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基于改进区域邻接图的遥感图像多尺度快速分割方法

    张学良;肖鹏峰;冯学智;

    提出一种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多尺度快速分割方法,首先利用直接分水岭分割得到初始分割结果,而后构建改进的区域邻接图,并在其基础上通过较为快速的区域合并策略得到最终分割结果。合并准则为相邻区域间的特征向量差,合并过程中通过设置区域允许最大标准差和区域允许最大面积两个尺度控制参数以生成不同尺度的分割结果。以QuickBird卫星图像进行实验,通过监督评价以及与eCognition软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分割方法在精度和效率方面均效果较好,具备实际应用的潜力。

    2011年05期 5-1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44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5 ]
  • 一种基于小波系数局部特征的选择性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朱康;贺新光;杨波;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系数局部特征的自适应选择性遥感图像融合方法,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多光谱和全色图像融合过程中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和高频部分融合目的的不同,对分解得到的近似和各层各方向的细节分量分别运用3×3的移动模板逐一计算相应区域小波系数阵的不同局部特征量,然后选择适当的阈值,对图像的近似和细节分量分别应用不同的策略在小波域内进行选择性融合,最后通过小波和IHS逆变换得到融合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较好地保留空间细节信息的同时,图像的光谱信息也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保持。

    2011年05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1 ]

遥感应用

  • 基于HJ-1卫星CCD遥感数据的作物秸秆光谱识别模型与提取方法研究

    包颖;田庆久;王玲;

    作物秸秆信息的准确提取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秸秆焚烧火点的探测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野外作物秸秆光谱采集与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扬州市区为典型研究区,依照HJ卫星CCD相机多光谱遥感波段进行光谱重采样,并结合HJ卫星CCD遥感数据,建立了作物秸秆光谱识别乘积指数(SMI),最后通过改进PSO最大类间方差算法对SMI影像进行"动态-全局"阈值分割,实现了作物秸秆信息的有效提取。

    2011年05期 17-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4 ]
  • 分布式多源油气勘探数据共享二三维一体化平台研究

    郭红燕;丁树柏;张友焱;邹立群;

    针对分布式多源油气勘探数据共享的需要和共享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剖析了二三维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的结构体系、分布式多源油气勘探数据的客户端混搭集成技术模式与数据访问标准接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布式多源油气勘探数据共享二三维一体化平台的原型,对油气信息的共享与分布式管理提供了一个可试验的平台与模式。

    2011年05期 22-2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遥感影像高性能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任亚芬;李海涛;顾海燕;

    面向遥感影像解译需求,针对遥感图像数据量大,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基于AOI样本数据库及遥感影像并行处理技术,设计实现了一套快速、自动、稳定的分类系统。应用AOI样本数据库有效提取、管理AOI信息,自动生成训练样本文件,提高环境卫星影像分类的自动化程度及解译精度;并行化分类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分类速度。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提高了分类执行效率,实现了对遥感影像的快速分类。

    2011年05期 29-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6 ]
  •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卫星雪盖信息提取的影响因素分析

    汪凌霄;冯学智;肖鹏峰;

    卫星雪盖信息的准确提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选用11幅玛纳斯河流域Landsat ETM+影像,应用归一化差值积雪指数NDSI区分积雪与其他地物,分析传感器增益、大气因素、地形效应对雪盖信息提取造成影响的原因,并定量计算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成像过程传感器高低增益对卫星雪盖信息提取的影响非常大,大气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NDSI对地形不具有适应性,尤其在阴影区进行积雪判读不适用。

    2011年05期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5 ]
  • 利用AMSR-E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以2008年广东省春季寒害为例

    陈修治;陈水森;苏泳娴;陈艳乔;李丹;

