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述彭;
<正> 遥感在我国已经经过了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目前,正在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特点,完善遥感技术系统,改革信息服务体制。在技术方面,逐步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普查到监测,从通用到深化的过渡;在应用方面强调多目标开发,争取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实时保证率尚不能满足预测预报的要求,又缺乏地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分析模型的支持,特别是对遥感信息的传输机理还缺乏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遥感信息的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就难以满足宏观决策、管理或工程设
1988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郑立中;隋殿志;
<正> 当代高技术的发展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信息技术是商品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生产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预测决策水平,促进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做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六五”期间已引起了各部门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为我国四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国遥感技木和GIS发展的现状还远不能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尽管国家对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投资较多,软、硬件也有一定的储备,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人才,而遥感
1988年04期 6-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 王宏禄;
<正> 气象卫星TIROS/N上装有AVHRR甚高分辨率扫描仪,能接收5个通道的光谱数据,其范围为0.58—12.5微米。这些资料在气象、林业、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在监测我省冬小麦长势和土壤墒情中,发现该数据与土壤表层(0—5公分)含水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因素,经过某些方法的处理,对监测我省旱情发挥了一定作用。该试验选用4,2,1三个波段,为了突出所需的信息,采用了主因子分析法,所用设备是自己研制的微机图像处理系统。经效果分析,在大范围土壤表层墒情的监测中,方
1988年04期 2+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张宏名;王家圣;
<正> 一、农作物光谱观测的意义遥感技术的应用,是以反射和发射电磁波谱为其物理基础。所以,在发射地球资源卫星之前,美国用近10年时间研究地物光谱;苏联自创先研究地物光谱以来,已进行半个世纪,在这项基础工作中,农作物光谱观测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首先,农作物观测所取得的光谱资料,为寻求最佳遥感信息对农作物解译分析提供客观标准。其次,农作物光谱观测资料的通常用途,是为航空和航天设计传感器波段提供依据。因此,要确定对农业最有用的波段,都要以农作物光谱观测研究为依据。农作物光谱观测是地面遥感工作的组成部分。如可用光谱模式进行估产;为农作物生育状况的非破坏性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育种人员可用它分析叶片分布的合理性
1988年04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7 ] - 张文忠;阚建飞;黄杏元;孙以义;
<正>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家底不清,这种情况与当前经济建设的需要很不适应。为此,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确定了科学的规范。一、土地数据管理微机系统简介我们按照土地详查的要求,根据国内现有技术设备条件,设计并完成了机助量算土地面积和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是:
1988年04期 13-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阎积惠;陈怀亮;康慧;田晓东;宁书年;杨林;刘元;
<正> 1987年在甘肃北山干旱地区,用TM图像进行了1:5万地质制图和成矿预测。每幅TM的信息量为230兆字节。几何分辨率为28.5×28.5米。TM的光谱探测精度可以解译出多种地质构造,浸入岩体;能够区分大多数岩体界限,圈出铁帽、泥化和绿泥石化等蚀变带。1:5万TM图像上主要的地形地物,与1:5万地形图基本吻合。TM图像在地质制图和圈定找矿靶区的初步成果使我们受到鼓舞。
1988年04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 崔林生;
<正> 陕北侏罗纪煤田是举世闻名的大煤仓。榆神府区为先期开发区,位于榆林、神木、府谷三县境内。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877亿吨。在勘探工作中,成功地应用了航空遥感方法进行地质填图,解决了黄土覆盖地区煤田测量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总结遥感影像特征及其应用和效果。一、航片煤田地质解译标志的探索神榆府勘探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缘和毛乌索沙漠的南缘,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植被覆盖率极低。东部黄土高原区沟、塬、梁、峁纵横交错;西部为沙漠滩区。全区广泛覆盖着厚几公分至数公尺的沙土。区内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地质工作条件艰难。
1988年04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李景华;
<正> 我国煤田自燃现象十分严重,致使煤资源遭受巨大损失。以宁夏贺兰山煤田为例,仅石炭井矿务局的大峰矿,每年就有100多万吨优质煤白白烧掉,损失人民币3000多万元。因此对煤田自燃进行调查,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煤炭部门对火区的调查和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使用了各种常规方法对煤田自燃状况进行调查。但由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常规方法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难以开展系统而全面的勘探工作,在精度上也难以满足需要。而利用热红外成像方法进行调查,则具有理想的效果,且不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在这次遥感调查中,使用了双水獭飞机、DS-1230定量双通道热红外扫描仪,DS-1830图像处理机及
