者,是当前做好地理国情普查/监测工作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思想认识上为顺利实施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4年04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73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4 ] - 刘芳;桂德竹;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需求、新要求,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主动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和战略任务。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建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体制机制,是促进该项工作业务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已有的地理国情研究成果形式和服务模式,结合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特点,探讨了我国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成果体系和服务模式。
2014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 ] - 杨靓;陈新湖;李培;周旭;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的进步和外部压力的不断增强,传统测绘内外业分离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重大测绘工程项目,特别是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需要。为了摸清和固定地理国情普查生产组织模式,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本文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模式。文章主要通过内外业一体化数据生产组织模式的介绍,具体说明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数据生产、建库与统计分析、质量检查等工作流程的一体化实现,同时介绍内外业一体化生产模式下的任务分配方式。另外,本文提出一些生产过程中切实可行的一体化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在实现一体化生产组织的同时确保数据质量。
2014年04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6 ] - 郑义;王发良;李广泳;贾云鹏;
河流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内容和综合统计分析的基础信息。根据普查数据时点统一的要求,不同时相的影像中提取得到的河流面积需要修正成统一时点下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高、中分辨率遥感影像逐步抽样计算面积调整系数的方法,建立不同月份河流覆盖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四川省和黑龙江省为例,利用Landsat ETM和QuickBird两种分辨率的影像进行抽样,并逐步计算不同类别、不同时相影像之间的调整系数,最终得到目标时相下实验区河流的解译面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通过调整系数得到的解译结果与实际普查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方法参考。
2014年04期 28-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孙立坚;董春;赵荣;刘琼;张旭敏;
地理国情普查用于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统计分析是国情普查的关键环节,基于分布式工作流的数据统计是一种先进高效数据计算技术,符合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处理及数据分布式、任务协同式、流程自动化的要求。在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分析中采用任务驱动的规则定义TCA(Task Condition Action)相对于事件驱动ECA(Event Condition Action)更简洁;针对数据统计的流程服务,分析了一个最小构成群內节点上的工作流引擎计算过程的任务分布及流转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计算效率与节点数量的对应关系。
2014年04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陈济才;文学虎;李国明;
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正在开展,涉及大量影像解译工作,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当前解译工作中应用最广泛、最基础的影像产品。然而,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颜色多样、纹理结构复杂,传统的基于像元的解译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物要素自动提取的效果不能满足日益工程化项目要素提取效率与分类精度要求。因此,针对基于像元的影像解译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对几种常见影像处理软件进行对比试验,并对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eCognition(易康)软件的遥感影像自动分割分类解译精度较ENVI EX、Titan Image软件解译精度高。
2014年04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62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2 ] - 彭彦彦;杨瑞霞;陈盼盼;王若曦;
本文以郑汴一体化区域内2市、1区、11县(及县级市)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4个城市建成区内建筑物、道路及绿地作为监测要素,采用多期遥感和地形图数据提取不同时期的要素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结合经济社会数据,分析了郑汴一体化区域建成区内地理国情要素近48年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郑汴一体化区域城市建成区扩展,带来了城市规模、土地利用及空间结构的急剧扩张,区域内14个监测城市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扩展时段主要集中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反映出区域政策的重要引导作用。
2014年04期 43-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 谢成磊;赵荣;梁勇;
针对目前地理表面积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坐标DEM数据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从算法的计算原理以及算法的流程步骤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怎样计算表面积。第一个方面包括基本面积计算单元的构成、三角形顶点坐标系转换、多边形边界处理等。第二个方面的内容讲述了如何组织多边形范围内DEM高程点和多边形边界点计算地理表面积的过程。本方法直接使用地理坐标高程数据,避免了因投影产生的面积变化,且所构建的三角网完全贴合计算区域边界,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014年04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0 ] - 顾海燕;李海涛;闫利;韩闪闪;
面向地理对象影像分析技术GEOBIA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研究领域,从提出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受到了国际上众多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其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应用推广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紧跟GEOBIA的研究动态,重点并系统分析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进展,对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GEOBIA技术的发展,总结归纳了现有技术方法,深入分析了GEOBIA技术的原则、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积极探讨了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为深入研究GEOBIA理论、方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4年04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2 ] - 徐勘;孙立坚;周群强;张旭敏;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对象包括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本文论述了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的特点,外业核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归类原则、关键技术及流程,重点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中图斑TAG属性的判定准则及遥感解译样本采集方法,详细描述了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流程及案例分析。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和流程可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的一项有效技术手段。
2014年04期 60-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2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1 ] - 袁卫平;董春;康风光;亢晓琛;
本文针对地理国情基本统计软件开发过程中算法复杂、需求变化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机制的统计算法模型管理策略。通过算法模型库的管理,无需编译源程序就可以定制、修改和添加统计算法模型。主要思想是基于反射机制实现统计算法模型的整合,运用策略模式来实现统计对象与统计算法的解耦,并且通过配置文件方式描述和表达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统计模块的属性配置。基于该策略实现了地理国情基本统计软件算法模型的有效管理,大大提高了软件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2014年04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刘飞;景耀全;赵麒麟;石江南;
