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MODIS影像去云算法的研究

    马张宝;李炳燮;齐清文;刘高焕;

    去云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步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MODIS影像去云算法——首先分析云和云影地域的光谱特征,总结出云影响增强模型,计算一定周期内多时相遥感影像中云影响最小的影像的索引矩阵;为了进行图像之间的匹配,选择这些影像数据中云影响最小的一幅影像作为基准图像,对于无云的部分地域,对其余影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提取的索引矩阵和图像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像元替换方法,可以获得去除或者弱化云影响的图像。为了验证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该算法得到的250m空间分辨率的云检测图像与NASA提供的云检测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去云算法能消除或者大大减弱云对MODIS影像的影响。

    2009年0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90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8 ]
  • L波段多角度裸露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

    吴学睿;施建成;王芳;

    土壤水分是气象预报、农情监测以及水文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可以有效获取土壤水分。欧空局(ESA)计划于2009年发射卫星SMOS(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其主要目的是监测全球范围内的土壤水分和海洋盐度变化。根据SMOS的设置情况,寻找精度较高的半经验模型以便为进一步的土壤水分反演提供简化模型。对于裸露地表,地表粗糙度、土壤介电常数等因素影响最终的微波发射率。运用Dobson半经验介电常数模型计算土壤的介电常数,将计算结果输入高级积分方程模型(AIEM)。通过AIEM模拟的数据库,利用回归关系建立了一个精度相对较高的L波段多角度半经验模型。

    2009年04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58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 ]
  • 基于约束最小二乘的光学遥感图像融合

    王忠武;赵忠明;

    在光学遥感图像融合方法中,最小二乘法常被用于求解多光谱图像拟合低分辨率全色图像的线性回归系数,但是回归系数常常出现负数,导致其物理意义不明确。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约束最小二乘的低分辨率全色图像构造方法。通过IKONOS-2全色与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求得的回归系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与光谱响应函数法、最小二乘法相比,其融合质量基本保持一致,并且由于该方法不需要先验知识,故其实用性较强。

    2009年04期 18-2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国内新闻

遥感应用

  • 利用MERIS产品数据反演太湖叶绿素a浓度研究

    宋瑜;宋晓东;郭照冰;周慧平;江洪;

    第三代水色传感器MERIS的荧光通道的合理设置为荧光遥感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MERIS数据、同步地面光谱和水质监测数据,分别通过基线荧光高度(FLH)、归一化荧光高度(NFH)和最大叶绿素指数(MCI)建立了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荧光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MERIS荧光参数中最大叶绿素指数(MCI)较基线荧光高度(FLH)更适合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归一化荧光高度(NFH)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间的拟合效果最好。最后选取NFH进行MERIS荧光遥感模型的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2009年04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56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6 ]
  • MODIS地表产品数据的相关算法及处理过程

    吕京国;张小咏;蒋玲梅;陈正超;

    以MODIS积雪覆盖产品和地表温度产品为例,详细介绍了MODIS地表产品数据的相关算法、处理过程及产品级别,对MODIS产品的数据结构及数据项的具体含义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最后介绍了处理MODIS数据的常用软件,为MODIS地表产品在各领域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04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1033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7 ]
  • 基于ISODATA法的冬小麦产量分级监测预报

    李正金;李卫国;申双和;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进行了基于TM卫星遥感技术和小麦估产模型的冬小麦产量监测研究。在利用GPS实地采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通过影像校正、采用优化的ISODATA分类方法,结合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等操作,将样点的作物信息数据贯穿到整个校验分类过程中,信息解译精度在90%以上。利用分类提取的冬小麦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信息等,结合冬小麦估产模型,计算单点产量信息,经过线性转换,对整个区域的冬小麦产量进行监测预报,并制作了冬小麦产量分级专题图。

    2009年04期 32-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6 ]
  • 辅以纹理特征的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以陕西省杨陵县为例

    鲍海英;李艳;赵萍;

