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信息系统的新契机——90年代的发展态势

    陈述彭;

    <正> 为了推进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发展,开拓应用领域,我国近五年来作了大量的科学组织和实验研究工作。国家计委先后投资筹建二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科委在国家遥感中心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部。以产业部门为主体,组建了有关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若干数据库。并采取大联合的方式,形成部门或地区网络,存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开始向产业部门提供信息服务。若干实验系统已逐步向运行系统过渡。微机化和汉字化百花齐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国际合作也有了良好的开端,不仅和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研究合作关系,还开始向第三世界提供技术和经验。

    1990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6 ]
  • 土壤指数在消除植被对土壤光谱影响的效果分析

    吴炳方;

    本文对土壤指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土壤指数中,比值指数与植被覆盖率呈非线性关系,且植被类型的影响很大;正则指数与植被覆盖率呈线性关系,且植被类型的影响很小,表明正则指数的效果很好,其中SLI指数的效果最好。遥感接收到的地物光谱一般是土壤和植被的组合光谱。裸露土壤上生长有植物时,受植物光谱的影响,组合光谱在红外波段由于叶绿素吸收,近红外波段由于叶肉反射而偏离原土壤光谱;受土壤亮度和类型的影响,组合光谱也偏离了植被光谱。近二十年来,利用植被光谱指数消除土壤对组合光谱的影响,减少计算工作量,提高分类精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研究,而对利用土壤指数消除植被的影响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各种土壤指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1990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 米脂县土壤侵蚀量遥感测量与分析

    王德甫;赵学英;姚保顺;

    <正> 黄土高原严重的土壤侵蚀闻名于世界。而说明其严重程度的具体侵蚀数据,一直是由水文站根据河水含沙量推算出的输沙模数表示的。水文站往往因控制流域面积较大,流域范围内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不同,侵蚀强度并不一样。这样的数据并不反映各地理单元土壤侵蚀的具体原因和过程,不利于深入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机理,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本项研究试图借用航空立体测量的方法,通

    1990年03期 11-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县级耕地面积卫星遥感调查方法探讨

    李承尊;孙勃;

    <正>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耕地不多且日趋减少。因此,进行县级土地利用调查和耕地动态变化监测,是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中一项十分重要而长远的任务。使用常规方法和航空遥感调查方法,受资料、资金、时间等因素限制,全国只有部分县进行了调查。与上述方法相比,卫星遥感调查具有如下优点:纠正后可定位,复盖面积大;波段多,分辨率(TM 30米)高,便于组合分类,且易于目视解译;周期短,现势性强,图像获取方便,便于动态研究和实时监测;便于面积量算成图;成本低等,是县级土地利用调查的方法之一。

    1990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电磁散射理论的发展

    赵立平;

    <正> 微波遥感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到辐射、散射、成像、反演等多种理论,就雷达图像应用而言,其理论问题主要在于电磁波与实际地面和海面的相互作用,通常归结为粗糙表面和随机介质中的电磁散射理论。遥感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传感器所记录的散射功率的分布探知地面的性质,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首先研究给定地面的几何参量及电参数时空间散射场或散射功率的分布。众所周知,后者称为正散射理论,前者称为逆散射理论。

    1990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 ]
  • 遥感系统的光谱辐射定标

    陈曙;

    <正> 遥感系统的光谱辐射定标问题是遥感器设计和遥感数据使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引起了国内外遥感界不少学者的重视和兴趣。本文概括地介绍遥感系统中光谱辐射定标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外几个著名的空间遥感器上所使用的定标方法。

    1990年0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5 ]
  • 遥感图像的定位精度分析

    王东华;

    <正> 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是成像过程中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如MSS、TM、SPOT等,其定位精度各不相同;不同纬度带的图像精度不同;处理的方法和阶段不同,同一图像的精度也不相同。定位精度是衡量遥感图像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用户在应用遥感图像时,特别是用作专题制图和定位,定性定量分析、面积量算等应用时,必须研究图像的平面定位精度和变形情况。本文以天津幅TM图像为例,探讨分析的方法并绘出矢量分布图。

