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新闻

    2006年03期 4-5+36+44+48+77+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国际新闻

    2006年03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应用研究

    王金亮;李石华;陈姚;

    在地形复杂地区,采用传统的遥感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很难获得理想的精度。针对遥感图像分类的特点,根据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的生物学基础、基本结构和学习算法,利用Matlab平台构建自组织神经网络,对地形复杂区的ETM+遥感图像通过500次训练使网络收敛后,仿真输出分类图。结果表明,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分类器经过训练后,可用于遥感图像的分类,其分类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

    2006年03期 7-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726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57 ]
  • 基于GPS卫星信号的海面风场遥感方法研究与实现

    杨东凯;张益强;张其善;李紫薇;

    海面风速风向是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的重要气象要素。本文阐述了利用机载GPS遥感手段实现海面风场反演的系统组成;详细介绍了GPS信号散射机理,进行数据采集和风场反演的理论模型与技术方法,给出了延迟映射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和飞行试验结果分析。

    2006年03期 11-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42 ]
  • 遥感图像决策树分类器研究与实现

    罗来平;宫辉力;赵文吉;刘先林;

    针对传统分类方法在处理空间特征分布极为复杂的数据时效果不佳的缺点[1],结合“分层思想”的树分类技术,将广泛用于数据挖掘模型中的CART决策树算法应用到遥感影像分类中,具有更好的弹性和鲁棒性,且分类结构简单明了,达到了更好地分类效果。并以VC++6.0作为开发工具,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实现了该分类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交互性,实用性较强。

    2006年03期 14-1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614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7 ]
  • 第二代小波的上升型构造及其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张锐;邢帅;江刚武;姜挺;

    详细介绍了构造第二代小波的上升方案,并实现了Cohen-Daubechies-Feauwell(CDF)(2,2)双正交小波。与传统小波变换相比基于上升方案的小波变换具有构造简单、运算方便的特点,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构造新的小波。在传统小波图像融合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更为通用的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在基于子带的融合过程中体现了高频信息的竞争以及低频信息的协同,这既考虑了如何克服因为待融合影像不同的成像方式带来的块效应,又能方便的根据用户需要改善影像融合质量。

    2006年03期 17-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 用GPM数据进行青藏高原雪水当量监测可行性分析

    武胜利;杜今阳;

    在二阶积雪散射模型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针对GPM的数据特点,提出一种利用Ku波段不同入射角下积雪散射特征差异进行雪水当量监测的方法,并以TRMM/PR数据为例,对青藏高原部分特征地区进行了分析,证实了该方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

    2006年03期 20-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9 ]
  • 县级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方法优化研究

    曾钰;张继贤;李海涛;张炳智;

    本文以北京怀柔地区为试点,介绍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县市级1∶1万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快速更新的技术方法与流程,对关键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及优化的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说明,并对各种数据源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适宜程度和性价比进行了比较分析。

    2006年03期 23-26+3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TM热红外波段等效比辐射率估算

    吴骅;李彤;

    地表比辐射率是热红外遥感获取地表温度必不可少的参数。目前,实验室或野外实际测量的都是8~14um热红外波段范围内的地表比辐射率,这与Landsat 5 TM热红外波段10.4~12.5um范围内的地表比辐射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将着重探讨TM热红外范围内地表比辐射率的估算方法,然后根据估算出的地表比辐射率,利用覃志豪等提出的单窗算法[1~2],对北京城八区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较为合理的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2006年03期 27-2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1 ]
  • 一类特定目标的航空成像光谱数据辐射校正算法

    胡慧萍;杨敏华;黄文江;

    针对宽视场线阵扫描成像光谱数据和农田地块这一特定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原理的简化综合辐射校正方法。结果证明,该算法对由飞行方向、传感器扫描角度、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以及路径辐射等造成的综合辐射畸变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

    2006年03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基于神经网络和数据融合的红树林群落分类研究

    刘凯;黎夏;王树功;刘万侠;

    及时准确地掌握红树林群落现状信息可为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对红树林群落进行遥感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意义。但红树林各群落间的光谱差异很微弱,有必要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方法来提高分类的精度。本文以珠海淇澳岛红树林区为例,使用SAR图像与TM图像,探讨了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以及神经网络分类3种分类方法和IHS融合、小波融合以及主成分融合3种融合方法对红树林群落进行分类的效果。结果表明,对SAR与TM主成分融合图像应用神经网络分类方法能够取得最好的分类效果。

    2006年03期 33-3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678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60 ]
  • 呼伦贝尔生态环境遥感调查和驱动力分析

    宁镇亚;刘东兰;郑小贤;张峰;

    针对典型区的生态遥感监测的需要,采用RS、GIS一体化信息提取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进行了森林-草原生态交错带多时相遥感数据分析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土地覆盖和生态要素结构变化、生态脆弱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并以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反映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近16年来该地区的生态质量在不断下降,草地退化和荒漠化的范围在扩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口增长和超载放牧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2006年03期 37-4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9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6 ]
  • 独龙江流域TM图像的分区分类方法探讨

    李石华;王金亮;陈姚;

