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山地TM遥感影像大气辐射校正模型改进及地表反射率反演

    亓雪勇;田庆久;

    基于光学遥感辐射传输理论,着重阐述了地形对天空散射光相互作用及邻近像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山地大气辐射校正模型及地表反射率反演方法;基于IDL编程实现模型算法,选择贵州黎平县丘陵森林覆盖典型研究区,结合Landsat-5TM和1∶50000DEM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能够同时有效消除TM数据的大气与地形影响,提高地表反射率反演精度与数据质量,将进一步推动山地光学遥感数据的定量分析与应用。

    2007年04期 4-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109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8 ]
  • 一个从MODIS数据同时反演地表温度和发射率的神经网络算法

    毛克彪;唐华俊;李丽英;许丽娜;

    MODIS的三个热红外波段29、31、32建立了三个辐射传输方程,这三个方程包含了5个未知数(大气平均作用温度、地表温度和三个波段的发射率)。用JPL提供的大约160种地物的波谱数据对MODIS三个波段(29/31/32)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和用MODTRAN4对大气透过率和大气水汽含量之间关系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球物理参数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潜在信息。由于潜在的信息难以严格地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因此神经网络是非常适合被用来解这种病态反演问题。利用辐射传输模型(RM)和神经网络(NN)反演分析表明神经网络能够被用来精确地同时从MODIS数据中反演地表温度和发射率。地表温度的平均反演误差在0.4°C以下;波段29/31/32发射率平均反演误差都在0.008以下。

    2007年04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67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7 ]

遥感应用

  • MISR多角度遥感数据的组件库处理方法及数据分析

    万华伟;王锦地;肖志强;林皓波;王鐯森;

    多角度成像仪MISR是美国对地观测计划中一个重要的传感器,它通过多角度观测提供了更多地表各向异性信息,其数据产品采用HDF-EOS文件格式,而且由于增加了角度维的数据,当前很多常用软件不能灵活地处理该数据,从而限制了该产品在我国的广泛使用。本文主要从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了组件库和C语言结合的MISR卫星地面产品的处理方法,通过HDF-EOS库,可以灵活地处理MISR的高维数据;而对于MISR的坐标信息,可以通过GCTP库提供的坐标转换功能,方便地完成不同投影之间的转换。本文还通过高分辨率的SPOT分类图像作为先验知识,提取了MISR观测平面的不同地类的较纯像元的BRDF,结果表明,在MISR观测尺度上,植被的碗边效应和其他地类的一些信息有较好的表征。

    2007年04期 17-2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52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3 ]
  • 辽东地区矿化蚀变遥感信息提取的研究和应用

    杨长保;姜琦刚;

    针对工作区(辽东-吉南)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体及冲积物等干扰信息多的特点,本文采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光谱角制图法相结合,进行大面积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在矿化信息分割过程中,引入面向对象的思想,基于实地考察的蚀变信息提取模型,结合矿点、地质构造和遥感图像光谱特征和色彩等多种信息,对图像波段和像元统一进行因子分析和处理,确立切割阈值,克服了主成分变换后主成分分量物理意义不明确的缺点。本次工作建立起植被覆盖地区的遥感矿化蚀变异常提取的一套有效的技术体系,在遥感应用于找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07年04期 21-2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48 ]
  • 利用近景摄影测量制作日照分析用图

    程效军;刘倩;金雯;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的日照采光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为居民、开发商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规范的房屋采光情况时,日照分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何快速、准确、高效地制作日照分析所需的用图,已经成为日照测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日照分析用图制作是基于电子全站仪和水准仪实现的,制作过程简单,外业工作量大。本文探讨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制作日照分析用图,并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此方法可行。

    2007年04期 26-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 ]
  • 面向对象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

    尹作霞;杜培军;

    在基于像素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面向对象图像分析理论与方法,提出面向对象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并具体分析探讨了面向对象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尺度分割、最优波段选择、人机交互和知识库的建立等。试验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应用于高光谱影像较传统分类方法有较高的精度,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2007年04期 30-3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514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27 ]
  • 基于动态聚类的MODIS云检测算法