    基于2008年1月25日至2008年2月5日期间的AMSR-E/Aqua L2A微波亮度温度数据,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依据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比率植被指数(RVI)等3种植被指数,将广东省地表植被覆盖情况分为裸地、草地、灌木林、针叶林和阔叶林等5种类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微波亮度温度与地面气象温度多元回归模型。同步地面气象温度数据验证表明,本文建立的基于地表植被覆盖分类的多波段地表温度反演模型,地表温度反演精度基本可达到3.0℃,其中有大约86%的地区地表温度反演精度可以控制在2.5℃以内,为广东省作物寒害预测提供了微波遥感技术支持。

    2011年05期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6 ]
  • 地形校正对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的影响

    廖钰冰;陈新芳;陈喜;张丹荣;关保华;周峰;

    利用经过6S模型大气校正的地面反射率图像、数字地面高程数据以及改进的CIVCO地形校正模型,分别计算了褒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的3类光谱植被指数(NDVI、SR和SAVI),并建立了各个植被类型叶面积指数与同时相的各个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校正能有效地消除大部分的地形影响,显著地提高各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关系;对于阴坡和阳坡来讲,阴坡较阳坡提高显著;对于不同的植被类型,针叶林和灌木较阔叶林提高较为显著;对于同一植被指数如SAVI,灌木提高较针叶林和阔叶林显著,说明地形校正对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利用遥感数据定量估算叶面积指数时,尤其对于山区,不仅要进行地形校正,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植被类型选择合适的植被指数进行估算。

    2011年05期 49-5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4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2 ]
  • 基于光谱归一化的马尾松LAI遥感估算研究

    叶炜;汪小钦;江洪;傅银贞;

    通过对比不同传感器间光谱响应函数的差异,研究基于光谱响应函数的不同传感器相似波段的归一化方法,探讨归一化后植被指数在马尾松叶面积指数(LAI)估算中的应用。以某一传感器为基准,根据波段总辐射率比值关系将其他卫星传感器归一化为基准传感器,然后计算其植被指数,建立LAI反演模型。为验证方法可行性,选取永安地区2008年3月获取的BJ-1CCD、IRS-P6LISS3和MODIS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三者的光谱响应函数差异,将BJ-1CCD和IRS-P6的LISS3的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归一化为MODIS的相应波段,并分别计算归一化前后的NDVI值。结果表明归一化后不同传感器的植被指数关系与理想的关系y=x更加接近。利用归一化后的IRS-P6影像的NDVI反演马尾松LAI,并将其应用于MODIS和BJ-1传感器,得到归一化后不同传感器的植被指数值基本相等,表明归一化以后的植被指数应用于LAI的估算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适用于多种传感器。

    2011年05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1 ]
  • 利用地面观测实验评价湖冰对被动微波反演积雪算法的影响

    王培;蒋玲梅;张立新;

    通过对东北积雪实验观测数据和HUT(the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积雪-冰-水层模型模拟数据的比较分析,描述了积雪-冰-水系统的发射率特征。并于2010年1月21日~22日在吉林省松原市的松花江进行了积雪辐射计观测试验,通过对湖冰上的积雪的亮温观测和HUT模型模拟的亮温比较结果来看,HUT模型在各个角度下模拟亮温与实测亮温均较吻合,其中模拟的水平极化亮温的拟合结果要好于垂直极化的结果。HUT模拟和地面测量结果的水平极化的拟合度——R2为0.9316,垂直极化的R2为0.9194。通过地面观测数据,本文分析了湖冰对现有被动微波反演积雪算法的影响,利用HUT模型进行了雪层厚度和冰层厚度对当前雪水当量反演所用的亮温差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当前的雪水当量反演算法对冰层厚度非常敏感,尤其在冰层比较薄的情况下,要精确获得富湖泊区的雪水当量,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2011年05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基于HJ-1高光谱数据的植被覆盖度估测方法研究

    廖春华;张显峰;孙权;赵杰鹏;王旭阳;包慧漪;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水文、生态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影响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是评价土地荒漠化最有效的指标。以环境一号(HJ-1)小卫星上搭载的新型传感器HSI获取的高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指数建立了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像元二分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提取了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信息。通过与地面样方数据进行交互比较,对HJ-1/HSI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的精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HJ-1/HSI数据能够得到较高精度的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在植被动态及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2011年05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657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3 ]
  • 基于反射光谱数据的茶树叶片SPAD值估算模型研究

