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波谱响应函数和波宽对地表温度反演的影响

    刘三超;柳钦火;高懋芳;刘强;

    分析了波谱响应函数和波宽对红外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波谱响应函数对温度反演的影响与传感器波段设置相关,误差随波宽变大而增加。Landsat、CBERS和环境卫星等宽波段红外数据的通道辐亮度和温度的关系,用有效波长比中心波长代替积分效果更好,但都存在一定误差,针对这些传感器数据的单通道算法须考虑波谱响应的差别。窄波段的MDIS地表温度反演,有效波长比中心波长代替积分效果更好,能满足精度要求。Terra和Aqua的MODIS波谱响应函数差别很小,可相互结合提高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

    2007年05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624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34 ]
  • 一种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改进多类支持向量机

    于宁锋;杨化超;

    将支持向量机(SVM)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研究,采用决策边界特征提取(DBFE)算法对高光谱影像进行维数约简,以径向基函数(RBF)作为SVM模型的核函数,把混沌优化搜索技术引入到PSO算法中,以基本PSO算法为主体流程,对种群中最好的粒子进行给定步数的混沌优化搜索,以改进基本PSO算法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陷。利用改进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来实现SVM模型参数的自动选择,继而构建了一种参数最优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多类分类模型。选用220波段的AVIRIS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了分类试验。结果表明,与采用基于留一法(LOO)网格搜索策略的传统SVM相比,改进后的PSO-SVM算法可以提高分类精度约8.8%。该方法对于小样本、非均衡条件下的遥感影像数据分类非常有效。

    2007年05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8 ]
  • 基于MNF和SVM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李海涛;顾海燕;张兵;高连如;

    通过分析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现状及遇到的困难,以OMIS1高光谱数据为实验数据,提出了基于最小噪声分离(Minimum Noise Fraction-MNF)变换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法(Maxi 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MLC)比较,该方法克服了Hughes现象,分类速度得以提高,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4.85%,从而表明了该方法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2007年05期 13-16+2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1504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44 ]
  • MODIS水体指数模型(CIWI)研究及其应用

    莫伟华;孙涵;钟仕全;黄永璘;何立;

    本文通过分析MODIS与水体识别相关的1~7波段地物光谱图像特征及相关水体指数模型的识别效果,提出了新的水体指数模型(CIWI)。该模型采用植被指数与近红外波段7的进一步组合,有效地解决了水体与云、植被、城镇等其他信息的分离问题,特别是明显地增强了水体与城镇的分离度,实现了水体信息的有效提取。通过应用2004~2005年的MODIS资料对广西贵港市平龙水库进行水体信息遥感监测表明,CIWI水体指数模型优于其他水体指数模型。

    2007年05期 17-22+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604 ] |[引用频次:132 ] |[阅读次数:32 ]
  • 多视SAR图像交叉谱虚部反演海浪信息

    王海鹏;金亚秋;大内和夫;原利允;

    提出利用多视处理子视图交叉谱虚部反演海浪信息的方法。子视图中心频率差分别为400Hz,600Hz和800Hz。所用四幅SAR图像均由JERS-1不同时间采集的。地点为东京附近海域,并有对应的测量所得海浪信息,包括波向、波高和周期。反演结果表明,中心频率差为400Hz的处理方法所得结果精度最高,对应的波向和周期信息都与实测数据相差无几。

    2007年05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 ]
  •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有理函数模型研究

    韩颜顺;张继贤;李海涛;

    有理函数模型是成像几何模型的一种简单、通用的表达,已经成为构筑真实传感器模型的一个计算方法。本文详细推导了有理函数模型的解算过程并探讨其特性,设计实现该模型的正反算算法,利用基于有理函数模型加像方变换的模型定向方法进行定向。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到该模型定向精度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2007年05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45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8 ]
  • 基于多重网格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孟淑英;张峰;

    目前常用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大都从离散角度出发,一定程度上失去图像本身的物理意义,得到图像的质量不高。本文从连续图像出发,将二阶偏微分算子应用于影像函数,利用多重网格算子能得到近似影像的性质,得出一种多分辨影像分解的方法,经过图像重建过程得到融合影像。试验表明本融合方法可应用于遥感影像融合。

