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红玉;丁丽霞;
以茶树、杨梅树和樟树为研究对象,每种树分3个部位随机采集50个叶片,应用线性内插方法、倒高斯方法、有理函数方法和拉格朗日等4种红边位置估算方法,分别计算了相关叶片的红边位置。同时将3种树叶的SPAD(叶绿素)值分别按照数值大小、树叶在树上的不同生长位置等为基数组成区间,再按照区间数据的不同组合共计分为25个区间段,然后运用SPSS软件,按照不同分划区间将红边位置与树叶的SPAD值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与计算。其结果表明无论怎样划分区间,依据SPAD值的红边位置以线性内插方法的吻合度最高,有理函数方法次之。
2013年04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 ] - 孙庆龄;冯险峰;
在传统信息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监督分类和规则分类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基于知识规则的多尺度分割方法进行建筑物的提取,旨在简单高效地从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中准确提取出城区建筑物,并通过北京市区的GeoEye-1影像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方法的Kappa系数均达到了87%,相比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提高了22%,其中生产者精度提高了30%以上,精度较高,而且这两种方法原理简单,适于流程化操作,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013年04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 ] - 韩启金;傅俏燕;潘志强;王爱春;
提出了适合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简称HJ-1A/B星)CCD相机的大气订正算法,并基于不同地表特性和大气条件下的辐射传输模拟数据,建立HJ-1A/B星的窄波段向宽波段反照率转换的模型。利用多级灰阶靶标实测数据、敦煌检验场实测数据验证了大气订正算法以及转换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并将HJ-1A/B星影像数据计算的反照率产品与同时相的MODIS反照率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HJ-1A/B星CCD相机大气订正算法可有效校正大气影响;窄波段向宽波段反照率转换模型反演的反照率精度可靠;基于研究成果生成的HJ-1A/B星地表反照率与MODIS反照率产品一致性较好,满足后续遥感数据定量化模型研究的精度需要。
2013年04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韩琼;章文毅;
在分析区域目标卫星成像编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星联合观测条件下区域目标成像编程的约束满足问题模型,并对模型数学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过程。最后对模型和求解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生成的成像方案是可行的。
2013年04期 21-2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 ] - 焦春雨;常文革;
从经典形态学细化方法研究出发,结合超宽带SAR图像特点和超宽带SAR图像道路提取的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主轴和Hough变换的超宽带SAR图像边缘细化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经典形态学细化方法边缘细化中容易出现的毛刺现象和单纯Hough变换对于区域方向判定的误差,提高了道路边缘细化的完整性。其细化后的线基元形态良好,有利于线基元连接成完整的道路。
2013年04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1 ]
- 朱学伟;李晓辉;朱博;
成像光谱仪能够探测获取目标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逐渐在军事/民用遥感领域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成像光谱仪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提高,数据量也飞速提高。受数据下行链路带宽限制,星载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所获取的海量数据必须进行有损压缩,而采用有损压缩又带来了一个关键问题:有损压缩所造成的数据失真究竟会对高光谱数据质量及后续遥感应用造成怎样的影响。本文基于CCSDS压缩算法的两种压缩方案,从统计性能、辐射性能、空间性能、光谱性能和应用性能5个方面,系统性分析了数据压缩对高光谱数据质量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数据的高谱间相关性,采用谱间去相关与CCSDS空间数据压缩相结合的方案,与直接采用CCSDS进行空间数据压缩的方案相比,具有更好的压缩性能,对高光谱数据质量造成的影响更小。
2013年04期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张栩然;万圆;宫阿都;李京;陈云浩;
针对目前农村宅基地传统调查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大、周期较长等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纹理和形状特征的农村宅基地半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Gabor小波变换产生纹理特征矩阵,与光谱特征共同训练目标地物特征的混合高斯模型,并改进直线Hough变换算法检测道路范围,可有效区分农村宅基地与道路目标。无人机遥感影像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提取方法可有效克服传统方法结果中的斑点噪声和误分类现象,大大提高宅基地分类精度,Kappa系数达0.8以上,耗费时间也有明显缩短。
2013年04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9 ] - 戴玉芳;凌飞龙;
水云模型假定来自植被体的体散射是主导散射机制,二面角散射可以忽略;这一假定是否适用于穿透性较强的L波段SAR和中国东北森林有待研究。本文以黑龙江省逊克县森林和ALOS PALSAR全极化数据为基础,分析典型地物的Yamaguchi极化分解散射分量的直方图,研究中国东北典型森林在L波段的散射机制,以确定水云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体散射是该地区森林的主导散射机制,树干-地面的二面角散射可以忽略,水云模型的假设条件满足,可以应用于L波段SAR和中国东北森林。
2013年04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5 ] - 朱海涛;张霞;王树东;王晋年;孙艳丽;
半干旱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地表覆盖物分布复杂多变,这极易导致"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现象的产生,给遥感影像分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基于多特征的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充分利用光谱特征、地形特征、物候特征及像元间的相关性综合提取地物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遥感分类方法在半干旱地区能够有效提高分类精度,总的分类精度达86.9426%,能够满足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的需要。
2013年04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592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57 ] - 刘晓龙;张永红;李英会;孙广通;吴宏安;
新一代高分辨雷达卫星尤其是TerraSAR-X的发射运行,给时序InSAR分析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得益于其高分辨率特点使得特定目标的短期内微小形变监测成为可能。本文利用2009年3月~2010年1月间27景3m分辨率的TerraSAR-X数据,基于改进的时间序列InSAR技术获得京津城际高铁武清段和北辰段沿线区域地表时序形变特征,并对形变规律及成因进行分析。
2013年04期 59-6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31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7 ] - 李娜;张丽;闫冬梅;张增祥;杨林平;
