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炜;周清波;毛克彪;
在给定土壤质地和粗糙度状况条件下,用AIEM模型模拟AMSR-E的6.925GHz、10.65GHz和18.7GHz频率下不同含水量时土壤表面发射率和土壤温度的关系,分析表明V极化的发射率受土壤温度的影响很小,其变化主要由土壤水分的变化引起。通过计算不同频率组合V极化通道的归一化微波差异指数,并模拟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某地的土壤水分进行反演。结果发现用18.7GHz和10.65GHz V极化通道组合的反演值与AMSR-E Level 3土壤水分产品的吻合程度最好。在此基础上分别用3种常见的半经验表面散射模型:Q/H模型、Hp模型和Qp模型,通过计算上述通道组合的NMDI来反演研究区的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利用3种半经验模型得到的反演值之间差异非常小,并且与用AIEM模型计算NMDI时的反演结果吻合较好。
2012年03期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 ] - 刘长安;王志勇;
在分析InSAR干涉相位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相位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多尺度多方向的滤波窗口,可根据干涉条纹的方向和密度,自适应地选择窗口进行加权中值滤波处理。采用真实的ERS-1/2雷达数据生成的干涉图进行去噪对比试验与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降噪效果显著,且能较好地保持干涉图的边缘信息。
2012年03期 12-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 ] - 苏俊英;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曲线小波分形测度的高光谱影像多尺度分形维特征分析方法。对高光谱影像的光谱响应曲线的小波域高频和低频系数统计特性、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小波低频分形维表征原始光谱曲线分形特征,以小波系数高频分形维表征高光谱细节特征方法,设计了基于高光谱曲线小波分形维的多尺度特征计算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分形维值可有效表征丰富的光谱特征,可用于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和分类。
2012年03期 16-2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1 ] - 尹继豪;赵占杰;王义松;
针对多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低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在PCA变换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和高通滤波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实现了ETM+全色波段与ETM+多光谱波段图像的融合,并从空间纹理信息,光谱真实性两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该融合算法产生的光谱失真较小,同时很大程度地保持了高分辨率全色波段的空间纹理细节信息,是一种较好的图像融合方法。
2012年03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 ] - 李红;张远飞;黄文祥;
地物光谱是遥感技术应用与研究的物理基础。本文提出将地物在光谱特征空间的几何点阵结构特征作为研究重点,着重分析植被、土壤、岩石的野外实测光谱数据的光谱空间结构特征,并对所测得地物的光谱数据进行光谱线性混合模拟,进而分析线性混合地物的光谱空间结构特征。对实测地物光谱数据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不仅可以指导遥感影像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而且也为遥感影像地物目标识别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2012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39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 ]
- 张现峰;张永红;仲伟凡;
提出了一种利用RADARSAT-2全极化SAR影像和极化特征参数提取精确的海岛礁范围的技术方法。极化特征熵参数描述了目标散射的随机性,与海水相比海岛礁处于较高的去极化状态,因此海岛礁的熵值明显大于海水的熵值。首先本文利用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最大数学期望)算法自动计算的提取海岛礁最佳阈值对熵参数文件进行阈值分割,得到海岛礁的初始分割结果。由于受到船只和海水表面波浪的影响,海水部分也会存在与海岛礁近似的熵值。因此初步阈值分割得到的海岛礁结果会有部分海水和船只等,利用PSNR(Peak value signal-to-noise ratio,峰值信噪比)提取海水大致范围并剔除海水范围内初始分割结果中的噪声部分。最后根据TM影像提取的海岛礁范围进行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能够从极化SAR影像上准确提取海岛礁范围。
2012年03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 ] - 尹小君;赵思峰;
早疫病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有较为严重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自然发病的加工番茄早疫病病叶色素含量,把病片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的光谱特征参数与相应病叶色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单变量回归技术,建立色素含量估测模型并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的光谱特征参数和新建光谱特征参数中,R680、CCII、PSSR、PSNDc、FD664、DVI[FD686,FD664]为色素含量敏感光谱特征参数;R680、CCII、DVI[FD686,FD664]的线性单变量估测精度比较高;R680为变量的对数模型是估测Chl.a的最佳模型,DVI[FD686,FD664]为变量的对数模型是估测Chl.b和Chl.a+b的最佳模型。通过光谱响应特征对加工番茄早疫病病叶色素含量进行监测,能够为加工番茄早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2012年03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刘芳;张琼;范文义;陈成;杨树文;李典;
借助多元辅助信息对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las标准格式的原始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处理。首先根据研究区内地形起伏分布和地物的不同裁剪分割点云数据,去除掉极高点与极低点;然后采用渐进式不规则三角网算法和带权的线性迭代预测算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组分别对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分块数据进行滤波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在不同地形区域的滤波效果,进而得到各自的适用范围。再结合这两种算法对所有分块进行滤波处理,并充分利用las格式点云携带的强度与回波及同步获取的影像等多元信息,帮助分类。最后评价多元信息滤波分类的效果。结果表明:结合两种算法和多元辅助信息对凉水地区进行滤波分类能很好地保留地形与地物的局部细节信息,从而为准确构建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验证了机载LIDAR技术在东北林区应用推广的可行性与优势性。
2012年03期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 ] - 阿里木·赛买提;杜培军;
