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基于改进SAM的高光谱影像混合像元分解算法研究

    韩文超;田庆久;余涛;顾行发;

    将传统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中的光谱角度制图法(Spectral Angle Mapping-SAM)加以变换,改进为一种符合全约束条件下的高光谱遥感图像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新算法在端元丰度比例满足全约束的条件下,通过逼近的方法寻找一种端元丰度的比例组合,使测试光谱与目标光谱的广义夹角最小,从而认为该比例组合就是混合像元分解的结果。试验结合高光谱遥感模拟图像进行了分解实验,同时与最小二乘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不仅严格地将各种端元组分的丰度值控制在0到1之间,而且其分解结果与模拟图像的实际情况也比较吻合,总体上新算法要优于最小二乘法。

    2011年06期 5-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1 ]
  • 基于先验形状的人工目标识别与轮廓恢复

    尹高飞;肖鹏峰;吴桂平;李晖;周立国;

    以具有典型形状特征的操场为例,探讨了形状特征在人工目标自动识别中的应用。基于形状特征的人工目标识别,一般首先将图像分割为多个基元,然后依据人工目标有较规则形状的特点,以形状特征作为指标进行识别。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细节信息丰富,这种方法所提取的目标轮廓往往不完整。本文提出了"图像-基元-目标-轮廓恢复"的识别模式,在目标识别后采用加入形状先验知识的主动轮廓模型对目标进行轮廓恢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修正目标提取结果中的轮廓缺失。

    2011年06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区域分裂的图割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蒋华;温静;王玉斌;

    针对传统Normalized Cut(NC)在分割图像过程中实时性差的特点,提出一种使用人类视觉系统(HVS)区域分裂的图割方法。根据HVS特性用区域分裂算法将遥感图像分割成多个小区域,再结合各个小区域的灰度和空间信息从全局角度用NC方法在区域间进行划分,完成图像的最终分割。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NC方法,该算法在获得相近分割质量的同时,分割速度有了显著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

    2011年06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 ]
  • 利用归一化互信息进行基于像斑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李亮;舒宁;王琰;

    提出了利用遥感影像分割获取像斑进行变化检测的方法。将归一化互信息引入到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利用像斑的灰度直方图以及联合灰度直方图计算像斑的归一化互信息,依据条件熵最小的原则,获取最佳划分阈值,并与相关系数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归一化互信息法更适用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2011年06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0 ]
  • 自适应阈值的遥感影像角点提取算法

    何微;邓小炼;

    针对传统SUSAN角点提取算法中阈值选取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割阈值的SUSAN改进算法。首先采用SUSAN模板对图像进行模板计算得到梯度图,然后根据梯度图的灰度分布特征,采用图像分割方法的判断分析法和KSW熵方法对梯度图做分析处理,最终实现阈值的自动选取,正确提取出有价值的特征角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之传统算法有明显优势,能准确有效地提取出角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

    2011年06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 ]

遥感应用

  • 基于遥感影像的黄河洪灾监测系统模型

    佘红伟;张艳宁;刘学工;韩琳;

    基于多光谱遥感图像,提出了一种集河道主溜线自动检测、河势演变分析、洪水漫滩检测与分析评估功能于一体的黄河洪灾监测系统模型。论文首先对基于遥感图像的主溜线检测、河势演变检测、洪水漫滩检测原理与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然后,利用遥感多光谱图像对所提出的检测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对实验结果和系统模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黄河洪灾监测模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011年06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 短波红外遥感高温地物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朱亚静;邢立新;潘军;孟涛;闻久成;王红红;乔振民;黄竞铖;

    对于地表高温目标而言,具有明显区别于常温地物的独特波谱特性,在短波红外波段(1.3μm~3.0μm)遥感影像上,高温目标像元的辐射能量值为反射与发射能量综合。通过研究高温地物反射和发射光谱特性,构建高温目标短波红外遥感识别定量参数,提出了基于ETM+数据短波红外波段的归一化火点指数(NDFI)方法。实验结果表明,NDFI可探测传统热红外方法难以识别的小面积高温目标,经野外验证识别精度可达94%。

