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波;周小成;赵银娣;
从误差传播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多选端元光谱、漏选端元光谱以及端元内部光谱变化等情况与混合像元分解精度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进一步研究了端元内部光谱与限定性混合像元分解精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端元光谱间差距越大,端元光谱内差距越小,则混合像元分解精度越高;(2)如果漏选了端元光谱会造成很大的模型误差,然而多选端元光谱却仍然是端元组分的无偏估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合像元分解精度与端元类内变化的方差存在负相关的特点。最后就理论推导的结论,讨论了提高混合像元分解精度的可能方法。
2007年03期 4-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509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3 ] - 吴军;张万昌;
研究水文过程模拟时DEM分辨率对流域特征参数和产流的影响,以汉江上游马道流域为研究区,采用60m×60m、120m×120m、250m×250m、500m×500m和1000m×1000m五种不同分辨率的DEM对1981~1985年的流域径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DEM流域地形分析计算机自动提取得到的最长河道相差较小,但河道总长、坡度等相差较大,进而影响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的效率。流域中选取4个参考研究区,用归一化的径流-河道总长比指数(NRLI)描述径流模拟与地形参数相关性,分析不同DEM分辨率对各个研究区的NRLI影响可知:低分辨率DEM的NRLI较为平缓,高分辨率DEM的NRLI在较小的研究区波动偏大,但NRLI整体趋于1,由此可以粗略推测流域内局部地区产流量,这一发现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对流域水资源空间分布快速评估实践中。
2007年03期 9-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2 ] - 倪翠;叶勤;刘世杰;童小华;周德意;孙智;
本文研究数字近景图像上标志点的精确定位问题,具体围绕两张桥梁悬索模型数字近景图像进行人工标志点的定位研究。在比较现有标志点定位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近景标志点定位的方法。针对所研究的图像,比较各方法特点并进行单个标志点实验,得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利用可行的两种方法对两张近景影像上的所有标志点定位,通过直接线性变换解算像片参数和检验点坐标,根据两种定位方法以及目视定位的解算结果,比较各方法的精度,得出结论———本文所提出的定位方法精度较高,采用该方法进行标志点定位,可提高像片解算的精度。
2007年03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 ]
- 刘凤德;赵利平;李健;
本文简要介绍了IKONOS遥感卫星系统及其立体影像数据的特点,给出了IKONOS影像立体模型的构建原理与方法,探讨了IKONOS影像的区域网平差方案,对少控制或无控制测图做了初步分析。随后,描述了JX4C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中对IKONOS立体影像从数据预处理、单模型定向、区域网平差到区域DLG、DEM/DSM、DOM等测绘产品生产的一体化处理流程。文章最后指出,以IKONOS为代表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卫星摄影测量与制图时代的开始。
2007年03期 21-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4 ] - 隋雪莲;王振国;耿则勋;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版权通知和保护的遥感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算法以灰度图像作为可见水印及不可见水印,首先在空域中对遥感图像进行可见水印的嵌入,以实现版权通知功能;然后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在小波域中嵌入不可见水印,以实现版权保护功能。水印提取采用与嵌入相同的逆过程,得到置乱的水印图像,采用一种新的Arnold反变换方法对水印进行反置乱,最终得到嵌入的水印图像。实验表明,嵌入的可见水印很难去除,不可见水印对图像的质量影响很小,并对常规处理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2007年03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2 ] - 余明;李慧珍;
本论文应用RS和GIS复合技术提取大福州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从现状结构、发展变化(净变化与相互转化)等方面对大福州城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建立了实验区土地利用演变过程和空间扩展图谱,其研究和建立的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与扩展图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形-数-理结合”和“系列化”、“谱系化”、“模型数值化”的特征,本工作是地学信息图谱在LUCC中的应用尝试,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
2007年03期 30-34+5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48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1 ] - 胡争光;王祎婷;池天河;刘素红;毕建涛;
如何通过充分考虑地物复杂性和地域时间限制,提高混合像元分解算法的精度和普适性,是目前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湖泊面积监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双边界提取和混合象元分解的高效算法,最后基于AVHRR数据对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湖泊面积变化进行遥感监测,验证了算法的高精度和可行性。
2007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75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52 ] - 何立;孙涵;黄永璘;黄小燕;