    刘志刚;李元祥;黄峰;

    利用多光谱阈值法进行云与下垫面的初始化分类,然后应用基于最小距离和分类矩阵的动态聚类算法,对MODIS云图实现云检测,并分离出积雨云、卷云、其他高云、中云、低云。针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试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7年04期 34-36+7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448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6 ]
  • 以Doris进行雷达干涉研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晏明星;苗放;汪宝存;赖德军;漆小英;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以其全天候、全天时、并能快速得到DEM而引起全世界地学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处理过程复杂及条件要求严格,目前除购买高价的商业软件外,一般的研究人员很难投入到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去。利用以荷兰Delft大学为主所研发的开源软件Doris来进行雷达影像生成DEM的研究,详细介绍用Doris进行干涉处理过程并提取库赛湖区域DEM,得到不亚于商业软件的干涉成果,最后对DEM精度做了对比分析。

    2007年04期 37-4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37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4 ]
  • 不同遥感影像融合方法效果的定量评价研究

    贠培东;曾永年;历华;

    随着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遥感影像融合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正确和有效地利用融合方法,定量评价不同融合方法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小波法(WT)、Gram_Schimdt法(GS)、合成变量系数法(SVR)以及基于平滑滤波的亮度变换法(SFIM)四种融合方法,在中等分辨率、高分辨率两种情况下,从影像融合的光谱信息保真度和空间信息融入度两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空间信息融入方面,无论是中等分辨率影像融合,还是高分辨率影像融合,SVR法效果最佳,GS法、SFIM法和WT分别次之;在光谱信息保真方面,在中等、高分辨率影像融合中的效果有所不同,其中在中等分辨率影像融合中,GS法效果最佳,SVR法、SFIM法、WT法分别次之,而在高分辨率影像融合中,GS法效果最佳,SVR法、WT法、SFIM法分别次之。

    2007年04期 41-46+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86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28 ]
  • 南京市活动断层卫星遥感图像的研究

    洪顺英;张红英;申旭辉;胡友健;张丽娜;

    采用对地表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ERS-2SAR)和光谱信息丰富的常规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7ETM)作为主要数据源,综合利用不同传感器不同成像方式的成像优势,进行图像恢复处理、图像增强处理与信息融合来突出南京目标区隐伏线性构造的影像特征。然后通过分析建立活动断层的影像解译标志,共解译出工作区内4条主要活动断层,并对其影像特征与活动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了微波遥感与光学遥感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被第四纪覆盖的隐伏构造特征,克服了单一遥感手段的不足,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007年04期 47-5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3 ]
  • 基于多时相影像直接分类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研究

    凌宇飞;李忠;高井祥;

    实时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对当地部门区域规划、城市扩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于徐州市1987年和2000年TM影像数据,重点讨论了多时相影像直接分类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87-2000这13年间,城市主要向东部和南部扩展。

    2007年04期 52-5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51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8 ]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高精度断面线生成的研究

    闫利;崔晨风;张毅;

    以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高精度断面线生成为例,对点云数据采集方案和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证实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非常适合于快速、高精度断面线生成。

    2007年04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58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41 ]
  • 基于遥感的双中心型城市扩展模式研究

    杨圣军;吴泉源;

    龙口市是典型的双中心型城市,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获取龙口市两个城市中心各时期的发展状况,对城市扩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1988年龙口城区的面积为754.32hm2,只比黄城城区面积(567.11hm2)稍大;而到2004年时,龙口城区的面积已经达到1847.03hm2,接近黄城城区面积(976.14hm2)的两倍,说明龙口城区的城市扩展强度高于黄城城区。利用逐步回归法对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黄城城区扩展主要由人口,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所驱动,而龙口城区扩展则是受外贸出口影响更大。

    2007年04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 ]
  • 基于决策规则的变化检测及图件更新一体化方法研究

