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永霞;胡坚;张正;周梅;
为了克服现有算法处理结果易受影像获取时光照、视角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结合Harris-Laplace特征区域检测算法与梯度仿射不变矩特征描述子的飞机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Harris-Laplace算子检测图像中飞机目标特征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梯度仿射不变矩,更形象地描述目标特征区域内的仿射变换特性,利用特征区域内的梯度仿射不变子作为飞机目标识别的特征向量用于目标识别。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稳健性及高效性。
2013年03期 5-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 ] - 姚芳;万幼川;胡晗;
基于Mask原理的遥感影像匀光算法对于消除单幅影像内部的光照不均匀现象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个算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如何自适应确定最佳的滤波器尺寸来获取背景影像,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来拉伸减运算后的结果影像,目前都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算法。将原始影像进行分块处理,对于清晰度不同的影像块,采用不同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来获取背景影像;对于减运算后的结果影像,对亮度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尺度的线性拉伸模型。实验显示改进后的算法比原有算法的匀光效果更好,并且可以实现匀光后整张影像反差分布的一致性。
2013年03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7 ] - 栾海军;余涛;田庆久;胡新礼;王舒鹏;赵利民;
结合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的特点,通过对已有研究方法的适当改进,给出了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机理的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的点扩散函数(Point-spread Function,PSF)模型,并进行邻近效应分析预研究。文中对邻近像元到目标像元距离、邻近像元范围(区域)、观测天顶角、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散射相函数的非对称因子等因素对邻近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实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一定分析。结果显示,邻近像元对目标像元入瞳处辐亮度的贡献最高可达2.3%左右。故在对该类型遥感卫星进行大气影响分析、成像模拟、大气校正时考虑邻近效应是必要的。
2013年03期 16-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 姜超;耿则勋;娄博;魏小峰;沈忱;
影像拼接主要存在拼接错位和拼接缝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RANSAC算法剔除SIFT特征匹配的误匹配点并进行初始单应矩阵估计;其次引入光束法平差消除误差的累积,实现精确的全局对准从而避免拼接错位;最后采用多波段融合消除拼接缝效应。试验证明,本文实现的影像自动拼接算法很好地克服了以上问题,得到视觉效果较好的拼接影像。
2013年03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 阎继宁;周可法;王金林;孙莉;秦艳芳;吴艳爽;
针对高光谱数据条带噪声的分布特点,本文提出在空间域采用矩匹配法去除条带噪声,在NSCT域采用基于邻域信息的自适应软阈值滤波法去除随机点噪声的综合去噪模型。通过哈图金矿区HSI二级产品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条带及随机点噪声,而且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原始影像的特征信息及边沿细节,进而为高光谱遥感定量分析与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2013年03期 28-3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5 ]
- 马红章;刘素美;朱晓波;孙林;
以垄行结构玉米农作物为例,通过构建玉米平均理念植株进行玉米植株的参数化,解决了不同生长期玉米冠层叶片的空间分布变化问题,构建了适用于全生长期玉米冠层方向孔隙率的计算模型。模型将不同生长期的行播作物的冠层孔隙率计算归纳到同一个近似体质下,以Boolean原理为基础计算冠层的各向孔隙率。通过与RGM模型对不同生长期冠层方向孔隙率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计算精度。
2013年03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贾明超;黄秋昊;李满春;胡炜;朱丽萍;
生态用地对高度城市化地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这些用地却受到违法建设的侵害。研究运用自然灾害领域较为成熟的风险评估技术,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研究方法,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载体脆弱性,在GIS环境中对违法建设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内2006年~2010年违法建设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危害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可以较好地评估违法建设造成的生态风险等级,为生态敏感区违法建设的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探索路径。
2013年03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3 ] - 祁建春;李洪建;李莘莘;严俊霞;范萌;
利用辐射传输模型对HJ-1-CCD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并反演出植被指数,和MODIS标准产品数据进行对比,并对典型区域的结果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当下垫面为相对均一的地表时,如耕地、有植被覆盖的山地、水体等,两传感器反演出的植被指数相关性(r)和相对差异分别为耕地(0.74,10%)、山地(0.69,12%)、水体(0.78,5%);②当下垫面为较为复杂的地表时,如建筑用地(含居民住宅区)等,两传感器的相关性(r)仅为0.58、相对差异达到18%;③在估算小范围区域且地表覆盖较为复杂的下垫面植被指数时,HJ-1-CCD因其相对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有效减弱混合像元的影响,进而提供更加丰富的植被指数信息。
2013年03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 ] - 来玉梅;邱玉宝;傅文学;石利娟;
根据喀什地区2000年和2010年的TM影像数据,采用图像处理和人工判读方法,统计并获得面状水体(河流水体、湖泊湿地、冰川)面积和线状水体(河流水系、人工沟渠)的长度信息。结果显示:2000年~2010年期间,河流水体面积减小20km2(4.7%),湖泊湿地面积减小14km2(1.9%),冰川面积则萎缩了约252km2(3.1%),细小河流水系的长度缩减了约306km(5.7%),而人工沟渠长度显著增加214km;据近20年数据表明,该区年平均气温增加了1.01℃,平均降水量增加了约10mm,区人口迅速增加3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307亿元。综合分析表明:10年来,该地区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夏季冰川表面面积开始减少,喀什地区冬季总体水量也呈减少趋势,而降水的增加趋势微弱,且季节性明显,并没有及时补给喀什地区地面地表水而使该地区地表水增加;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对地表水的需求,加快了对下游平原区河川和湖泊湿地的改造。