多示例学习以示例组成的包作为训练样本,学习的目的是预测新包的类型。从分类角度上,处理问题的策略类似于以均质对象为基本处理单元的面向对象影像分类。针对两者之间理论和方法相似性,将多样性密度多示例学习算法与面向对象方法相结合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以图像分割方法获取均值对象作为示例,利用多样性密度算法对样本包进行学习获取最大多样性密度示例,最后根据相似性最大准则对单示例包或是经聚类算法得到的新包进行类别标记,以获取最终分类结果。通过与SVM分类器的比较,发现多样性密度算法的平均分类精度都在70%以上,最高可达96%左右,且对小样本问题学习能力更强,结果表明多示例学习在遥感图像分类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2012年03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3 ] - 朱兴;赵虎;叶小杭;王志刚;
研究岩石矿物的偏振反射光谱特征,并研究岩石矿物的偏振度与物质折射率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上给出了一种利用偏振度计算物质折射率的方法。同时进行相应的实验,测定了十几种岩石、晶体在2π空间上的偏振反射光谱,讨论这些矿物晶体的偏振反射光谱特征。
2012年0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9 ] - 孙丽雅;陈芸芝;汪小钦;
MODIS数据在赤潮遥感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较高的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在赤潮监测中有较大优势。本文利用2008年5月份多个时相MODIS数据对东海赤潮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叶绿素浓度固定阈值法、月平均值差值法和海温及多光谱综合法对水体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分析。通过对提取图像及其统计数据比较分析发现,固定阈值法所提取的信息会随阈值设置不同而变化,海温及多光谱综合法在有赤潮发生时提取信息与其他方法较一致,在未发生赤潮时则会发生多提误判。叶绿素浓度月平均值差值法所提取的时间序列赤潮信息则最客观地反映了赤潮变化趋势,能够很好地用于东海赤潮遥感监测。
2012年03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51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3 ] - 马晶;王荣彬;高娟;李平湘;
提出一种改进的遥感影像自动噪声评价方法,基本思想是通过自动提取最优平坦区域来检测整幅影像的噪声水平。首先使用低通滤波器过滤原始影像以初步估计影像的噪声水平,然后根据初步估计结果,选用最优的滤波器组合提取均匀平坦区域,再对均匀平坦区域自适应迭代优化,最后对多种噪声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对影像噪声水平的评价。
2012年03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 ] - 汤家法;
可拓学作为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方法,在遥感图像智能分类研究中应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无人驾驶的小飞机在低空拍摄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为例,说明了可拓分类器的构造和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像元分类精度达到了91.1%,Kappa系数达到0.893,具有较高的图像分类精度。
2012年03期 84-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刘亚林;张志;
用景观格局指数来描述景观格局及结构特征,建立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景观生态学最常用的定量化研究方法。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采用SPOT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对武汉东部城乡交错地带的土地覆盖景观进行计算,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37种常用的格局指数进行了选择并比较不同粒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景观格局指数都存在相关关系,故用一组不相互独立的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则不具有说服力。通过因子分析我们把景观格局指数简化为3个主要的公因子:聚散性/多样性指标,面积、边缘指标和形状指标。这3大类指标的具体格局指数虽因粒度大小的变化有所改变,但在每个尺度层次上都呈现相似的特点,都能较好地表征研究区的土地覆盖特征,反映城乡交错地带的景观格局特点。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不同的研究区域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来进行景观的空间格局分析。
2012年03期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6 ] - 姚尧;王世新;周艺;刘瑞;韩向娣;
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类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治理、改善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全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及MODIS的NDVI数据为基础,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环境评价规范,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等5个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对2005年全国范围进行生态环境评价,将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结果表明,2005年全国生态状况整体一般,西部较差,东部较好,有呈阶梯分布的趋势。
2012年03期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2189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67 ] - 杨佳佳;姜琦刚;林楠;李根军;王斌;孟翔冲;
着力于充分利用遥感数据的时空特性及软件的智能开发,使在矿物识别中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ASTER数据在可见光、近红外及热红外波段上的分布特性,利用USGS、JHU、ASU波谱库提供的矿物光谱,针对不同矿物类型的提取设计了特定的矿物识别模式。针对上述识别模式对ENVI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方便迅速地对内蒙古萨麦地区进行了矿物填图。研究结果表明:ASTER数据在识别矿物及矿物分类填图中展现出了优良的数据特性。ENVI二次开发功能强大,快捷有效。通过野外的勘探证实,分类效果良好。
2012年03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 ] - 蒋晶;乔治;
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北京1995年至2005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内地表温度的影响。北京在1995年至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小,随后五年城镇面积大量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林地。北京地表温度等级较高的区域在数量上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分散向城市中心集中的趋势。构建了TVX空间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为建设用地的变化向量长度,并选取未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温度作为控制点,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得出变化向量的幅度依次是:有林地>水域>其他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耕地,由此可以看出,林地和水域对缓解地表热环境作用较强,在城市规划中,要尽量保护林地和水域。
2012年03期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66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