    王娟;张继贤;李海涛;张睿;

    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规则的变化检测及图件更新一体化方法。在拥有新期遥感数据和基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结合DEM和坡度图等辅助资料,充分挖掘数据的光谱信息、地形特征、地物纹理、几何形状等地学知识,构建各类别知识库,采用知识发现和决策规则,实现各地类的分层提取。各地类提取影像与原土地利用图运算,检测变化信息并确定变化类型,从而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更新。文章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7年04期 62-6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4 ]

GIS技术

  • “数字南海”空间数据仓库构建技术研究

    贾培宏;朱大奎;马劲松;高文;

    "数字南海"系统是包含五十多种专题数据源,几十种数据格式的软件系统。本文研究从"数字南海"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数字南海"空间数据仓库构建策略,对开发的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数字南海"系统研究的下一步工作重点,为系统的实现确定目标,并为数字南海系统的使用以及南海问题的研究理清脉络。

    2007年04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 ]
  • “数字烟草”中空间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方法

    吴孟泉;牛振国;崔伟宏;黄勇奇;

    "数字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烟草"是"数字农业"中的具体体现,是集GIS、GPS和RS于一体的大型系统。本文针对烟草数据的特点,利用空间数据引擎(SDE)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从空间数据库的总体设计到栅格、矢量的存储结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给出了一套数字烟草3S空间信息集成和管理的方法,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中。

    2007年04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 ]
  • 智能客户端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陈秋成;张海霞;

    智能客户端是微软最近提出来的概念,指一种充分利用WEB服务所提供的信息的应用程序,依靠服务器端WEB服务的支持,智能客户端实现了强大的用户界面,数据的安全访问,便捷的部署和升级,并能实现数据离线操作。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客户端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的几个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网络GIS体系结构进行设计。

    2007年04期 77-7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1 ]
  • 复杂三维空间对象的模型可视化研究

    陈鹏;孟令奎;宋杨;

    针对数字城市三维GIS系统中建筑物复杂三维对象的描述提出了一种结合LOD(Level of detail)可视化能力的三维数据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构成机理,在三维空间中可视化过程作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原型系统对其进行了验证。

    2007年04期 80-8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3 ]
  • 基于近景摄影技术的地质编录数据管理

    李浩;贾晓敏;王明华;

    探讨了基于近景摄影技术并结合MapInfo的地质数据管理技术在地质编录中的应用。特别介绍了该技术在分期数据的管理和自动合并不同时期的同一结构线中的应用。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技术在地质编录中相对于传统编录方式的优势。

    2007年04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5 ]

遥感数据

  • 法国遥感卫星的发展——从SPOT到Pleiades

    冯钟葵;石丹;陈文熙;骆艾荣;

    自1986年2月22日以来,法国共发射了5颗SPOT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SPOT系列卫星是2、4和5号。继SPOT系列卫星后,法国着手其下一代光学遥感卫星的研制,即Pleiades卫星计划,以应对国际卫星遥感数据市场的发展,满足民用及国防对卫星对地观测的需求。计划中的2颗Pleiades卫星将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发射。本文在回顾了SPOT系列卫星的特征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Pleiades卫星的技术特点,为今后使用Pleiades卫星数据做好技术准备。

    2007年04期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572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21 ]

综述

  • 欧洲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组成,系统设计和原理简介

    齐媛媛;陈莹莹;施建成;

    随着技术的进步,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地——气系统的复杂性的进一步研究,对地表物理场精度的需求越来越高。而观测和模拟作为获得地表数据的两种基本手段,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其精度已经不能满足进一步研究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逐步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之一——欧洲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此系统采用的强迫数据是根据欧洲的实际情况由欧洲中心自行生产的一套数据,同时在欧洲不同的机构它们采用了不同的陆面过程作为欧洲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核心,它们还将卡尔曼滤波和变分方法结合生产了一套独特的同化方法。并对此系统进行了验证和实例应用。

    2007年04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62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0 ]

企业新闻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