    2007年05期 32-3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遥感应用

  • 基于MODIS数据的水热指数及其DEM订正

    肖斌;沙晋明;

    利用MODIS L1B数据对福州市的水热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做了DEM订正。通过对订正前后地水热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反演的水热指数基本反映了研究区的概况。而且经过DEM订正的水热指数体现了地形条件的影响。

    2007年05期 36-3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 ]
  • 巢湖水体悬浮物的遥感分析

    管义国;王心源;吉文帅;

    利用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根据TM/ETM+的3、4波段反射率与悬浮物浓度存在着线性相关的性质,利用每个时相的3、4波段进行加法运算后的影像,对巢湖悬浮物浓度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巢湖的悬浮物浓度较高,所占的面积在增大,悬浮物的污染还是很严重;但是,通过对1987年和2003年巢湖水体悬浮物悬浓度等级变化转移矩阵分析发现,悬浮物浓度等级降低的区域比悬浮物浓度等级升高的区域高出了17.64个百分点。这说明巢湖悬浮物的污染在减轻,国家对巢湖的治理已见成效。

    2007年05期 40-4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43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7 ]
  • 基于IKONOS影像的海岸带土地覆盖分类

    田新光;张继贤;张永红;

    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带,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在海岸带土地覆盖/利用分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①由于缺少控制点,引起的海岸带遥感影像的纠正问题;②海岸带遥感影像的融合问题;③传统海岸带遥感影像的分类问题。通过IKONOS影像和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的使用,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并进行了实验。

    2007年05期 45-48+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36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2 ]
  • 面向应用的遥感影像有效空间分辨率估计方法

    尤淑撑;刘顺喜;

    由于受成像条件等影响,遥感影像有效分辨率一般要比采样单元大,目前有效空间分辨率测定主要基于MTF测定法,该方法测量技术要求高。本文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对图斑定位和边界精度影响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空间分辨率估计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估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可为遥感数据源选择提供依据。

    2007年05期 49-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合成孔径高度计的距离校正

    杨双宝;刘和光;许可;王志森;

    在高度计中使用合成孔径技术正在成为当前国际上高度计技术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雷达高度计的测距原理,然后介绍了在雷达高度计中引入合成孔径技术的思想。通过分析高度计中合成孔径处理的特点,说明在高度计中使用合成孔径技术时,应该进行距离校正。本文从高度计的多普勒波束锐化对应的几何模型和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的相位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距离校正的方法,给出了距离校正的思路和校正公式。

    2007年05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 多光谱与高分辨率图像融合方法比较研究

    张生;赵春三;杨桄;陈永甜;赵建明;

    通过分析比较HIS变换、Brovey变换、SFIM变换、加权融合四种常用融合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使融合后图像光谱扭曲和失真较小,同时保持高分辨率图像的空间纹理细节信息的融合方法应满足的三条规则。并依据此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通滤波算子的边缘增强型的融合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很好的空间分辨率,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持原有多光谱图像的光谱特性,验证了规则的合理性。

    2007年05期 57-6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8 ]
  • 遥感影像的分类自校正方法研究

    朱秀芳;潘耀忠;顾晓鹤;韩立建;王双;庞新华;

    遥感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分类精度高低直接关系到遥感数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多分类器系统可以提高单分类器分类的精度,但往往要求组成的子分类器分类误差相互独立,子分类器选择困难。支持向量机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参数分类器,其分类原理和传统的基于统计的分类方法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为此本文尝试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最大似然法,构建一个性能高效且组合方式简单的复合分类器(称为遥感影像分类自校正方法)。同时,为了验证该分类器的性能,在北京市2006年4月27日的SPOT2图像上选择了一个研究区,分别利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法和分类自校正方法进行分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分类自校正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最高,比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分别提高了4.35%和6.6%,而且各种地物类型的分类精度相对最大似然和支持向量机法都有提高。本文提出的分类自校正方法是一种性能高效且操作简单的分类方法。

    2007年05期 62-6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 ]
  • 遥感半自动化萃取泥岩裸露地技术研究

    孟瑜;赵忠明;刘致亨;蔡驩曦;

