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方法

  • 基于虚拟场景的森林散射相位中心高度模拟研究

    杨洪波;孙国清;过志峰;刘大伟;

    研究使用计算机分形建模方法(L系统)建立一系列具有不同林分高度和密度的阔叶森林(白桦林)场景。然后使用基于扭曲玻恩近似原理发展起来的雷达相干散射模型模拟上述森林场景的后向散射场信息,并提取相应的森林植被散射相位中心高度。进而分析不同雷达系统参数(极化方式,雷达波长,入射角)及森林结构参数(林分高度,林分密度)对散射相位中心高度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相干散射模型进行森林参数定量反演奠定基础。

    2013年02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卫星编队InSAR基线的确定方法

    楼良盛;刘志铭;李崇伟;

    基于卫星编队的InSAR系统是一个多基雷达系统,依靠卫星编队构型形成干涉所需的基线。在卫星编队的InSAR系统中,由于参与编队的各卫星相对位置不断变化,故其基线值也在不断变化。在动态变化中基线测量所得的基线一般是某一时刻两颗卫星雷达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连线,不能直接用于高程测量,需要对基线重新进行确定。本文在分析了需要基线确定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线确定的方法,并分析了基线误差对InSAR高程测量精度的影响。

    2013年02期 11-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3 ]
  • 利用GNSS-R信号探测海冰的方法及初步实验结果

    邵连军;

    研究了海冰的介电常数和极化特性,对GNSS-R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反射信号左右旋极化分量的比值,可以看出,GNSS-R信号极化比值的变化与海冰密集度观测数据是比较一致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GNSS-R技术可以作为海冰探测的新手段。

    2013年02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37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5 ]
  • 对航摄仪焦平面上照度分布公式的探讨

    杜延磊;韩玲;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简化航空摄影仪的成像光学系统,构建成像的光学模型,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航摄仪焦平面上的照度分布公式,检验了实际生产中的经验结果,为影像像幅的裁剪及其他理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0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一种基于平面控制直线约束的非量测相机检校方法

    张雅楠;李浩;王玮;

    光束法自检校为一种经典的适合于非量测相机的检校算法,但其解算精度易受到大量像点坐标观测值的影响。本文讨论一种基于平面控制直线约束的非量测相机检校方法。该方法利用平面格网控制场中的直线特征对格网像点坐标及畸变参数进行直线几何约束。详细推导了该方法的直线约束方程,对检校实验结果从控制场格网点直线性、构像残差等方面进行分析。经实验验证,相较传统的光束法自检校,该附加直线约束的检校方法可有效提高检校结果精度。

    2013年02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 ]

遥感技术

  • 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福州市地表热通量估算的研究试验

    伍雄昌;张友水;黄美玲;梁春雨;

    利用福州市1989年和2001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估算地表温度、地表反照率和植被覆盖度等地表参数,再结合气象站观测资料,估算与城市热岛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即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然后根据植被覆盖度对由人工建筑物和水泥道路等构成的不透水面覆盖区的潜热通量进行修正,改进了不透水面潜热通量的计算,并且探讨了地表热通量随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对地表热通量精度进行分析和检验,论证了本研究的地表热通量估算结果是合理的。

    2013年02期 2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基于遥感示矿信息的秘鲁阿雷基帕省南部斑岩铜矿遥感综合评价

    杨日红;陈秀法;李志忠;

    在总结秘鲁南部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控矿构造和赋矿岩层、矿化蚀变类型等成控矿地质特征;并根据研究区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蚀变矿物组合及其波谱特征,利用美国地质勘查局(USGS)波谱数据库,重建了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在ASTER卫星数据B1~B9对应的反射率曲线,综合对比分析主要蚀变矿物的波谱曲线特征后,研发了基于ASTER数据B1467和B1348主成分分析模型,可分别提取典型蚀变带中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并分别提取了研究区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信息,为研究区斑岩型铜矿的遥感综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示矿标志;同时,采用人机交互遥感解译技术,获取了斑岩铜矿控矿构造、矿源层与赋矿岩石等示矿信息。最后,基于遥感技术获取的线性与环形控矿构造、矿源层与赋矿岩石、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等遥感示矿信息,完成了研究区遥感找矿综合评价,圈定出遥感找矿有利区,经与已知斑岩铜矿床和物化探资料对比,以及高分辨卫星图像佐证,发现遥感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效果。

    2013年02期 37-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1 ]
  • 基于卫星遥感的三维景观建模与优化技术应用

    伊丕源;赵英俊;

    基于QuickBird卫星图像立体像对提取的三维可视化信息,结合VC++6.0平台和DirectX SDK,自主开发构建研究区的三维景观。针对基于卫星影像构建的大范围场景,包含的模型和纹理图像的数据量大,系统的负担加重,导致绘制速度降低的现象,采用可见性剔除、LOD技术和Mipmap等技术,对DEM和纹理图像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实现了三维可视化场景流畅的交互浏览。

