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长春;刘大伟;刘凯;谢衍;苗俊刚;
地基微波辐射计当前已成为大气参数连续观测并同步反演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研究表明随着辐射计通道数目的增多,信息量增大,数值天气的预报能力也会更强。本文着眼于较多通道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探索尝试利用一维变分法对其大气廓线进行反演仿真,利用相关算法对反演结果的垂直分辨率和精确度进行了评估,同时对比了不同通道数量的辐射计的反演性能。结果表明,大气廓线垂直反演值能够以较小的误差接近数据库真实值,具有更高的垂直分辨率和反演精度,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反演结果,这对较多通道的微波辐射计的研究论证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天气的预报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013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陈明;张波;张红;
感兴趣区域若处于两景或多景SAR影像的交叠覆盖区,那么要得到该区域具有同等精度的正射影像产品,则需对覆盖该区域的各影像进行区域网平差处理。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基于G.Konecny方程的区域网平差模型,通过岭估计和最小二乘迭代实现了平差模型的解算。为检验本文提出的区域网平差方法,选取了两景相邻轨道的Radarsat-1SAR影像进行了区域网平差纠正处理,结果表明区域网平差所得产品的误差可在1.5个像素之内,显示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2013年05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闫利;胡晓斌;
卫星颤振会导致成像系统成像质量下降,图像呈现出模糊、错位等现象。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颤振图像,但是无法补偿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简称MTF)。本文提出基于图像分析计算二维MTF,采用基于MTF的改进逆滤波器(Modified Inverse Filter,简称MIF)对卫星颤振图像进行恢复。结果表明,基于MIF的卫星颤振图像恢复较Wiener滤波法更好。
2013年05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吕京国;杨德贺;王青松;
图像匹配是数字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目前,基于特征点的匹配广泛应用于图像匹配中,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定位特征点,高精度的特征点产生高精度的匹配结果。本文提出了3-D Harris特征点检测算子,分两个步骤实现:采用高斯算子平滑灰度突变点和利用Harris算子提出视频中的像素角点。实验结果表明了3-D Harris算子的高效性和精确性。
2013年05期 18-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王金虎;李传荣;周梅;
全波形激光雷达(Full-Waveform LiDAR)对发射脉冲和后向散射脉冲都进行小间隔采样,几乎能记录整个波形。利用小光斑全波形激光雷达数据,基于激光雷达的能量方程并结合平面目标和立体目标与激光脉冲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以广义高斯函数为核函数的组分建模和波形分解方法,提出了一套对不同目标的后向散射回波波形进行波形去噪平滑、组分建模、波形分解和组分特征提取,并结合波形分解提取的组分距离、振幅、回波宽度和后向散射截面4个组分特征应用于实测点云数据分类的流程。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点云目标识别提取以及目标量测提供支持。
2013年05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41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3 ]
- 侯伟真;李正强;张玉环;马;张莹;陈澄;
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HJ-1-CCD)30m的空间分辨率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具有潜在优势,利用高分辨率的HJ-1-CCD数据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时,首先需要反演得到较高精度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本文针对HJ-1-CCD数据反演AOD的全过程,采用C#和Matlab的混合编程,将两种开发语言优势互补,完成了基于HJ-1-CCD数据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系统的开发,使AOD反演的过程变得简单、可视化。同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为大气污染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2013年05期 28-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 张龙;李保生;李凯涛;李东辉;
介绍MICROTOPS Ⅱ型5通道手持式太阳光度计的基本测量原理、气溶胶光学厚度计算方法,重点对其定标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直射通道的Langley定标法和标准仪器对比定标法,使用经过Langley定标的CE318型标准太阳光度计对其进行对比定标。实验表明:两种不同仪器间对比定标可以显著提高测量精度,得到440nm和870nm波段的AOD(Aerosol Optical Depth)指标与标准仪器的偏差在0.03以内。
2013年05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 ] - 张月;刘元波;夏双;阮仁宗;
本文利用MODIS提供的两种影像产品和代表大气条件的气溶胶产品,运用单波段(NIR)和比值植被指数(NIR/G)两种方法分别提取太湖蓝藻信息。在阐述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对遥感影像影响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对两种方法提取蓝藻水华面积的净变化值和选取阈值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单波段和比值植被指数两种方法提取太湖蓝藻水华面积差异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相关性,固定阈值情况下的相关性高于自选阈值中的对应值。两种指数中大气校正前的阈值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相关性都要高于大气校正后两者的相关性。这说明大气会对阈值的设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蓝藻信息提取精度。因此,定量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对监测蓝藻是至关重要的。