    2011年06期 35-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609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32 ]
  • 高光谱遥感影像降维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方法

    黄蕾;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量大、数据冗余度高的特点,引入拉普拉斯特征映射方法对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非线性降维。为了解决传统流形学习方法不能处理大数据量遥感影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线性解法。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降维方法能够保持数据集在原始特征空间分布的局部几何属性,降维后的影像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

    2011年06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太湖水体时间序列叶绿素浓度与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巩彩兰;周颖;尹球;匡定波;陈利雄;胡勇;

    对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采集的太湖水体反射光谱数据进行了异常数据检测、归一化等预处理后,计算了常用于叶绿素浓度反演的特征参量,包括荧光峰高度、荧光面积、特征波段比值、反射率微分;并分析建立了这些特征参量与对应叶绿素浓度的相关模型。研究表明:荧光面积、特征波段比值等与实测叶绿素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蓝绿光波段反射率比值对内陆水体叶绿素浓度反映不明显。湖泊水体的光学特征能够较好反映蓝藻的不同生长状态,太湖蓝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大致可分为5月~11月,12月~4月两个阶段。本研究结果可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高光谱遥感监测的波段选择提供参考。

    2011年06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8 ]
  • 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的弱目标检测性能分析

    周勇胜;周梅;唐伶俐;李传荣;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主动微波成像遥感技术,弱目标检测与分类是其重要应用之一。鉴于弱目标的有效检测与SAR系统参数密切相关,为系统地研究弱目标的散射特性及其检测性能与SAR系统参数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SAR进行弱目标检测的实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构建室内实验场景,获取了多频多极化原始SAR回波数据并进行成像处理;接着分析了不同工作频率、不同带宽条件下塑料材质目标以及干沙覆盖目标的后向散射特性;最后讨论了极化方式对检测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利用极化干涉SAR信息进行弱目标检测研究。

    2011年06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区景观预测

    牛婷;邓铭江;李霞;

    以塔里木河下游植被分布区域2000年、2002年ETM、2004年、2006年ASTER影像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为基础数据,使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对未来景观格局变化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其地类模拟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偏差都在0.5%之内。结果表明:2006年~2030年研究区天然植被逐年增加;沙地减少明显;河流基本维持自己的动态平衡,植被增加和沙地减少的幅度均逐渐趋于平缓,达到阈值。这预示着未来时期生态输水仍然对地类覆被变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2011年06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6 ]
  • 星载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纠正技术

    尤淑撑;刘顺喜;徐宗学;

    为检测TERRASAR、COSMO SkyMed、RADARSAT-2等星载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影像(SAR)在土地利用调查监测中的适用性,该文针对高分辨率SAR数据和产品特性,提出了控制点选取方法,分析了不同纠正模型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高分辨率SAR几何纠正一般需要10~15个控制点,1m聚束模式纠正中误差约3m~5m,3m条带模式纠正中误差约5m~8m,分别满足1∶1万和1∶2.5万土地调查监测几何精度要求。研究结果为构建基于高分辨率SAR数据土地利用调查监测应用技术流程和促进高分辨率极化SAR数据业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1年06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 ]
  • AMSR-E积雪产品在内蒙地区的精度验证

    杨晓峰;郑照军;杨忠东;

    使用地面积雪观测数据对2005年~2008年40°N~48°N、112°E~128°E区域的AMSR-E积雪产品进行了误差分析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2005年~2008年的AMSR-E积雪产品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地面积雪信息的时间变化特征;AMSR-E积雪产品普遍地低估了地面积雪深度,相对而言,当地面积雪较薄时,AMSR-E可较好地反映积雪深度,当积雪较厚时,AMSR-E明显低估积雪深度;2005年~2006年、2006年~2007年以及2007年~2008年3个冬-春季时段AMSR-E和站点观测值的平均差值分别达7.38cm,6.87cm和22.07cm。

    2011年06期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3 ]
  • ASTER GDEM数据介绍与程序读取

    康晓伟;冯钟葵;