    邹红玉;丁丽霞;

    实验中将茶树的叶片分为3个部位进行研究,每个部位各采集50个叶片,30组数据作为预测样本,20组数据作为试验模拟样本。设计绿峰位置、绿峰最大反射率、红谷位置、红谷最小反射率、红边位置、红边对应的最大一阶导数反射率、绿峰对应的最大反射率和红谷对应的最小反射率的比值指数以及它们的归一化指数等8个反射光谱参数。首先对茶树叶片的反射光谱参数和茶树叶片的SPAD值进行相关分析;其次以8个反射光谱参数作为自变量,茶树叶片的SPAD值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茶树不同部位叶片的回归方程.茶树A部位嫩叶片的SPAD值预测模型以λr、Rg/Ro为自变量,其模拟的调整决定系数为0.461;茶树B部位的成熟叶子的SPAD值预测模型以Rg、Rg/Ro、Rg-Ro/Rg+Ro为自变量,其模拟的调整决定系数为0.882;茶树C部位的老叶子的SPAD值预测模型以λr、Dr为自变量,其模拟的调整决定系数为0.407。结果表明,利用反射高光谱参数预测茶树不同部位叶片的SPAD模型是成功的。

    2011年05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6 ]
  • 基于监督分类的震后高分辨率影像倒塌房屋快速识别

    曾招城;李利伟;王正海;雷莉萍;

    针对监督分类中样本设计与选取、关键特征提取两个关键环节,设计了多种不同样本提取方法和多种典型特征参数组合,对海地震后高分辨率影像倒塌房屋快速提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倒塌样本与屋角样本作为训练样本,以灰度均值和灰度共生矩阵逆差矩作为参数组合,能够保证较好提取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样本选取工作量,提高倒塌房屋快速提取效率。最后以该分类方法对玉树震后高分辨率影像的倒塌房屋进行自动识别,识别结果良好,进一步检验了该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2011年05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6 ]
  • 面向对象的损毁建筑物提取

    王慧敏;李艳;

    地震灾害已经成为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在震后的灾害评估中,建筑物的倒塌情况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本文用GeoEye影像提取海地地震中的损毁建筑物。由于海地地震时发生倒塌的房子大多处于比较老旧的地区,房屋比较密集,而且房顶结构也比较复杂,我们采取了一种基于规则集的方法通过分类将倒塌建筑物逐步与其他各种地物区分开来。即在影像多尺度分割的基础上,结合纹理特征及几何特征,通过规则集的方法构成分类树提取损毁房屋。另外在进行植被剔除时本文根据影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植被指数geo-NDVI,最后根据目视解译的结果对分类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2011年05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7 ]
  • 基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的点云滤波算法研究

    彭志;李传荣;周梅;

    作为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激光雷达点云滤波一直是数据应用的重要前提和研究热点。本文充分考虑激光雷达通过线扫描获取数据的特点,并结合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得到的拟合值具有跟随地形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用于点云滤波的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获得准确的地形点,对地物复杂的城区及斜坡地区都有良好的滤波效果。

    2011年05期 88-9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47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 ]
  • 机载三维激光成像系统雷达数据自动化航带调整方法研究

    殷国伟;张汉德;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航带调整,类似于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中的航带拼接,其目的就是消除航带点云数据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使航带之间相应的地物进行匹配,从而提高激光点云数据的平面以及高程精度。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自动化航带调整方法,并使用现有的手动调整方法与自动化调整方法的结果精度进行了对比,证明自动化调整方法不但能够大大提高设备检校工作的效率,并且精度优于现有的手动调整方法,完全满足后处理的要求。

    2011年05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基于角点检测的建筑物轮廓矢量化方法

    吴秀芸;李艳;周华;