针对MODIS 1B原始数据严重的几何畸变直接影响传统重采样算法精度的具体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应遥感数据空间分布非均匀性的重采样方法——正态采样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直接映射法确认纠正后像素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卫星扫描角与像素分辨率的空间关系确定搜索窗口,再根据正态分布理论提出的加权插值法计算纠正后像素的属性值。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正态采样法处理的图像,信息失真少,精度高,视觉效果好,是一种有效的MODIS数据重采样方法。
2007年03期 40-4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3 ] - 牛生丽;唐军武;郭茂华;宋庆君;
采用多元并扫方式获取遥感数据的成像光谱仪,由于各探测器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条带,这对于多数的航天和航空传感器来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一定范围的单一均匀地表目标而言,其反射特性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如果各个探测器之间不存在响应差异,那么其输出值也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基于此思想,以MODIS数据为例,运用基于均衡化曲线的补偿方法来消除其条带,最后的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2007年03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2 ] - 吴昀昭;宫鹏;
卫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在轨测试是监测卫星平台及其遥感器在轨运行情况和性能衰减程度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北京一号小卫星多光谱相机,研究利用边缘地物法进行MTF在轨监测,并基于MTF测试结果,采用维纳滤波法对北京一号小卫星多光谱图像进行复原。结果表明NW向和NE向两个方向的MTF差别不大,在这两个方向上LSF的半带宽分别为3.75和4.35个像元。根据所计算得到的MTF值对图像进行复原可以明显提高北京一号小卫星图像清晰度以及边界信息。
2007年03期 50-5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3 ] - 张艳;张鹏;Jeroen Kuenen;张兴赢;李晓静;邱红;王维和;
利用TM5(双向嵌套网格模式)模拟结果,分析了2003年中国区域大气CO和NO2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O和NO2的季节变化明显,CO总量最高值出现在中国东部地区(30°~40°N),NO2的年平均高值区主要在中国中东部和四川盆地附近。CO的垂直变化随季节变化显著,不同地区的垂直特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NO2不同季节的垂直廓线变化不大。
2007年03期 55-5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 徐勇;周绍光;施海亮;赵建泉;
基于长度和方向一致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从IKONOS图像中提取城市道路网的方法。城市道路网通常由基本路段构成,同时路段又由与之相匹配的直线构成,这些直线具有一定长度和方向。当匹配直线的方向同该路段的方向基本一致时,该直线达到了近似最大长度,反过来,可以利用提取长度和方向一致的最长匹配直线来提取路段,并最终提取道路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健,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
2007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 ] - 刘传胜;张万昌;雍斌;
以张掖绿洲为例,利用遥感与GIS技术提取了从1987年到2002年间张掖绿洲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信息,并使用FRAGSTAS移动窗技术获取了所选景观指数的梯度变化分布图。通过分析张掖绿洲内各景观类型的时空演变及景观指数的梯度差异,研究发现荒漠绿洲过渡带、人工防护林带、河流及灌溉渠系等廊道景观是景观指数梯度变化中的峰值或谷值所在,对绿洲生态安全格局起到了关键性的控制作用。利用廊道景观的空间特性和景观结构的梯度概念,本文对张掖绿洲景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验证了景观梯度理论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在绿洲植被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生态安全分析中的适用性。
2007年03期 63-67+8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1 ] - 李轶平;吴泉源;邹敏;韩丛丛;
以龙口市2004年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结果和等高线等地形资料为基础数据,借助于Arc-view软件,首先利用矢量化的等高线生成DEM数据并自动提取坡度信息,然后计算坡度的正割值,再与龙口市的林地栅格数据结合,完成研究区内几种林地在不同坡度级上表面积的统计。最后将该方法获得的林地面积与利用土地类型栅格数据求算的林地投影面积作比较分析。
2007年0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 ] - 徐春燕;冯学智;
以新疆天山西部的蒙玛拉林场为研究区,通过典型地物光谱分析,建立了中巴资源卫星02星CCD数据的森林资源遥感解译标志,并以此为依据,采用人机交互的目视解译技术,结合野外调查,提取生态公益林信息。结果表明:蒙玛拉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总面积为2.8378×104hm2。其中,重点公益林为0.8948×104hm2,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31.53%;山区国有公益林为1.9430×104hm2,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68.47%。通过此次研究,证明中巴资源卫星02星CCD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等应用中,具有经济实用等特点,可用于县级、州级、省级等中大尺度区域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
2007年03期 72-7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郭玉川;董新光;
蒸散发是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计算方法只能以点为基础进行计算。为排除蒸散发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的SEBAL模型,对新疆焉耆盆地的日蒸散发情况进行了计算模拟,获取了相关地面特征参数及日蒸散量,并根据盆地内具有大面积湖泊这一实地情况对模型进行了改进。
2007年0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89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