    2009年6月30日,期待已久的ASTER GDEM数据由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和美国航天局(NASA)共同发布,其空间分辨率达到了1弧秒×1弧秒(约30m×30m),相比2003年NASA发布的SRTM数据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其陆地表面覆盖率也大幅提高,达到了陆地面积的99%。本文介绍了ASTER GDEM的相关特性以及使用程序读取该数据的方法。

    2011年06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48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20 ]
  • 基于遥感的长沙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分析

    刘宇鹏;杨波;陈崇;

    利用TM/ETM+数据,以长沙市为例,反演了地表温度,并针对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利用城市热岛强度来反映热岛效应强弱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沙市的热岛空间分布与城市建成区的轮廓相吻合。城市热岛的范围随着城市建设、新建开发区以及道路交通网的发展不断增大,且在东南方向为主要增长方向。根据热岛强度鉴别并提取了强热岛区与正常区,发现长沙市强热岛区的面积已经从1993年的13.18km2扩大至2008年的68.16km2。最后,对长沙市热岛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2011年06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605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36 ]
  • 一种针对环境一号卫星A星高光谱与CCD数据融合的方法

    熊文成;魏斌;孙中平;申文明;游代安;

    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环境一号小卫星A星上搭载的CCD相机与高光谱成像仪(HSI),以洪河国家级湿地为研究区,进行融合实验。先分析了两种载荷的特点,然后根据载荷特点,设计并评价了两种载荷数据融合的方法。结果表明,由于A星CCD相机与高光谱成像仪成像条件相似,可以对两个载荷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具备较高分辨率与光谱分辨率的数据,为后续高精度分类制图、目标识别、信息提取等应用提供高质量数据源。

    2011年06期 81-8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9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 ]
  • 典型地质灾害遥感应急调查研究

    薛东剑;何政伟;杨德生;张东辉;

    采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以平武县为例,进行了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弥补了单一数据源信息提取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在云、雨等气候恶劣条件下,无法清晰获得光学图像的时候,雷达影像可以提供丰富的可用信息,解译效果较好,这对加快应急信息化建设,减灾救灾业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11年06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0 ]
  • 基于转台的线阵激光雷达地面检校方法研究

    李小朋;唐伶俐;周梅;黎荆梅;

    介绍了一种基于转台的线阵激光雷达地面检校方法,该方法通过布设物方检校控制场,使用指示激光器建立激光测距值与物方控制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引入激光测距的加/乘常数与外方位元素一并作为检校参数,通过坐标转换列出误差方程式;最后使用最小二乘平差解算所有的检校参数。文中给出了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分析及精度评定,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2011年06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 ]
  • 一种基于数据网格技术的MODIS空间数据服务模型研究

    曾怡;李国庆;

    介绍了MODIS数据共享与资源服务现状,研究了一种基于3层结构的MODIS数据服务模型,详细介绍了数据服务模型的管理和分发机制。为了确保数据服务模型的可扩展性和平台无关性,设计了基于XML的可扩展性数据访问语言和数据目录服务。最后给出了在空间信息网格试验床上的示范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011年06期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基于GIS和RS的湿地动态变化监测及驱动力分析——以黑河上游野牛沟河为例

    胡冰殊;曹广超;马燕飞;李健;韦金磊;

    以黑河上游野牛沟河为研究区,利用1987年、2006年两个时相的Landsat-5TM数据,结合植被类型图、SRTM高程数据、1∶5万地形图等数据,获取了该区13类地物类型。利用ENVI软件提取湿地类型转移矩阵,分析了自1987年以来黑河上游野牛沟湿地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结果显示:该区湿地总面积从1987年的53000ha减少为2006年的51900ha,净减少量为1071.63ha,增减幅度较大。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为沼泽湿地,减少1021.59ha,变化率为2.7%,其次为冰川湿地,减少50.04ha,变化率为0.67%。通过分析表明,在自然驱动力方面,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使湿地面积趋于减少;人文驱动力方面,人口增长的压力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才是导致该区湿地减少的根本驱动力。

    2011年06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7 ]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MODIS监测及其水环境意义

    胡金蓉;张渊智;

