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阚培涛;曹良中;
基于航空影像进行建筑物矢量线自动化提取,可以加快建模效率、节约成本。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航空影像提取DSM和DEM,然后将两者相减得出地面类物体,考虑地物的几何、光谱、纹理特性对航空像片进行分割从而把建筑物提取出来,最后利用提取的建筑物轮廓进行三维重建以及精度评价。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建筑物轮廓。
2014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2 ] - 张采芳;田金文;
图像配准是图像解译的基础,尤其在多源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中,图像配准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变化检测的结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不变特征检测的多源影像配准算法,将图像的边缘梯度相似性度量与传统的互信息相似性度量结合作为图像配准的依据,然后使用Powell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得出配准变换参数。将此方法应用于多源遥感影像的配准中,结果证明,与直接用影像的灰度信息进行配准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精度上有一定的提升。
2014年01期 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 ] - 张微;林健;陈玲;杨金中;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能够在不同收发极化组合下,测量地物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获取的目标回波信号包含了不同极化状态下的幅度和彼此间的相对相位信息,因而大大提高了成像雷达对目标各种信息的获取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微波遥感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本文以Radarsat-2雷达影像为数据源,对新疆塔萨拉地区开展岩性、构造与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研究。通过H-A-Alpha极化目标分解,最大限度地提取目标极化信息。同时利用H-A-Alpha-Wishart非监督极化分类的方法,研究了区域地层展布特征和构造框架。与传统的单极化方法相比,全极化方法能获得更多的目标信息,降低了解译难度,可作为常规方法的有效补充。
2014年01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6 ] - 聂倩;蔡元波;林昀;陈长军;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测量单元(IMU)、激光扫描仪(LS)和全景相机集成的车载测量系统,本文提出一种车载激光点云与全景影像配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POS数据和各个传感器间的相对空间位置信息建立激光点云与单张面阵CCD影像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全景影像与单张面阵CCD影像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车载点云与全景影像的高精度配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车载点云与全景影像的配准方法计算简单,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对城市三维测量与重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4年01期 17-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4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1 ] - 李章树;马磊;马小雪;谢潇;庄逐舟;
本文利用徕卡TCA2003精密电子扫描仪获取的储气罐点云三维数据作为储气罐支柱形变监测的原始数据,以Taubin拟合圆心算法为数学基础,借助Matlab作为数据处理的平台,得出了一种储气罐支柱形变监测的新方法。参考《储气罐形变监测规范》并将实验数据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监测出储气罐支柱垂直度、直线度、周向变形量和径向变形量,为储气罐安全性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
2014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樊亚鹏;徐涵秋;李乐;张好;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市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城市空间快速扩展。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2008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对广州市的城市扩展及其热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采用IBI建筑指数和NDVI植被指数分别获取了建筑用地和植被信息,然后讨论了城市热环境与这些地表参数的定量关系。结果发现广州市建筑用地与地表温度呈指数型正相关关系,高比例建筑用地地区的升温要比低比例建筑用地地区大0.3℃;而植被则对地表温度起降温作用。总的看来,尽管1990年~2008年间广州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持续扩张,但是其城市热岛效应并不是一直在增强,而是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2014年01期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1255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24 ] - 项琳;岳贵杰;杜黎明;
在正射影像的镶嵌处理中,需要进行镶嵌的正射影像有时会出现"非规则边缘",称之为非规则正射影像。本文针对非规则正射影像特点,采用自动化处理流程提取每一幅正射影像的有效像素区域多边形、计算相邻影像重叠区域及分割线以及生成经过自动拓扑编辑的镶嵌多边形网络,将手工镶嵌转化为自动镶嵌处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4年0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王丽云;李艳;周阳;
选用基于3个时相的多光谱影像,对宁波市不透水面变化情况解译研究。采用基于LBV变换的决策树分类法对研究区不透水面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对3幅不透水面图二值化,利用不同年份的二值化图像中像素值与叠加得到的不透水面变化图像中像素值之间的8种对应关系,统计3个年份不透水面总量和2个年份间的变化数量,从而检测该区域不透水面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宁波市十年间不透水面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2000年~2005年变化率高于2005年~2010年。