    2013年02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 ]
  • 低空航测三维优化选线技术应用研究

    刘正坤;汤坚;黄玉林;

    介绍了低空航测三维优化选线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结合低空航测技术的发展,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针对我院研发的三维优化选线系统,分析三维优化选线理论基础和意义;最后结合工程实践分析线路工程进行低空航测三维优化选线作业流程,论证该方法的先进性和实效性。

    2013年02期 49-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 ]
  • 基于ALOS PALSAR数据的森林/非森林分类

    梁志锋;凌飞龙;

    分析了ALOS PALSAR后向散射系数、干涉相干性和不同极化的比值数据对于森林/非森林的区分能力,并选取对森林/非森林区分度最好的数据组合(干涉相干性和H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分类。为了提高分类精度,引入了一种基于后验概率的迭代分类方法,通过迭代不断优化样本的均值与协方差。本文以黑龙江省逊克县为例,用该方法进行森林/非森林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86%和0.80,均高于传统最大似然分类方法。

    2013年02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基于PSI技术监测上海市2009年~2010年区域地表沉降

    聂运菊;刘国祥;石金峰;于冰;程朋根;

    采用振幅和相位联合分析的PS探测方法,以上海市作为实验研究区,进行PSI城市地表沉降监测并对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①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地下水开采、工业化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活动,研究区内最大沉降速率达-47mm/年,平均沉降速率达-16.96mm/年,地表沉降比较明显。②2008年以前的沉降中心得到有效控制,现阶段有3个沉降中心较为明显,即罗泾镇宝山工业园区,平均沉降速率为-29.8mm/年;虹口足球场,平均沉降速率为-24.58mm/年;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沉降速率为-32.2mm/年。③地表沉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向北、南、西南、东南逐步扩展。④水准数据验证了监测结果,精度可达±6mm,表明PSI技术在城市地表沉降监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013年02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3 ]
  • 基于混合阈值法的Envisat影像水体提取

    李智慧;陈秀万;罗鹏;许玉斌;李颖;

    图像分割是图像目标识别和提取的重要步骤。然而由于SAR影像相干成像特点,SAR影像往往信噪比不高,于是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适用。本文在分析当前主流的阈值法图像分割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混合阈值法:首先对影像按一维最大类间方差法求解出一维最佳阈值,以此计算图像分割水体和背景的权重比,然后根据求得的权重比,修改二维最大熵算法,最后采纳遗传算法提高搜索效率,进而求解二维最优阈值实现SAR影像水体提取。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针对阳澄湖地区Envisat ASAR影像中同时存在信噪比高的区域和信噪比低的区域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较好地从信噪比低的影像中提取水体,同时保持良好的时间复杂度。

    2013年02期 64-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9 ]
  • 基于SIFT算法的InSAR影像配准方法试验研究

    喻小东;郭际明;黄长军;袁长征;

    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中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本文详细介绍了SIFT算法,并根据其特点将其应用于InSAR数据的配准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SIFT算法在InSAR配准中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可靠的配准方法。

    2013年02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5 ]
  • 基于缩微模型法的宽视场效应实验室验证方法研究

    李丽;乔延利;顾行发;余涛;杨灿灿;

    本文在垄行作物网格模型方法分析视场效应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宽视场效应的实验室分析方法,采用缩微模型模拟验证了垄行作物的亮叶、暗叶、亮土、暗土四分量在传感器视场中面积权重变化﹑空隙率的变化﹑方向亮温的变化﹑红外波段反射率的变化以及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率,研究了不同高度﹑不同传感器观测角度以及不同传感器中心位置变化的实验室方法,验证结果良好,为优化理论模型提供了实验的依据。

    2013年02期 72-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基于多时相光谱和物候特征的陕西省神木县地物遥感分类研究

    唐欢;刘良云;贾建华;胡勇;

    开展了时间序列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定量化处理与相对辐射校正,提取了陕西神木县不同地物光谱和NDVI物候特征,结合时间序列NDVI物候特征和多时相光谱信息,采用了地表覆盖的决策树分类算法,实现了陕西神木县地物的高精度遥感分类,包括水体、沙地、城镇、耕地、林地、草地及灌丛等7类地物,分类总体精度达95.77%,Kappa系数达0.93。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时相光谱和物候特征的决策树分类算法能够有效集成多时相、多光谱信息,从而克服了单时相影像分类的缺陷,实现了地物的分类。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果能够为三北防护林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2013年02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45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7 ]
  •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河北滦平地区岩性信息提取方法试验研究