2013年05期 37-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 曹坤;王琳;李小恕;李应仁;李继龙;
采用Radarsat-2高分辨率雷达数据和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海上渔船目标的检测和识别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首先针对渔船在图像上的表现特征,采用全局均值与一倍标准差之和替代传统双阈值法中的背景峰值,采用目标的强峰与弱峰的中间值替代目标峰值点,作为分割阈值进行目标分割;同时,根据研究海域船只实际尺寸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GeoEye)目视解译数据,统计取得渔船的长度范围为8.85m~38.58m,长宽比为2.86~5.80,并以此范围进行渔船识别。最后采取交互式精度评价方法,对检测和识别结果进行评价。
2013年05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 张浩;葛小青;冯旭祥;
在遥感卫星数据处理中,计算影像中像元对应地面点的地理坐标不仅是遥感影像数据编目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各级几何校正的基础,其计算精度直接影响数据产品处理的几何精度。本文在充分了解Landsat 7卫星和SPOT5卫星像元地理坐标计算算法的基础上,对USGS提出的Landsat 8卫星像元地理坐标计算算法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并比较了3种传感器间扫描方式和探测器排布的差异造成计算方法的差异,最后以一景Landsat 8的模拟数据为样本,以GLS2005地面控制点库为参考,将本文介绍算法得到的坐标与控制点库坐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013年05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4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 ] - 肖倩;冯钟葵;李山山;
简要介绍了GLS2005控制点库的内容、数据结构和精度,并统计分析了GLS2005控制点库在中国陆地区域内每景地面控制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最后通过两景陆地卫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验证了该库的可用性。实验表明,该控制点库数量充足、分布均匀、精度稳定可信,对国内外多种中低分辨率卫星影像几何精校正具有应用价值。
2013年05期 59-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 ] - 武红敢;石进;蒋丽雅;
单株木的定量、定位监测是森林资源监测调查与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WorldView-2为数据源,应用传统的基于像素分类方法对单木长势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WorldView-2的2m多光谱数据对于中龄林的长势监测有着极大的潜力,可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快速、高效的单木长势信息。
2013年05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 ] - 屈航;潘建平;
利用双目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探测电力线与电力线或其他地物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于电力巡线作业。一般设计的双目系统其基线多为水平布设,由此获取的电力线影像中电力线上某点的核线与电力线大量重合,再加之单调天空色彩为背景,这给像对上电力线同名像点的匹配的正确性与精度带来了不利影响。垂直基线即垂直于电力线走向的基线布设形式,用于电力线同名像点的匹配可以最大限度消除歧义点,并保证像素级的初次匹配精度。本文主要从非歧义性和精确性两个方便阐述了利用垂直基线克服电力线匹配的不利因素的过程,并以实验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过程和评价,其结果表明对于电力线影像上同名像点的匹配,垂直基线相对于平行基线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2013年05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 ] - 谭相瑞;李海涛;韩颜顺;顾海燕;
针对遥感影像解译系统中存在的多种解译工具,提出利用"平台/插件"模式对解译工具进行架构,本文阐述了平台/插件模型,并介绍了接口设计、插件设计、注册、通信、调用过程。"平台/插件"架构方式将解译工具以插件的形式实现。当作业过程中需要用到新手段时,可以利用提供的接口开发出新的功能插件,由系统注册以后,用户就可以直接使用。实验表明采用平台/插件架构模式不仅能够快速地满足用户需求,而且减少系统冗余,提高了系统灵活性。
2013年05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8 ] - 梅丹丹;张晓祥;余其鹏;徐盼;
使用美国NAIP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在多尺度、多变量影像分割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方法建立干旱区半干旱区的荒漠分类规则,并结合水系、道路等辅助地理数据进行干旱区半干旱区面向对象遥感分类。选择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大都市区的周边典型荒漠地区为实验区,利用河流、道路等辅助数据进行面向对象遥感分类效果要优于单纯依靠遥感影像的分类,能够有效地提取季节性河流和简易道路。研究对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都市区周边的同一荒漠地区进行了实验,利用决策规则有效提取植被和荒地,以及提取简易道路和土壤,分类总精度从常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82.85%提高到92.45%。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类方法对荒漠地区的泥土路和灌木及其整体分类精度有较大提高。利用辅助数据进行遥感分类可以改善特定研究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
2013年05期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 ] - 陈于;陈刚;金波文;赵遐龄;