    针对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角点检测的建筑物轮廓矢量化方法:首先,对航空影像进行多尺度面积形态学分割,获取建筑物的二值图像;其次,利用边缘跟踪技术,记录边缘点,在边界曲线上利用高斯函数计算其曲率,提取候选角点集,并由自适应支持区域确定的角点角度和一个动态曲率阈值代替固定的阈值筛选出正确角点;最后,以直角作为约束条件,对直线段进行规划和修整,得到最终的矢量化结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适合于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中建筑物的轮廓矢量化。

    2011年05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7 ]
  • 基于分形理论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胡杏花;朱谷昌;徐文海;

    分形理论是非线性科学领域的一大支柱,它的提出为人们解决非线性世界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由于分形维数与人类对图像表面纹理粗糙度的感知是一致的,利用分形理论进行遥感影像分类具有潜在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根据遥感影像特点,引入分形方法来描述其纹理结构特征,利用双毯覆盖模型来提取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K-means算法将纹理结构特征与光谱特征相结合,进行遥感影像分类,其分类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光谱特征的分类。

    2011年05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4 ]
  • 地理因子对卫星成像质量影响预估方法研究

    余婧;陈浩;李军;

    重点研究地理因子对卫星成像质量的影响,预估影响程度,为卫星规划调度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本文分别分析光照、地形起伏、云层3个地理因子对可见光传感器成像质量的影响,给出考虑这些因素的可见光传感器辐射接收计算公式,并结合ArcGIS分析功能,建立了地理因子对可见光传感器成像质量影响预估模型。同时,考虑地形起伏对SAR成像的影响,给出了利用DEM数据求几何畸变系数的方法,利用ArcGIS建立地理因子对SAR成像质量影响预估模型。两个模型都给出了成像质量影响程度预估值计算方法,最后,本文基于ArcGIS软件实现其原型系统。

    2011年05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 ]
  • “8·7”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遥感解译与评价研究

    童立强;张晓坤;程洋;李丽;李曼;齐建伟;

    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质和降雨条件入手,分析了本次泥石流灾害的特征与成因,并利用灾害发生前后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通过数字影像正射纠正、数字制图、人机交互式解译等开展应急救灾工作,提取了灾区房屋毁损、道路破坏、河流堵塞、地质灾害等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为前线救灾治理工作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调查数据。同时对三眼峪沟泥石流治理工程进行了遥感解译评价,从灾后影像图分析,治理工程减少了洪峰流量和泥沙冲出量,对减轻本次灾害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作用。

    2011年05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74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1 ]
  •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岩矿端元识别及信息提取研究

    林娜;杨武年;刘汉湖;

    以美国内华达州Cuprite地区的AVIRIS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确定影像数据内在的维数,隔离数据中的噪声;然后计算像元纯净指数(PPI),得到"极纯"像元;将之输入到N维可视化器中提取端元波谱;利用波谱库进行波谱分析识别端元;最后利用匹配滤波(MF)和混合调制匹配滤波(MTMF)进行矿物信息提取,发现MTMF矿物信息提取的结果明显优于MF,并且对于分布比较集中的矿物识别的效果要更好。

    2011年05期 101+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694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65 ]

国内新闻

  • 国内新闻

    <正>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产品立得空间作为世界移动测量和实景三维技术的领导者,在国内首创了移动测量系统(MMS:MOBILE MAPPING SYS-TEM),是当今测绘界最为前沿的科技之一。其原理是在机动车上装配GPS(全球定位系统)、CCD(视频系统)、INS(惯性导航

    2011年05期 60+7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GIS技术

  • 基于Google Maps的GPS数据管理系统的初步研究

    谢洪斌;杨雪;吴玉;

    研究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GPS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结合Google Maps API的优势与Google Earth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把服务器端MySQL中存储的GPS数据,在浏览器端为用户三维显示相关信息。从而用户通过PHP脚本可以异地操作GPS数据,更好地管理工程测量成果。数据传输上使用了Ajax技术,减少数据传输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2011年05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