2014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395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5 ] - 李颖;
为提高当前田间杂草识别精度,利用地面成像光谱数据研究多特征参与的SVM田间杂草识别方法,根据地面成像光谱数据的特点提取田间作物杂草的多种可区分特征,包括纹理特征、连续统去除后的光谱特征和高光谱植被指数特征,并对高维特征集进行降维,利用多种多特征组合参与SVM田间杂草识别。实验结果证明,在训练样本一致的前提下,多特征参与的SVM田间杂草识别精度优于仅使用原始光谱特征时的情况,使用包含原始光谱特征、纹理特征、高光谱植被指数特征和连续统去除后的光谱特征的多特征组合时田间杂草识别精度最高。
2014年01期 42-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2 ] - 钱国英;张长勤;董斌;李鑫;李欣阳;
本文选取了1986年、2004年和2011年的TM遥感影像,结合研究区1∶1万地形图,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并分析了安徽省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在分析研究区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200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与现实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受害最严重的依次是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草地、林地、耕地。这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一致。同时,采用步长0.01年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研究区未来2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分析了其变化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和林地趋于上升的趋势,草地、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都在趋于平稳地下降。本文将遥感、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分析、仿真和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2014年01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919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48 ] - 方芳;张一平;赵琛琛;李劲澎;邓国臣;
本文对色彩空间变换与多尺度变换结合的影像融合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IHS变换与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提升小波变换及NSCT(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分别结合的影像融合效果,重点分析了多尺度变换分解层数对融合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3种组合式融合方法分别在6层分解、2层分解和3层分解时取得最佳融合效果;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和NSCT的融合方法明显优于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的融合效果。
2014年01期 53-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 ]
- 胡艳;袁超;陈静;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研究应用与产业化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和发展机遇。基于这种现状,本文探讨了面向规划管理全业务流程的国产卫星遥感的城乡规划综合应用平台研究与关键技术,并基于该综合平台,开展了不同层级5个应用示范工程,从而为城乡规划提供规模化、标准化的数据加工处理服务和一站式卫星遥感综合信息服务。本研究对于改变传统遥感应用服务模式,推进遥感技术在规划行业的全面应用和普及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2014年01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 ] - 冯威丁;肖鹏峰;冯学智;常潇;杨永可;
草地覆盖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典型区,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制作1989年~2010年土地覆盖类型分布图、草地覆盖变化图,并对草地覆盖的空间格局及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草地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从1989年~2010年草地覆盖面积显著减少;草地类型以中覆盖度草地为主,近20年呈现中覆盖度草地向高、低覆盖度草地转移的特征;草地覆盖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相互转换频繁,主要以草地与湿地、林地与耕地的相互转换为主;从1989年~2010年草地覆盖变化剧烈程度减缓,整体规模趋于平衡。
2014年01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6 ] - 王宁;赵新生;陈川;
以研究区现有地质资料为基础,以ArcGIS和ENVI软件为平台,对ASTER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多波段组合分析、滤波等图像处理方法,增强遥感影像信息表达。另外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岩石影像单元进行分类,结合目视解译,提取与岩性特征和构造特征相关的地质信息,同时结合野外调查验证和常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完成研究区1∶5万遥感解译地质图。
2014年01期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9 ] - 薛岩松;俞乐;徐鹏炜;
通过对PM10浓度与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相关分析,结合湿度订正和垂直订正建立了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地面PM10浓度的回归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杭州的PM10浓度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与PM10的实测值吻合性较好,拟合系数(R2)为0.660,平均误差为0.028。