    高山峡谷地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大量的阴影及混合像元的存在,给遥感分类带来了困难。为了减少和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采用分区分类方法,从NDVI中选择恰当的阈值,利用该值从原始图像上划分出植被区和非植被区并分别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其分类精度(74.63%)较传统的直接分类精度(61.59%)有较大提高,是山区遥感图像分类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006年03期 41-4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5 ]
  • 基于SPOT影像的水体信息提取以及在湿地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余明;李慧;

    利用SPOT影像数据,对研究区进行遥感图像融合处理实验,探讨了基于SPOT影像的水体信息提取的方法,以及在湿地分类中的应用。

    2006年03期 45-4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979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35 ]
  • 基于计算几何的一种航带设计算法

    毛定山;李行;张连蓬;

    航带设计是执行航空摄影测量的第一步,而以前的航带设计都是由手工完成,效率低、精度差、成本高,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航空摄影测量的精度要求。本文基于计算几何的思想,给出了一种航带设计算法。通过分析直线与多边形相交的各种情况,判断交点是否是临界点,找出符合条件的交点,即有效交点,把这些有效交点根据一定的规则连起来构成线段组,最后形成航带。作者编程实现了该算法,获得了满意的实用效果。

    2006年03期 49-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空间分析技术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

    刘建国;王琳;

    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中的缓冲区分析、坡度与坡向分析、可视域分析等手段,对山西省襄汾县境内的古代聚落进行考古学研究,探究古代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及古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改造。

    2006年03期 52-5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138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5 ]
  • 基于遥感与地埋信息系统的额敏河流域积雪变化分析

    裴欢;刘志辉;房世峰;姜红;

    2005年3月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发生融雪洪水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国民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分析积雪的分布及其变化可为防洪抗灾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精确的流域积雪制图和雪盖消融曲线可为融雪径流的模拟提供参数。本文介绍了MODIS数据积雪监测的方法及流域雪盖的分带提取,利用MODIS影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额敏河流域3月4日—3月12日每天、每个海拔高度带的积雪变化情况,并利用逐步回归法对积雪变化与气象因子作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00~900m海拔高度带积雪变化与气温降水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R=0.9。

    2006年03期 55-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 基于MODIS数据的积雪监测

    季泉;孙龙祥;王勇;詹德新;

    通过对遥感卫星资料中云和雪的光谱特征的分析,提出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红外、可见光谱段数据进行云、雪监测和分离的方法;并提供监测实例来说明利用MODIS数据可进行积雪监测。

    2006年03期 58-59+6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477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2 ]
  • 基于名义尺度栅格数据空间自相关测度初探

    朱士松;李满春;

    空间自相关是地理信息科学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空间数据挖掘的一种手段,它着重分析了空间实体的聚集程度,阐释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准则。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空间自相关的研究多以空间实体定量化属性为对象,针对定性表达数据测度的空间自相关研究稍显不足。本文以名义尺度下的栅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义空间自邻接指数提出一种空间自相关测度算法,并将其应用到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试验结果。

    2006年03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 ]
  • 房产地理特征的时空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

    黄照强;冯学智;

    通过对房产特征分类的讨论,指出特征具有唯一的标识并且与其属性、操作、关系封装在一起。房产特征的时空演化可以归纳为房产空间标识的变化和房产证、产权人的变化,对于房屋特征只有当引起其空间结构改变时,其唯一标识,发生变化。对于房屋特征和产权证、产权人的时空演化有两类:(1)房产特征的空间状态发生变化,房产标识发生变化,如合并、拆除等等,其产权证也发生变化;(2)房产的空间状态不变,房产标识不变,其属性特征发生变化,如产权变更等,产权证发生变化。本文借助Petri网理论建立了一个房产特征的时空演化模型并探讨了房产特征时态拓扑关系描述的形式化模型,为房产历史的回溯、房产未来演化的预测等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2006年03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8 ]
  • 集成GIS与GPS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研究

    肖鹏峰;冯学智;黄照强;郑茂辉;魏有炳;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旨在集成公安、消防、救护、交通等应急反应部门,基于GIS、GPS等空间信息技术建设城市应急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和快速反应。本文对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库、软硬件结构、功能模块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2006年03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52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52 ]
  • 基于GIS和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

    陈涛;徐瑶;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根据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生态赢余/生态赤字的大小,以MAPINFO为平台,用自然分类法对中国各地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类评价。全国可分为六级:可持续发展型、弱可持续发展型、弱不可持续发展型、中等不可持续发展型、强不可持续发展型和极不可持续发展型。

    2006年03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42 ]
  • 网络三维GIS的设计与实现

    高小伟;王萍;王春泉;

    本文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在网络信息表达技术和海量数据的获取与存储调度技术的最新发展的技术上,来设计面向Web的网络三维GIS。针对新型GIS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网络三维GIS的初步解决方案,并设计实现了区域网路三维GIS系统的原型。这些初步的探索,为开发有着丰富功能,完全开放的大型网络三维GIS系统提供了新的途径。

    2006年03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2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8 ]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变化检测方法新进展

    冯春;郭建宁;闵祥军;李杏朝;傅俏燕;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是资源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及时的变化信息为人类资源环境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遥感技术具有实时、快速、覆盖范围广、多光谱、周期性等特点,给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提供了理想的数据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的精度与效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也使得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变化检测中。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的精度,但在效率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6年03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95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59 ]
  • 2006年地球空间信息产业(Geospatial industry)展望(二)

    2006年03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