2013年03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 ] - 黄燕平;凌飞龙;吴波;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特殊的斜距成像方式使得利用传统的校正方法很难校正雷达图像。常用的方法是利用DEM和SAR成像几何信息模拟的SAR图像对真实SAR图像进行校正。在区域制图中,平坦地区由于没有地形起伏特征,使得模拟SAR图像特征不明显,无法建立与真实SAR图像的配准关系。本文在研究大范围SAR图像自动化地理编码的过程中,分析讨论了图像模拟和图像匹配的原理和过程,实现了自动判断模拟SAR图像与真实SAR图像的匹配偏移量是否达到信噪比要求,从而自动判断是否使用具有地物专题信息的TM图像代替模拟SAR图像和真实SAR图像进行匹配,实现了海量SAR图像地理编码的自动化。
2013年03期 60-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唐泽艳;魏永亮;
大量绿潮漂浮聚集到岸边,阻塞航道,同时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旅游业发展。为了实现绿潮的漂移距离、漂移方向和覆盖面积遥感研究,首先对MODI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再对目标海域绿潮采用拉格朗日追踪法和校正归一化植被指数法,最终计算得出绿潮未来24小时漂移方向和漂移距离,绿潮爆发时的覆盖面积。此外,通过绿潮光谱特征还可辨别是否是浒苔绿潮。比较漂移距离和漂移路径,初步得出绿潮的漂移距离和漂移路径与风和流密切相关。
2013年03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45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 ] - 潘佩芬;杨武年;简季;戴晓爱;
利用研究区植被样本实测含水率和实测光谱数据,基于植被光谱指数法,建立植被含水率与植被光谱指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反演植被含水率。结果证明:简单比值光谱指数与植被含水率有较好的相关性,线性模型更适合该研究区的植被含水率反演。1999年和2007年两年的植被含水率反演结果显示:9年间植被含水率提高,含水率高的面积增大。
2013年03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32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4 ] - 刘新杰;刘良云;李绪志;张九星;
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利用最短距离法、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3种分类方法分别对天宫一号高光谱成像仪数据与HJ-A星CCD数据进行监督分类,通过比较分类结果发现,天宫一号高光谱成像仪数据在样本可分性度量、目视效果及分类精度3个方面均优于HJ-A星CCD数据,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
2013年03期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下载次数:43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6 ] - 韩文超;周利剑;贾韶辉;杨宝龙;任武;任恺;
根据无人机遥感图像像幅小、几何畸变大、图像配准精度低等特点,提出采用最佳缝合线融合方法对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融合。试验对30张无人机遥感图像序列进行了融合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融合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到无人机遥感图像的融合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拼接线,而且能够避免"鬼影现象",使合成图像的整体目视效果得到了大幅提高。
2013年03期 82-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 ] - 刘珺;田庆久;黄彦;杜灵通;
以黄淮海为研究区,基于MODIS EVI植被指数遥感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对夏玉米关键物候期(苗期、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进行了监测。使用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对监测结果加以检验,并与其他常见的遥感监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研究监测结果总体误差小于±6天,误差较大的区域多出现在地势较高,种植结构较复杂的地区。研究结果可为进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依据。
2013年03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41 ] - 张雅楠;宋志勇;
基于Geoeye-1卫星影像立体像对完成了甘肃环县地区某风电场约200km2的测图工作,为风力发电项目大范围地形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高效的作业模式。相较于传统测量方法,该作业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风力发电项目测图范围大、设计工期紧的需求,成图精度介于1∶2000比例尺测图及1∶5000比例尺测图之间,并可提供高分辨率的DOM及高精度的DEM产品,更好地辅助风电场设计。其提供的大范围地形,可极大程度地满足设计变更的需要,降低工程成本。
2013年03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 张苏;刘良云;黄文江;
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叶绿素密度是对作物长势进行评估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实测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冠层光谱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数据,收集了14种光谱指数,分析各种光谱指数的叶绿素密度遥感模型的精度。优选了其中的8种植被光谱指数,建立了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密度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利用不同生育期小麦数据和玉米数据对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评价它们对不同生育期、不同作物类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利用SRI、RVI I、R-M和MTCI 4种植被指数所建模型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数据适用性较好,各生育期冠层叶绿素密度反演相对误差优于27%。其中,MTCI模型对不同作物类型的适用性最好,冠层叶绿素密度反演相对误差优于35%。
2013年03期 96-10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684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1 ] - 李祎峰;宫晋平;杨新海;李军;叶泽田;
机载倾斜摄影测量系统是对常规摄影测量系统的改进和发展,它能够获取常规摄影无法得到的地物立面的纹理信息和几何信息,在数字城市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机载倾斜摄影数据进行了三维建模和单斜片测量的应用研究与实验,初步实验表明,倾斜摄影数据应用于三维建模单斜片测量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3年03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1802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20 ] - 杜延磊;韩玲;
从摄影理论和太阳辐射理论出发,介绍了胶片航空摄影测量中影响影像质量的各种自然因素,得出各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公式,将影像质量由光学密度D及光学密度差ΔD来表示,建立空间各影响因素对地面景物亮度影响的模型。其中对大气透过率值的确定采用吴晓《地球大气透过率计算方法》中的处理方法,对地表散射采用朗伯散射的处理方法。通过该模型从定量角度综合地探讨了各自然因素是如何影响影像质量的,为胶片航空摄影中摄影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