基于滨海新区1984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该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应用CLUE-S模型预测滨海新区2006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采用2006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验证,预测精度达到75%以上,表明该模型在该区域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2020年滨海新区在自然增长情景、经济快速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3种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情景下的模拟结果与该区202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图的一致性最好,说明该研究区在未来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过程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被侵占、坑塘被填挖、生态系统严重破坏。通过该预测模型模拟结果,可为海岸带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以及适应新一轮规划修编中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2013年04期 64-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56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3 ] - 刘明军;林宗坚;苏国中;
利用无人飞艇搭载组合宽角相机进行低空低速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宽像幅、大航摄基高比影像,实现平面和高程测量精度的提高;采用地面标志布设像控标志点,提高坐标量测精度和空三加密精度;采用新的无人飞艇低空航测生产技术,实现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航测内业直接采集1∶500地形图平面和高程数据生产方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大比例尺航测成图内业高程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的难题,提高了航测生产效率,试验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潜力。
2013年04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7 ] - 肖能文;江洪;汪小钦;黄威;
分别选取位于福建省、吉林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的4个地形地貌差异较大的研究区域,利用TM、ALOS AVNIR、IRS P6和HJ-1ACCD1等不同传感器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开展地形调节植被指数(TAVI)抗地形影响性能的实验与验证。根据目视效果和统计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TAVI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都有明显的抗地形影响的效果,但在地形起伏达到1km以上的高山区域效果有所减弱。
2013年04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 ] - 刘瑜;韩震;周玮辰;
针对潮滩湿地植被的特点,利用2005年5月7日的SPOT 5数据,结合自动提取土壤线算法和近红外-红外二维光谱特征空间,获取土壤线参数,并利用垂直植被指数对九段沙湿地典型试验区进行植被信息提取。计算结果表明,土壤线计算方法简单可靠,利用垂直植被指数进行分类其精度达到86.5%,相比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提高了5.7%。
2013年04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3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4 ] - 何珏;赵鹏;李浩;
航摄像片中的森林区域灰度变化在一定尺度上不明显,不利于影像立体匹配。本文运用纹理描述影像灰度变化,用灰度共生矩阵进行纹理分析,以统计量能量、对比度和相关性为森林纹理描述特征值,比较得出适合3种典型林地类型的匹配窗口尺寸。利用500KV输电线路航摄影像,采用VLL相关系数的影像立体匹配方法,验证了合适的窗口设置有利于提高林区影像的相关性和匹配精度。
2013年04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 ] - 王婧;赵天忠;曾怡;
树种分类是林业资源监测中的核心问题,而面向对象的树种分类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中,难点在于规则集的建立。本文针对面向对象树种分类问题,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为研究区域,ALOS影像为遥感数据源,探讨面向对象分类规则集的建立并进行树种分类。首先,选择最优的分割尺度,并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基于粗糙集进行对象特征的属性约简,从对象的34个特征中约简出最能代表树种分类的13种参数,包括波段比值、亮度值、平均灰度值等;最后建立分类规则集。应用该规则集,对实验区影像进行分类,分类精度达80.4509%,效果较好。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高效地利用遥感图像的信息,提高分类精度,为林业资源调查和植被监测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2013年04期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483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41 ] - 王凤华;
以新泰市石河庄硫铁矿为例,在蚀变异常找矿的地质依据和蚀变异常提取的波谱依据的指导下,采用去干扰主分量门限化技术对ASTER遥感图像进行铝、镁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的蚀变信息提取,通过已知矿床与蚀变异常的关系分析,发现其提取结果与已知矿体、蚀变带吻合较好。然后结合已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充分考虑已知矿区的外围地段,圈定了1处成矿靶区,为找矿预测与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2013年04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 ] - 窦爱霞;马宗晋;黄文丽;王晓青;袁小祥;
地震破坏的建筑物在遥感影像上和空间上表现出的特征各异,致使遥感定量化估计其破坏程度较困难。本文介绍了基于LiDAR和多光谱影像相结合的多源遥感影像进行倒塌建筑物的面向对象识别的方法、分析处理步骤和特征参数选择,并以2010年1月12日海地地震后的太子港局部LiDAR数据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例,提取了倒塌和未倒塌建筑物,经与高分影像目视解译结果比较,面向对象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2013年04期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425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5 ] - 初庆伟;张洪群;吴业炜;冯钟葵;陈勃;
在过去的40年里,Landsat系列卫星对启蒙和推动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遥感图像数据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Landsat-8卫星是Landsat系列卫星的后续任务,已于2013年2月发射,目标是延续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的连续性,为农业、水资源管理、植被监测、灾害响应等领域继续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数据。本文将首先介绍Landsat-8卫星的研制背景、卫星的基本参数和新型成像仪的数据特点,然后对比ETM+数据,介绍了Landsat-8卫星的数据产品分级以及数据的应用方向上的变化。
2013年04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3718 ] |[引用频次:228 ] |[阅读次数: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