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精神与创业机遇

    本刊编辑部;

    <正> 4月20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介绍江泽民同志归纳的64字号召,要求我们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去迎接伟大的创业机遇。反复学习之后,感到格外亲切。我们科学工作者的天赋就是追求真理;对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大家是深有体会的。只有具备这些献身精神素质,达到了“安、钻、迷”的忘我境界的科技工作者,才能为祖国,为人类,作出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光荣传统,他

    1993年03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江西省山江湖地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计划

    陈述彭;吴炳方;万庆;

    <正> 一、前言山江湖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南山区和北部的长江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4′—117°33′,北纬24°29′—30°05′,南北长620km,东西宽180~350km。拥有38条支流,江西省最主要的河流赣江纵贯南北,注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成为连接上游山区和下游湖区的纽带。

    1993年03期 5-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平潭地理信息系统(PTGIS)研究

    郑达贤;骆灿鹏;

    平潭地理信息系统(PTGIS)是以海坛岛为典型区域研究实例,以微机和PC ARC/INFO为基础建立的小区域地理信息系统,本文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步骤;介绍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撑下进行自然环境系统分析和评价的应用模型,以及利用该系统进行的初级生产力估算、生产力形成因素作用的分析评估、区域水文和水平衡分析、土地类型制图、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和适宜性评价、区域环境变迁比较研究等多项专题应用研究的初步成果。

    1993年03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航空遥感和PC—ARC/INFO在矿山岩溶陷落柱调查中的应用

    郭达志;盛业华;韩国建;

    <正> 一、前言陷落柱是煤系地层底板厚层灰岩中古溶洞的塌陷物及其上覆地层塌陷物形成的塌陷体,通称陷落柱,俗称“无炭柱”或“无煤柱”,它们在地表一般没有显现。在我国华北的一些煤田比较发育,长期以来,这种岩溶塌陷现象没有引起我国地质和采矿界的关注。七十年代以前以河

    1993年03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土壤遥感自动识别分类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兴文;姜小光;戴美芹;张立坚;刘铁;朱雷;

    <正> 一、前言自1992年美国NASA成功地发射第一颗陆地资源卫星以来,多光谱扫描图像(MSS图像)将过去惯用的土壤航测制图技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能使判读的土壤属性增加,有利于识别土壤类型,而且磁带记录的数字图像(CCT)可以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为土壤遥感自动识别分类,提供了可能。特别是1982年第四颗陆地资源卫星携带的专题制图仪获得的TM图

    1993年03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 ]
  • 东北西部(乾安地区)土地景观动态遥感研究

    张柏;刘兴汉;李玉勤;孙伯达;张文哲;

    <正> 一、绪言土地景观被定义为由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土地利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综合体,其中自然环境变迁的周期较长,对土地景观形成的作用可以看作稳定少变的,而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却快速地扩大,使土地景观在几年之间就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土地景观动态主要是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的发展变化引起的,并且,土地景观动态

    1993年03期 22-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
  •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价流域森林水文效益

    任国业;蒋宇;黄礼隆;

    本文论述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人工降雨试验和流域多年水文资料的方法,对流域森林水文效益进行评价。通过研究,弄清了流域下垫面要素的性质和结构,以及流域森林水文效益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研究森林水文效益的实用区划方法,即“土壤景观——森林水文区域研究”,以及流域森林水文效益的数量化评价技术,并对该流域的蓄水能力进行预估,为“八·五”长防林建设研究奠定了基础。

    1993年03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7 ]
  • 沿海滩涂地质遥感

    常兴武;徐吉炎;

    <正> 一、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研究地区为辽东半岛南端,包括旅顺、大连、庄河、新金、金州、复县等沿海地带及滩涂。属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自西向东递减,无霜期190天,年均温度8—11℃,年均蒸发量1500~1900毫米。滨海盐生植被有碱蓬、铁杆蒿、盐角草和

    1993年03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新亚欧大陆桥商贸旅游交通图的编制

    韩德麟;

    <正> 一、编图背景与目的意义举世瞩目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已于1990年9月全线贯通,1992年开始正式营运。这座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全长10800公里,在我国境内长达4100多公里。该桥东西跨越欧亚两大洲,连通太平洋和大

    1993年03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专题系列卫星影像地图光学编制技术研究

    王文生;王智;郭瑞琴;李宁;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与构思传统的专题地图,是依据人们要研究认识问题的目的,对原始调查、测绘资料进行选择和加工而获得的新的信息载体。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符号化特征,反映的是地面地物的性质、类型与数量等特征;而卫星影像是借助卫星的传感器记录了地面地物的综合光谱物理特性和几何特性。卫星影像特征,是表达地球表面

    1993年03期 34-3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遥感技术在金矿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王学佑;

    <正> 1986—1990年期间,作者对中国东部地区(郯庐断裂带、太行山及其邻近地区)的主要金矿类型(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微细或细脉浸染型及火山一次火山岩型等),利用TM数据磁带、图像等多种信息系统地进行遥感地质解译、野外调查研究和系列成图(比例尺从1:50万至1:5万),同时,与其它找矿方法相配合,

    1993年03期 38-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陆地卫星六号数据的特色

    张建国;

    <正> 美国陆地卫星系列是对地球资源环境观测最主要的数据源之一。遍布全世界的陆地卫星地面数据接收站从目前的15个(封底彩图)将建成18个。今年夏天Landsat 6升空,取代已服役8年多的五号。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基本准备就绪接收和处理它的遥感数据。这颗新

    1993年03期 31+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台湾遥感业概况

    吴康迪;

    <正> 1993年6月7日至13日台湾工研院能源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启南先生,应中国科学院邀请,在北京进行了访问。其间,吴先生应邀介绍了台湾遥感业的概况,其主要内容如下。在台湾有十个左右的大学及科研所从事遥感研究。其中能源与资源研究所侧重于资源.环境.海洋.工程的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1993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美国联邦部(局)的GIS应用和财政投入概述

    文沃根;

    <正> 众所周知,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当代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一项高、新技术。由于它的经济效益显著已迅速成为一个新的产业。美国是最早开展GIS研究和应用的国家之一。十多年前GIS发展几乎集中在美帼联邦政府部(局)级单位和军事部门,而现在各个州政府直属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中心以及大财团都在迅速发

    1993年03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世界GIS软件特性调查表(之二)

    姚艳敏;

    <正>~~

    1993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获得美国Seastar卫星资料免费接收权

    邵荣虎;

    <正> 美国曾于1978年发射了专用于海洋水色监测的“雨云—7”号卫星,携带有沿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该星一直工作到1986年。它成功地获取了全球性海洋水色资料,首次提供了全球性初级生产力估计的可能性,开创了卫星海洋水色遥感实际应用的新阶段。1994年初,美国将发射第二颗专用于海洋水色遥感的卫星“海星”号(Seastar),星上安装有更先进的水色扫描仪——宽视场水色扫描仪(Seawifs)。

    1993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武汉三镇卫星影像

    1993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