    阐述应用多源遥感数据及多目标空间分析手段,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的非点源污染与该区水质环境演变的方法。充分利用不同遥感数据特点,有效融合高、低空间分辨率数据,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变化动态遥感监测能力。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分析非点源污染驱动因子与珠江河口及邻近水域水质环境的恶化趋势。

    2011年06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基于SARscape的干涉叠加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王昊;董杰;邓书斌;

    地表形变主要表现为地震形变、地面沉降、山体滑坡等,由InSAR技术发展而来的干涉叠加通过挖掘时间序列SAR图像获取mm级的形变信息。本文介绍了干涉叠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基于永久散射体的方法,利用2008年~2010年的23幅Cosmo-skymed数据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主要区域进行了地表形变的监测。

    2011年06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70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8 ]
  • 面向对象的那曲WorldView-2影像的分类

    倪卓娅;甘甫平;周萍;霍红元;

    随着WorldView-2卫星的发射,首次出现了8波段多光谱高分辨率商业卫星。高分辨率影像包含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和地理特征信息,采用传统的基于像元的影像分析方法精度明显达不到要求。为了提高精度,本文以西藏那曲为研究区,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那曲的WorldView-2影像进行分类,采用模糊分类法,利用所分地物的特征确定类别,针对西部地区干旱河流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物空间轮廓特征的分类方法,分类结果较好。

    2011年06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47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8 ]

国际新闻

  • 欧空局下一代卫星Sentinels系列

    <正>继ERS1/2卫星和ENVISAT卫星之后,欧空局正在筹划一项名为Sentinels的卫星发射任务,它将成为欧洲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的核心内容。这项任务将由5个卫星系统组成,预计分为5次发射,卫星系列将

    2011年06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0 ]

国内新闻

  • 国产高精度对地观测卫星影像图库制作完成

    <正>2011年11月3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系统总体部在各部门的配合下经过6个月的奋战,完成了国产高精度对地观测卫星影像图库的制作。国产高精度对地观测卫星影像图库作为第一个基于国产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图库,将会在国土资源调查、测绘、农业、林

    2011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Esri提供完整三维GIS解决方案

    <正>近些年,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逐渐走向成熟,三维GIS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国内许多城市已建立了三维GIS系统,为规划和城市形象服务。三维GIS系统的建设往往要经历从数据获取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可视化场景创建、面向业务的空间分析、应用系统开发到服务发布与共享一系列过程。由于国内三维GIS多采用直接建模的方式,

    2011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四维远见公司、中测新图公司首批签约入驻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

    <正>2011年11月28日上午,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嘉宾云集,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奠基一周年暨首批入园企业签约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四维远见公司、中测新图公司等22家地理信息企业签订入园协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1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2011成像光谱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正>2011年12月1-2日,2011成像光谱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分三个议题进行,成像光谱对地观测发展回顾与最新进展,光谱成像技术与成像光谱仪,成像光谱数据处理与应用。中国科学院童庆禧院士作了《对高光谱

    2011年06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2011年环境一号卫星绝对辐射定标系数发布

    <正>"环境与减灾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1’计划中的两颗光学小卫星——HJ-1A/B"(搭载有CCD、红外、高光谱共6个有效载荷)已在轨运行三年多,卫星传感器受到空间环境变化及元器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性能指标会不断发生衰减,影响遥

    2011年06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天宝公司(Trimble)宣布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开业

    <正>天宝公司将致力于为中国和亚太地区推出本地化的商用定位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2011年11月8日——天宝公司(Trimble)日前宣布其位于西安的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开业。新成立的研发中心将致力于把天宝现有的商用产品和技术进行本地化,同时还负责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中国本地客户和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的需求。目前,该研发中心计划开展一系列项目,致力于开发本地化的测绘与建筑工程机械控制解决方案。今后,该中心计划进

    2011年06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俄明年2月将发射第二颗GLONASS-K新型导航卫星

    <正>据俄新网15日报道,俄罗斯列舍特涅夫卫星信息系统公司设计局表示,新一代导航卫星GLONASS-K的第二颗卫星将于2012年2月发射。据悉,GLONASS-M三颗卫星是11月4日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哈萨克斯坦)进行集群发射的。12月底,这三颗卫星

    2011年06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