    1990年03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我国海洋污染航空遥感监测系统现状与展望

    李可跃;李积军;

    <正> 我国海域辽阔,利用船舶调查技术对海洋环境实施监测,已满足不了海洋执法管理的高要求。近几年来,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随着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而,建立海洋遥感监测系统,在当前海洋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已迫在眉睫。本文着重介绍我国海洋污染航空遥感监测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概况,并对航空遥感技术在海洋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作一些探讨。

    1990年03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中国假彩色卫星影像图编制技术说明

    <正> 中国假彩色卫星影像图是由584幅MSS卫星影像,经彩色合成后镶嵌而成,图幅面积约为450cm×550cm。编制这样大幅面的卫星影像图是一项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技术工程。为此,我们先后查阅了4000多套卫星资料条目,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周密地设计编制工艺方案。

    1990年03期 29-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气象卫星资料在冰雪监测、融雪径流预报等方面的应用

    曾群柱;

    <正> 由于NOAA气象卫星资料具有周期短、密度高、时相多、成像范围大、实时性强、成本较低等诸多优点,即使在当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不断更新发展的时代,NOAA气象卫星的非气象应用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和适用的领域。现将NOAA气象卫星资料在我所研究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及今后设想作个简要介绍。

    1990年03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 ]
  • 太原市遥感调查解说词

    董宇阳;

    <正>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进入大变革的时代。以能源、材料、信息、生物、海洋、空间为先导的新技术,揭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篇章,震撼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处于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的今天,信息的获取直接影响着各项事业的成败。

    1990年03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未来NOAA极轨卫星传感器概况

    邱剑飞;

    <正> 目前和未来发射的NOAA系列极轨气象卫星有:1986年9月发射的NOAA-(G)10:1988年9月发射的NOAA-(H)11;1990年12月将发射的NOAA-I;1991年9月将发射的NOAA-J;1993年6月将发射的NOAA-K;1994年9月将发射的NOAA-L;1995年12月将发射的NOAA-M。

    1990年03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亚太地区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设与能力

    彭以祺;

    <正> 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设标志着一个国家遥感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亚太地区的遥感事业起步很快,遥感技术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1989年底,亚太地区共建成遥感卫星地面站9座,分别在澳大利亚、伊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了解它们的发展及其活动,对于掌握亚太地区遥感技术的发展将有一定的帮助。

    1990年03期 36-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观测海面变化的卫星测高的进展

    邱剑飞;

    <正> 美国在1973年发射天空实验室,第一次装载了高度计,高度计的均方根精度(1秒平均数据)为60厘米,轨道准确度大于1000厘米。由于精度和准确度较差,所以不能满足海面测量的要求。

    1990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日本的遥感活动及其计划

    彭以祺;

    <正> 日本的空间研究和遥感活动始于1955年的对火箭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自那时候起,日本从财力和人力上加强了空间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从1970年以来,日本已经成功地发射了40颗不同种类的卫星。空间活动委员会(Space Activities. Commission)负责日本的空间政策和活动,并加强了发射和卫星研制方面的力量。该委员会在1978年为空间技术制定了发展方针,并在1984年、1989年对发展方针进行了两次修改,它包括了日本在今后15年里长期的空间发展活动计划,此外,该委员会还对每年的空间活动做了

    1990年03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比利时的林业遥感概况

    李芝喜;

    <正> 笔者于1989年11月至12月前往比利时根特大学进行林业遥感科研协作,借此机会曾参观访问了一些有关单位。在此之前,根特大学两名林业遥感硕士研究生曾来我院进行了三个月的结合科研的毕业实习。现将在出访和来访中所收集到的有关林业遥感的信息,整理为:林业的发展特点、林业遥感的现状和林业遥感的发展趋势三个部分进行简要介绍。

    1990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欧洲空间局的地球观测活动

    周长宝;