    随着遥感图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图像的纹理特征更加明显,使得对图像进行纹理分析成为可能。以陕西省杨陵县为试验区,将TM多光谱影像和SPOT-5高分辨率全色影像进行融合,先对影像各种纹理特征进行比较,选用对比度这一属性辅助进行面向对象的分割,同时结合地物的光谱信息,对该地区进行监督分类。与单纯基于光谱特征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分类精度,细化了地物类别。

    2009年04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596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8 ]
  •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

    刘春;姚银银;吴杭彬;

    机载LIDAR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三维地物探测手段,其相应的数据格式也在不断发展。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ASPRS)协会下的LIDAR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了标准LIDAR数据格式LAS,经过改进,目前已有4种版本,分别是LAS 1.0、1.1、1.2与2.0(拟定版)。本文在解析4种版本的基础上,探讨了LAS标准格式的发展趋势,并采用IDL 6.2语言对该格式的LIDAR数据进行读取和转换试验,检验了LAS格式的效率,并为以后的LAS格式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2009年04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267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8 ]
  • 基于反射光谱预测哈图-包古图金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的可行性研究

    李慧;蔺启忠;刘庆杰;王钦军;

    为了探讨采用遥感手段定量估算金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的可行性,本文基于岩石样本的Au、S、As、Fe四种元素的含量数据,分析了它们的相关关系,发现As与Au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As元素含量异常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Au的异常;基于岩石样本的反射率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上述元素进行了回归分析与预测。结果发现,Fe、As元素的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在训练建模过程中分别为0.8241、0.8063以上,而在验证建模过程中分布为0.6485、0.5472,它们均远高于S和Au元素回归模型的相应的相关系数。因此,利用岩石样本反射率光谱定量估算As元素的含量是可行的。

    2009年04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 ]
  • 基于光谱曲线特性和波谱角分类的赤潮监测方法

    吴文瑾;

    遥感技术已经成为赤潮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应用遥感技术对赤潮成功监测的实例。现有的监测方法主要依据海水水色图、叶绿素浓度图和海洋表面温度图,但这些专题图在反应赤潮发生情况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而基于光谱曲线特性和波谱角分类的赤潮监测方法不但可以对各种不同赤潮监测均有很好的可靠性,同时还具有可以识别赤潮优势种等诸多优点。该文章对这种监测方法的原理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使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

    2009年04期 52-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584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8 ]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区域景观格局尺度效应

    赵磊;

    无论在景观生态学还是在遥感领域,尺度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考虑景观的粒度效应,很少涉及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多源遥感影像,结合研究区的特点进行了景观分类,并从不同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角度进行空间粒度放大试验,探讨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具有尺度效应,其所反映的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在宏观上是一致的,但类型的边界、形状和数量均产生较大的差异;景观格局指数能反映不同遥感影像所记录的地表信息,从不同遥感数据源、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角度定量化判断尺度放大过程中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信息的尺度效应。

    2009年04期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844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4 ]
  • 基于稀少控制IKONOS的近海岸岛礁立体影像定向研究

    叶冬梅;薛艳丽;李英成;

    针对我国岛礁控制现状,进行了基于稀少控制IKONOS的近海岸岛礁立体影像区域网平差定向实验,通过对不同控制方案的定向精度分析,提出了稀少控制的岛礁影像控制点布设方案,为我国近、远海重点岛礁的立体影像定向测图提供参考。

    2009年04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基于遥感影像提取海岸线方法的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口段和刁口段海岸为例

    樊彦国;张淑芹;侯春玲;张磊;

    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海岸线在遥感影像上的不同特征,对其遥感影像采用二值化、高通滤波、缨帽变换及非监督分类等方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应用此方法准确地提取了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口段和刁口段海岸的海岸线。

    2009年04期 69-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982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38 ]
  • 西藏墨脱县甘登乡滑坡遥感应急调查

    王治华;