利用ERDAS及ArcGIS软件,通过影像预处理、影像解译,最终提取城区土地分类信息;由单窗算法,以大气辐射传输方程简化的单波段地表温度反演算法为基础,对武汉市2002年ETM+热红外遥感影像及相关气象资料进行地面亮温反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热效应定量评价研究。研究中采用了基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基于地表分类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地表发射率;地温反演引入了热效应贡献度和区域热单元权重指数,对不同地表类型的热贡献度以及植被覆盖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2013年05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4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1 ] - 于一凡;潘军;邢立新;蒋立军;孟涛;韩晓静;周彩彩;
高温目标(森林火灾、草原火、煤层自燃、火山喷发等)具有显著区别于常温地物的波谱特性。马氏距离相当于加权的欧式距离,在多元统计分析中被用于多维数据的分类。分别采用马氏距离多元截尾法和马氏距离多类判别法对ETM+遥感图像进行高温目标识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异点识别的基础上,对所得结果的光谱特性深入分析,可明确所提异点的物理意义并提取真正的高温目标。经野外验证,两种方法的结合可有效提高高温目标识别精度,分别可达到88.01%和88.09%。
2013年05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70 ] - 郑冬梅;
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以及森林调查数据反演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新方法,以尺度生长理论为基础,利用环境和地形因子、森林资源调查样地数据等资料,估算了三峡库区森林树高、树高与胸径之间的尺度关系、以及森林胸径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量样地数据建立了胸径和生物量之间的尺度关系方程,反演得到2008年研究区的生物量为1.34×108t和碳储量为6.37×108t。
2013年05期 95-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5 ] - 刘琳;李月臣;朱翠霞;杨扬;李琼瑶;
以2001年~2010年MOD17A3的年均NPP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重庆地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1年~2010年重庆地区植被NPP整体呈微弱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略有增加,且总体分布呈现从南到北递减的趋势;重庆地区植被NPP增加幅度由南到北递减且整体变化幅度较小,仅部分区县变化幅度较大。不同的植被类型的NPP存在差异,其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草地>农田植被>混生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针叶林>灌丛。就气候因子与植被NPP的相关性而言,NPP与气温的相关性不明显,NPP与降水的相关显著性存在空间差异。
2013年05期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616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27 ]
<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China High 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Conference)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交流思想观点,分享研究成果,营造学术氛围,进一步开拓思路,发现人才,推动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支持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将于2013年12月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精确感知、创新应用",聚焦天基、临近空
2013年05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正>《遥感信息》(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最早创办的遥感技术期刊。该刊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遥感信息》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443/P;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3177。2012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一等奖。《遥感信息》以遥感和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和技术决策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群,集权
2013年05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正>《导航定位学报》(季刊)已于2013年3月创刊,该刊是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测绘学会及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联合主办,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的国家级高水平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导航定位学报》办刊宗旨是:紧密围绕我国导航定位科技进步需要,报道导航定位及相关科技领域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我国导航科学技术发展。
2013年05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正>《中国西部地区典型自然景观地图集》作为国家西部测图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负责,联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专家,针对地图集编制中涉及的自然景观的科学概念与分类体系、西部自然景观区划与景观命名、自然景观地图集的结构体系与地
2013年05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