    台湾西南部泥岩分布区因其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成泥岩裸露面积的增加和严重的土壤侵蚀。笔者从地面数据的调查、泥岩影像的目视判读特征、光谱特征等方面综合探讨应用遥感数据探测泥岩裸露地。利用监督式最大似然法与知识库分类法为泥岩裸露地卫星影像解译的影像分类法则,结合GIS、GPS数据在分类中以提高分类精度,并提供一套良好的影像分析模式,有效地分析出泥岩裸露地之分布范围。

    2007年05期 66-6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面向基元的MapGIS-RSP遥感信息提取系统

    陈启浩;高伟;

    传统的基于像元的影像分类方法,由于忽略了影像的空间语义和纹理结构等信息,分类结果难以满足当前科研和工程应用的需要。MapGIS-RSP遥感信息提取系统通过新的面向基元的影像分析方法,基于遥感影像的光谱和空间两方面特征进行模糊逻辑推理分析,实现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

    2007年05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 ]
  • 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中城区道路信息的自动提取

    申邵洪;宋杨;万幼川;刘淑范;

    提出一种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区域道路网络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数学形态学运算方法对影像进行分割,进而得到粗略道路信息网,然后利用道路网的几何特征实现道路与建筑物的有效区分,最后通过抽骨架的方法获得最终道路网中心线。试验数据为某一城区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并对最终提取的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从高分辨率多波段卫星遥感影像上精确、有效、自动提取城区道路网络。

    2007年05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62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5 ]

GIS技术

  • 基于ArcGIS道路多边形构面方法研究

    马静;刘祥磊;

    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基础地理数据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原有基础地理数据的结构、存储格式需要适当变更,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本文针对香港政府原有的基础地图系统,详细地讨论了根据Arc-GIS制作道路多边形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提出基于ArcGIS的香港道路多边形构面的方法,并对"数字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展望。

    2007年05期 79-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基于.NET和MapObjects开发应用GIS系统

    陈庆涛;杨武年;

    通过实际的GIS系统开发,探索分布式数据库、MO及最新VS.NET技术在GIS系统集成开发中的应用,提出了VS.NET中GIS数据与远程数据库实现连接,实现数据操作、处理的方法与技术,以及VS.NET在GIS系统开发中与VS6的不同编程特点。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将系统部分关键代码摘要显示。

    2007年05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 ]
  • 基于VRML构建虚拟校园场景中纹理映射技术的应用

    施贵刚;程效军;

    在基于VRML构建的某虚拟校园实践中,纹理映射技术使三维虚拟现实环境达到了良好的逼真效果。在VRML中表面纹理映射技术主要有纹理元素、纹理坐标系统、纹理映射切割器、纹理贴图的控制。在阐述它们原理过程中,首先分析了纹理坐标系统的建立与纹理映射切割器的形成;其次着重探讨了纹理贴图控制的技术,对纹理映射的实现,纹理坐标的回旋、锁定、变换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分别附以丰富的实例且编程实现。最后,以构建某虚拟校园三维场景为实例,验证了纹理映射技术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总结了纹理映射的一般步骤和一些实践经验。

    2007年05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综述

  • 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

    李传荣;刘小红;唐伶俐;李显彬;

    世界各地每年都会受到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空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受到科学界和灾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外空委致力于建立一个国际性空间协调组织,为优化与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相关的空间信息服务的获取和使用提供必要的手段。经过包括中国专家在内的联合国外空委相关专家组的努力,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SPIDER)的结构和功能框架已经基本确立。可以预见,SPIDER将在国际灾害管理与应急响应、国际减灾合作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SPIDER项目的背景、SPIDER的主要功能、SPIDER项目办公室职能、北京办公室的工作目标及2007年工作计划。

    2007年05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基于微波遥感和陆面模型的流域土壤水分研究

    李斌;李震;魏小兰;

    土壤水分是陆地水文的重要因子。微波遥感是测量土壤水分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总结了基于微波遥感和陆面模型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包括被动微波法、主动微波法、主被动微波结合法、陆面模型模拟法和数据同化法五种。被动微波对表面土壤水分敏感,但其空间分辨率低;主动微波具有较好的分辨率但运作费用也较高;主被动微波结合则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陆面模型在研究中也有重要作用,通过模型模拟能够得到根区土壤水分。而将观测值同化到模型的数据同化法,则能极大的提高土壤水分估计的能力。通过比较,指出数据同化是最有前景的研究领域。

    2007年05期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