    项甜甜;陈圣波;刘彦丽;周超;

    Hyperion高光谱数据在蚀变矿物填图方面已广泛应用,而在岩性信息提取方面应用较少。本文以河北滦平地区的Hyperion高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对预处理后的Hyperion数据进行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计算纯净像元指数(PPI),N维光谱空间特征端元采集,结合野外光谱采集进行光谱分析识别端元,最后用光谱角(SAM),光谱信息散度(SID)和二值编码(BE)3种方法进行岩性分类。与已知地质图叠加,通过分类图中不同岩石类型颜色边界与地质图岩性界线吻合程度以及与研究区地质解译分类图的对比来比较3种分类方法。结果表明,SAM方法的分类吻合程度高于其他两种方法,SAM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高光谱遥感岩性分类方法。

    2013年02期 84-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8K]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6 ]
  • 海南岛小海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的演变分析研究

    王洁;张登荣;杨世伦;吴创收;

    小海作为海南岛最大的泻湖是一种典型的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它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极不稳定,但其变化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利用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小海泻湖面积和潮汐汊道30多年来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联系,分析变化的原因,提炼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演变的规律性认识,为小海今后港口航道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打下基础。

    2013年02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 ]
  • 马尾藻遥感信息提取

    于杰;黄洪辉;舒黎明;陈国宝;

    以Landsat数据为基础,分析马尾藻的图像和波谱特征,对比分析单波段提取法、双波段比值法、双波段差值法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对马尾藻信息的提取结果,并利用IKONOS数据来验证4种方法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马尾藻在Landsat真彩色(TM3、TM2、TM1)和假彩色(TM4、TM3、TM1)合成图上均呈黄色,其生长边界在假彩色合成图上更为清晰。马尾藻水体与非藻类水体在TM4的差异最大,在TM3也存在细小差异,单波段提取法(TM4)、双波段比值法(TM4/TM3)、双波段差值法(TM4-TM3)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TM4-TM3)/(TM4+TM3))都可以从自然水体中提取出马尾藻信息,与IKONOS的提取结果相比,归一化植被指数法的提取精度最高。

    2013年02期 95-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5 ]
  • 被动微波土壤水分反演中消除植被影响的方法研究

    王换;张钟军;

    针对被动微波反演土壤水分中,ω-τ模型忽略植被内部多次散射的局限,将光线跟踪原理的双矩阵(Matrix Doubling)算法应用到植被覆盖地区的地表辐射以及植被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弥补ω-τ模型的缺陷,但需要的参数较多且形式复杂,很难被直接应用到模拟计算和土壤水分反演中。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基于双矩阵(Matrix Doubling)的算法进行简化,分别考虑植被内仅存在一次散射、两次散射、三次散射以及多次散射的情况。将散射矩阵和传输矩阵表达式简化,利用野外楸树林实验得到的植被参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当仅考虑两次散射时模拟结果与原始模型的差别已经很小。

    2013年02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双极化SAR目标分解方法研究及应用

    王静;邢立新;潘军;董连英;杨东旭;王莹;

    在对常规雷达数据特征与地物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双极化SAR图像的目标分解方法,并基于神经网络将分解后得到的极化信息与常规雷达数据有机结合应用于植被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极化信息能够获取更多的地物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植被识别和分类能力。

    2013年02期 108-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47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4 ]
  • 面向对象的矿区信息提取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袁定波;刘成林;汪国斌;

    通过使用分辨率为30m的TM影像作为基础数据和面向对象的遥感软件eCognition作为提取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提取矿区的信息,结合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其产生的分类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及优化,可得到较准确的分类结果矢量图。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的基于像元分类时出现的"椒盐"现象,可得到精度更高,范围更准确的分类结果。实验结论为矿区信息提取及矿区影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13年02期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37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56 ]
  • 基于决策树C4.5算法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研究

    陈丽萍;武文波;

    提出了基于决策树C4.5算法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分割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割;然后提取对象的特征信息,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图层特征等,对提取的众多的对象特征,利用决策树C4.5算法对其进行知识挖掘,自动建立分类规则;最后利用建立的分类规则,将C4.5算法作为一种分类器对分割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以南充市城市土地利用为例进行了分类实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决策树C4.5算法建立的分类规则准确率高,利用该分类规则进行的面向对象分类效果较好。

    2013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585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30 ]

地理国情监测论坛

  • 地理国情监测体制机制研究

    周星;阮于洲;桂德竹;刘芳;乔朝飞;徐坤;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需求、新要求,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主动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和战略任务。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建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体制机制,是促进该项工作业务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地理国情监测业务体系、产品体系与服务模式、分工协作机制、法规政策等方面,探讨地理国情监测体制机制建设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建议。

    2013年02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575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