    利用4个类型11个时相的卫星数据,采用"数字滑坡"技术进行处理及解译获取灾害特征信息,基于地学原理进行的动态空间分析认为:最近发生在我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右岸,西藏甘登乡菊汤蒙的堵江性质为原已存在的一崩滑群的局部复活,为一自然重力侵蚀现象。自2008年汛期以来曾有过3次较大规模的活动堵江,崩滑活动的规模约为500×104m3。卫星监测表明,菊汤蒙崩塌群正处于活动期,会经常发生堵江。该段河流位于高山峡谷,滑坡坝堵江后可在较短时间冲开,溃坝可能在下游造成一定的灾害,建议作为重大地质灾害卫星监测区域。

    2009年04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密云水库上游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魏彦昌;张喜旺;袁超;吴炳方;董立新;

    基于遥感监测的多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详细分析了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近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变,并借助Fragstats软件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有林地、中高覆盖草地始终是研究区的优势类型,维持着景观的基本功能,但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在近10年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0年前有较多的林草地转变为耕地,之后,大量的耕地实现退耕,林草植被增加迅速。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有增加的趋势,但对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有利的景观类型也在同步增加。

    2009年04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 ]
  • 太湖秋冬季蓝藻水华MODIS卫星遥感监测

    孔维娟;马荣华;段洪涛;张寿选;

    利用2007年10~12月长时间序列MODIS卫星遥感影像,在经验模型估算叶绿素a和藻蓝素浓度的基础上,通过阈值分割提取太湖蓝藻水华,实时获取了蓝藻水华及其色素浓度信息。结果表明:10~12月蓝藻主要分布在西部沿岸和湖心区,爆发频率和水华面积均高于北部各湖湾,其中10、11月平均水华面积分别为261.5km2和321.6 km2,12月水华面积明显小于前两个月,平均为163.3 km2。另外,在蓝藻爆发期,叶绿素a和藻蓝素平均含量基本维持在45μg/L和180μg/L的水平,且爆发期内,蓝藻水华的空间分布、覆盖面积、色素浓度在短时间内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2009年04期 82-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737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6 ]
  • 利用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对星载SAR干涉测量DEM进行倾斜改正的研究

    和会;王泽民;闻洪峰;

    InSAR与ICEsat测高技术作为极具潜力的两项对地观测技术,各有其特点,利用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对星载SAR干涉测量DEM进行倾斜改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取无控制特殊困难地区大范围DEM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本文介绍了InSAR与ICEsat激光测高两种技术的特点及互补性;分析了利用ICEsat测高数据改正InSAR数据本身难以消除的误差的可行性;并以南极Grove山大范围DEM的提取为例,证实了其优越性。

    2009年04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 ]

GIS技术

  • 基于RIA方式的WebGIS构建

    陈谦;佘江峰;潘森;肖凯;姜红丹;

    RIA是一种具有近似于传统桌面应用功能和特性的网络应用,在界面表现力和交互能力、网络传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总结RIA的相关概念和技术以及传统WebGIS RIAs的构建方式的基础上,结合Web 2.0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基于JavaScript/AJAX、Flex等客户端技术构建WebGIS RIAs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这些解决方案的实现机制。

    2009年04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574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17 ]
  • EKR~+:一种GML整体索引方法

    张海涛;张书亮;姜杰;顾燕;

    为满足GML数据的语义空间查询的需要,在对GML空间数据特性、传统的空间索引与XML索引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以GML地理要素为基本索引单元、联合地理要素的扩展区域编码与空间几何属性为索引关键字的GML整体索引(EKR+:Extend K-Means R+)结构与算法,并把索引在GML的语义空间查询中加以应用。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索引的基本性能。

    2009年04期 97-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综述

  • 城市热岛遥感研究进展

    李志乾;巩彩兰;胡勇;尹球;匡定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探讨了城市热岛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城市热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汇总,提出了城市热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对城市热岛遥感研究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2009年04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477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26 ]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