    <正> 欧洲空间局的观测活动始于1972年。当年制定了准业务性的气象卫星规划。在地球观测活动中最重要的发展是执行海洋和冰观测使命的欧洲遥感卫星ERS-1,它准备于1990年发射。ERS-1遥感资料的获取、处理、归档和分配不仅关系到ERS的使命,也关系到Nimbus、Landsat、Seasat、SPOT以及MOS-1等卫星的问题。未来的地球观测主要是使用极轨平台。使用国际空间局站,即第二代气象卫星和执行地球重力场制图使命的主体地球观测规划。

    1990年03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 ]
  • 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传回红外云图

    丁德勇;

    <正> 我国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的红外探测通道,于9月24日18时47分顺利开通,随即从900公里外高空的卫星上,向地面发回高质量的夜间红外云图。这是继前一段从可见光探测通道发回高质量的白天云图之后,可全天侯采集云图,使气象变化率的准确程度提高一倍以上。

    1990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三北”防护林东北平原农田林网区典型县——《土地资源的遥感调查研究与评价》通过鉴定

    刘兴汉;

    <正> “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自1986年于河北平泉县进行了多学科的试点。以典型示范开路,在统一的技术规范基础上,对“三北”六个类型区,分别进行了典型县试点和面上遥感调查工作。东北平原农田林网区,于1987年选吉林省农安县进行了遥感综合调查试点,我所承担了《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研究》和《土地资源评价遥感调查研究》子课题。以新一代卫星

    1990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江苏省大中城市绿化航空遥感调查

    叶年山;

    <正>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国内外应用航片进行城市绿化调查的报道偶见于报端。江苏省南京市园林部门率先于1985年—1986年与地矿部门合作,利用彩色红外航片对南京市建成区和紫金山地区进行绿化遥感调查,其成果获得有关部门的好评。

    1990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中国彩色卫星影像全图系列问世

    陈子南;

    <正> 为了形象直观地反映我国的地理景观和自然环境,快速调查国土、森林、草场、水利、矿产等资源,进一步研究大地构造和环境演变,根据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常务理事会的提议,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所决定编制《1:100万中国彩色卫星影像全图》。几个月来,该课题组利用长期的科学积累,在已经编制的黄淮海、新疆、华北、东北、云南、长江流域等中小

    1990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光谱段和多谱段摄影的区别

    贾玉成;

    <正> 为了同时得到在不同的电磁波段地物的影像,机载和星载遥感器经常使用光谱段(光谱带)和多谱段(多光谱)摄影。光谱段摄影通常是在涂有两层或三层不同光谱感光乳剂的一种胶片上的摄影。光谱段摄影可能是黑白的,也可能是彩色的,如果是彩色的,就在乳剂层涂上预先规定的不同染料成

    1990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一部多语种检索的《遥感大词典》问世

    陈子南;

    <正> 1962年,Erelyn L. Pruitt提出了《Remote Sensing》这一新的科学术语,1975年Robert N. Colwell编辑了《Manual of Remote Sensing》遥感手册。1990年,我国从事遥感工作的教授、工程师148人,合作编写的一部大型遥感辞典于11月在广洲第11届亚洲遥感会议与读者见面。

    1990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航空遥感与GIS技术辅助武昌县总体规划研究通过专家评审

    万幼川;

    <正>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根据武科规[1989]002文下达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应用航空遥感与GIS技术辅助武昌县1989年—2000年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体规划”的研究,于1990年2月10日在武汉市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研究历时半年,对武昌县的土地资源进行了综合调查,查清了耕地、水、森林、交通、荒山、荒地、荒滩、矿产等资源的质量、

    1990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遥感信息》编委会正、副主编及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正> 〔本刊讯〕《遥感信息》杂志编委会正、副主编及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于一九九○年十月十二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陈述彭主编主持。李伯衡、承继成、张筱荣三位副主编、国家科委高技术司空间遥感处处长郑立中、北京城市规化设计院院长张其昆、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明辉、楚良才等出席了会议。本刊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1990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