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提取道路一直是遥感影像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受制于有限的光谱信息和形态特征,难以进行快速、高效地自动或半自动提取。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WorldView-2作为数据源,充分利用DLG(数字线划图)的道路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探究了提取道路面的应用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其优缺点,实验证明利用DLG数据作为约束条件能高效地提取出道路面。本研究提出的道路面提取方法能直接应用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地表覆盖等研究。
2014年04期 69-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 翟亮;张晓贺;桑会勇;王晓军;贾毅;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是获取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面向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针对普查中广泛使用的WorldView-2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了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在分类中首先通过影像分割技术获取分割结果,然后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制的GLC树作为分类器对上述分割结果进行了分类。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WorldView-2影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面GLC树分类器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2014年04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6 ] - 朱叶飞;陈火根;李向前;詹雅婷;苏一鸣;
本文通过采用小基线InSAR技术,对离散的DInSAR干涉对进行时序分析,获取黑龙江省兰西县城区2012年的线性地面沉降速率,通过去除大气延迟相位计算非线性形变量,进而获取时间上连续的沉降量。通过分析兰西县城区的沉降幅度、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研究区最大沉降速率达到2.4cm/年,地面沉降累积量随时间变化基本上呈线性的沉降。最后利用相邻轨道Radarsat-2数据独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相对误差在4mm/年以内,均方差为0.13cm/年。两者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说明了本文研究区InSAR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014年04期 78-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9 ] - 何仲太;
以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的IRS-P5全色立体像对为例,从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上选取控制点,利用PixelGrid软件生成5m格网间距的DEM和2.5m分辨率的DOM。用检查点法对DEM、DOM的精度进行评价,认为IRS-P5立体像对生成的DEM满足国家1∶50000地形图制图要求,高程精度能达到1∶10000地形图山地和高山地测图中误差要求,DOM平面精度符合1∶10000地形图精度要求,在活动断裂定量地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4年04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 ] - 王蕊;史顺文;陆文;
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测量目标的全极化信息,为被动微波遥感开辟了新的领域。为了更好地开展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本文在介绍目标全极化微波辐射信号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对基于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海面风场及海面温度反演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利用卫星实测亮温数据对反演算法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提出了一种提高海面风向反演精度的方法。本文研究结果可作为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研制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
2014年04期 87-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7 ] - 田婉婷;王亮;赵荣;徐胜华;
资源景观格局统计分析是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区域生态功能与地表过程的变化,而景观格局变化的高程分异显示了景观过程及其驱动力的高程差异,有利于从空间上把握该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与特征,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技术,以羌塘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高程分异特征,反映研究区的地表特征和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结构组成及空间配置特征,为资源景观格局在高海拔地区的统计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2014年04期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8 ] - 黄曦涛;李怀恩;张瑜;谢露蓉;
本文基于西安市两景同期Landsat5和QuickBird卫星影像,在Erdas9.2、Envi4.2及ArcGIS9.2等软件的支持下,通过提取西安市土地利用信息、NDVI指数及MNDWI指数,对西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对研究区城市公园绿地的入口进行交通网络分析,研究西安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旨在为西安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表分类的人口离散方法更加简单合理;将人口离散化和交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能够定量确定西安市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人口和服务面积。
2014年04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52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8 ] - 雷兵;甘宇航;李兰;吴鹏天昊;
矿山是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和生态环境影响极为强烈的区域。由于长期未能注意采取保护措施的开采,给矿区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问题,也因此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面向矿山环境的地理国情监测,利用RS和GIS技术,研究开发了矿区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并实现了其在辽宁抚顺矿区环境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矿区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个快速、经济和准确的矿区环境动态监测技术手段和时空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平台,能够为治理、恢复矿区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
2014年04期 105-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 ] - 于笑雨;王崇倡;董春;张玉;
交通条件的评价与分析是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区域经济潜能专题的重要内容,为了评价地理国情普查试点——东营区的交通条件水平,本研究针对东营区实际情况,构建交通条件评价模型,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从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拥有量和交通区位优势度三个方面对东营区各街道和乡镇的交通条件进行评价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区的总体交通条件较好,但差异性较大,主要呈北好南差的分布特征。
2014年04期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6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 ] - 申茜;李俊生;吴远峰;张兵;
固有光学量描述了水体的吸收、散射等光学特性,随波长变化而呈现出连续的光谱。固有光学量光谱拟合不仅简化了固有光学量的表达,便于代入水质参数反演的解析模型或是代入模拟水体辐射场的正向模型中去;还有助于利用拟合得到的参量定量地对比不同水体的固有光学特性。本文从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光谱、有色溶解性有机物吸收系数光谱、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光谱、总颗粒物体散射函数光谱及后向散射系数光谱4个方面出发,归纳了国内外湖泊水体固有光学量光谱数据拟合方法,同时对比了以往文献中的拟合得到的参量,进一步分析总结了这些参量与色素成分、化学组成、细胞粒径、浑浊程度等水体状况的内在关系,并给出了近几年内出现的一些前沿方向。在4类固有光学量中,当前最常用且最被认可的是有色溶解性有机物吸收光谱的拟合,拟合结果常被直接代入到生物光学模型中去。在拟合光谱时,需要更多地重视选用的参考波长、光谱范围、模型类别等拟合方法。拟合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有色溶解性有机物吸收光谱时,建议采用负指数模型而不是取对数后的线性形式模型;采用指数模型拟合浮游植物吸收光谱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时,选择675nm为参考波长要优于选择443nm。在拟合总颗粒物后向散射光谱时,常采用负指数模型或双曲线模型,其中双曲线模型被采用的较多。体散射函数β(ψ0,λ)随波长变化的光谱形状不都相似,有些会在色素吸收特征波长处表现出峰值特征,有些随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而递减。本文成果将有助于促进湖泊水体固有光学量的分析与应用。
2014年04期 11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