2014年01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98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7 ] - 史泽鹏;马中文;马友华;王强;於忠祥;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WEKA的J48决策树算法和监督分类的最大似然法对肥东县3期ETM+影像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信息,构建了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从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和程度3个方面对肥东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前一种分类方法的精度较高;肥东县2000年~2011年建设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且变化最大,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均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和综合程度越来越快。
2014年01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7 ]
- 何郑莹;徐建刚;李永强;
引入移民适宜性因子来分析客家民系迁移过程中主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将客家聚落形成过程视为迁移与定居过程的统一。建立客家迁移地形和古交通通道数据库,构建基于栅格数据结构的空间可达性分析模型,分析客家民系迁移最优路径选择过程;并定量分析了客家聚落的定居适宜性。基于上述分析数据,通过基于离散事件的仿真模拟客家民系文化迁移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移民适宜性因子的客家民系迁移过程的仿真结果显示:客家民系迁移时空演进中的阶段性分布较为明显,赣南、闽西汀江流域、粤东北地区呈现出以赣州、长汀、梅州为中心的3个文化片区,客家民系文化层级、文化中心(客家首府)的分布与移民适宜性呈现相关性。
2014年01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 ] - 王芙蓉;诸敏秋;
政务版电子地图作为一类特殊的政务信息资源,它不仅承担政务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职能,而且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数据标准制定、生产更新、安全管理、共享服务等相关技术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以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研究为例,阐述了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等。
2014年01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 王喜春;孙志禹;李敏;沈大江;
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信息化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升移民管理水平以及各相关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将领域工程的软件思想引入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系的建设中,针对水电工程移民管理领域中移民迁建等领域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水电工程移民管理领域的范围,形成水电工程移民管理系统领域模型,以实物指标管理为例,建立功能特征模型。在上述基础上,设计了移民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应用在领域实现阶段完成的构件实现了水电工程移民管理系统的开发,系统在乌东德等多个水电工程的移民实物指标调查、移民公共信息查询等工作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2014年01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李妍;
影像分割在影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对活动轮廓模型影像分割方法进行了综述。从能量泛函的表达和解算、分割区域的数目、能量泛函的构造、能量泛函数据项中包含的基本信息和其他信息等方面对活动轮廓模型进行总结和概括,并重点介绍一些经典的能量泛函模型,同时涵盖了活动轮廓模型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2014年01期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9 ]
-
<正>俗称"人类地球的肚脐",位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红色艾尔斯岩,是大自然创造的又一奇景。封面是法国高分辨率光学卫星Pleiades拍摄于2012年的0.5m艾尔斯岩影像。作为Airbus Defense and Space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合资公司,北京视宝卫星图像有限公司是Pleiades卫星的商业运营商。
2014年01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正>全景智能影像分析师V3.0版(PanSpace-Image Analyst V3.0)是由北京全景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经过7年时间磨砺推出,集智能信息提取、自动变化检测快速目标识别和GIS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高效工程化影像解译软件系统。系统实现了"海量数据"分布式并行处理,可提高信息提取解译效率和精度,实现遥感解译生产的智能化、工程化和标准化。该系统引进世界领先的eCognition(易康)技术作为信息提取核心引擎,以其首创的面向对象信息分析
2014年01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正>2013年12月,业内首个云遥感软件ENVI Services Engine 5.1正式发布。ENVI Services Engine(简称ESE)是Exelis VIS公司最新推出的云遥感服务解决方案,ESE是以服务方式部署遥感功能,即以Web Service形式存在的IDL和ENVI在云端(或者企业级服务器端)处理,客户端可以在线、按需(on-line,on-demand)请求遥感服务。ESE采用了开源标准、与中间件无关的体系结构,将资源和互操作考虑进去。可以将一个资源上部署的图像分析功能并传递给多个平台,允许用户通过Internet在瘦客户端或者移动客户端上进行大数据量的高级分
2014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正>近日,由全景天地参与编制,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群及其典型城市建设规模扩展遥感监测图集》正式出版。《中国城市群及其典型城市建设规模扩展遥感监测图集》(以下简称《图集》)以我国20个主要城市群及其14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相近时相的美国陆地卫星、北京一号小卫星和环境减灾卫星(A/B星)遥感影像,对1990~2000年、2000年~2005年、2005年~2010年、2010年~2012年4个时期的城市群空间建
2014年01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