1988年04期 23-2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朱福清;
<正> 以找矿为目的的航空红外细分光谱地质遥感技术,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各种蚀变岩在2.0~2.5微米敏感范围内,有明显的光谱吸收特征,其反射光谱曲线具有与蚀变类型和蚀变强度相对应的形状与大小。非蚀变和弱蚀变岩石的光谱则表现比较平滑,反射率也较低。应用上海技术物理所研制的航空红外细分光谱扫描仪,可以获取这种红外窄波段多光谱信息,通过处理和分析,直接应用于地质找矿。该仪器六个工作波段的中心波长为2.035微米,2.087微米,2.143微米,2.200微米,2.280微米,2.380微米,带宽0.1微米,现已投入实用性遥感飞行。1986~1987年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和西准噶尔地区飞行的几个已知矿区(带)上,获得了丰富的地质遥感信息,全部数据采用TEAC
1988年04期 2+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 陆家驹;
<正> 在回顾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的基础上,为有效地从陆地卫星数字磁带中提取各种农作物的信息,首次将该法应用在三时相的TM资料中。研究小区选在瑞典南方,根据当地作物的生长特点,分别选用三天不同时像的TM CCT磁带,对该法进行了验证,经与常规方法比较,证实了主成分分析方法用于多时相资料,可省去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订正,能有效地提取各种动态变化信息,保持较高精度。一引言主成分分析(简称PCA)方法是一种数据转换技术。
1988年04期 28-3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连伟如;
<正> 福建省应用Landsat-5 TM资料,解译闽北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研究成果于1988午5月30日在厦门通过专家鉴定。该课题于1985年开始,在省农业区划研究所和气象研究所的主持下,在省农业区划办和国家气象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的指导下,由省地质局遥感站、师大地理系、农学院土化系、林学院土化系、建阳地区农业区划办、浦城县水土保持办等单位组成的课题协作组完成。这次试验以目视解译为主,辅以机助处理、地学分析和实况分析。先后进行了三次野外考察,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了闽北1:10万TM卫星影像农业自然资源8个专题的调查。编制了闽北4县区的地质、地貌、水系分布、土壤类型、土
1988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蒲毅彬;
<正> 陆地卫星MSS影像在遥感应用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十几年来我国引进和接收MSS影像和数据资料超过一万帧,其中绝大多数是胶片记录资料。其时相和覆盖地区都十分可观。本文讨论把胶片记录资料纳入数字处理的可能性,这对开发胶片资料和充分利用图像处理设备,解决实际问题都十分有意义。胶片影像的产生和数字化处理过程如下图。
1988年04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韩珞珩;
<正> 亚洲遥感协会AARS成立于1981年,现有10个成员,它们是:孟加拉、中国、印度、日本、南朝鲜、尼伯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近午来,AARS各成员广泛进行遥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遥感数据处理手段也有较大的提高,逐步由航空像片的光学图像处理转入卫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现就其主要机构、发展水平和现状、及图像处理设备介绍如下: 孟加拉孟加拉空间研究与遥感组织SPARRSO是全国的遥感核心机构。
1988年04期 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张源;
<正> 印度第一颗实用遥感卫星IRS-1由苏联于1988年3月17日在贝喀奴航天基地发射成功,现已进入轨道。由此,印度成了拥有用于自然资源管理的航天遥感系统的国家。为印度发射980 kg的卫星,是苏联航天事业商业化的第一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支付650万美元的发射费,较之美国或欧洲空间局提供同样服务的价格低25%。 ISRO制造的遥感卫星价值为5000万美元,装备了3部法国提供的行扫描成像摄影机。在904Km高空,能以
1988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陈阴祥;
<正> 1977年F·F·萨宾系统总结了20年来遥感技术及地学应用的发展和成就,编印了“遥感原理及解译”这本教科书,该书公认是内容丰富、论述明晰、取材广泛、文图兼优的好书,国内在1981年己翻译发行,对促进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10年来遥感技术突飞猛进,应用更为广泛,世界各国刊出上万篇论文和几百种专著。F·F·萨宾在此基础上,更广泛地收集资料,,精练综合,于1987年刊出了二版新书,对原著做了较大的补充修改,克服了原来某些粗浅之弊、章节关系松散等缺点,补充了近10年遥
1988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汪勤模;
<正> 美国下一代静止气象卫星(GOES—NEXT)于1984年提出建议,由美国福特航空通信公司(FACC)研制。卫星计划有五颗(GOES—I,J,K,L和M),第一颗GOES一I计划1989年10月发射,1990年初投入使用;接着发射GOES一J,1990年7月投入使用。GOES一K,L和M预定1992、1995和1996年发射。
1988年04期 36-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陈贤章;
<正>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与意大利IROE的科技合作,将于1989年2月27日~3月21日在意大利举办农业、水、天气资源遥感应用讲习班。讲习班由V.Cappellini教授(意大利IROE)和M.H.A.Hassan博士(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主持,R.Carle(意大利IROE)博士负责实验室指导。一、目的与性质讲习班的目的是:为对遥感及其应用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及用户提供基本的科学技术背景。涉及物质与波谱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原理,以利于充分解译遥感资料;用于搜集资料的技术;各种传感器和遥感平台;遥感资料的数字图像处理过程与方法;以及遥感技术最成功、最主要的应用。这些特别适合于发展中
1988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D.A.Mouat;林树道;
<正> 遥感用于找矿和鉴别岩石类型时,常因植被覆盖而难于解译。不少研究表明,岩石类型对植被也有影响。因此与地球化学有关的一些植被参数有可能用于鉴别地质信息,这就构成了地植物找矿的基础。一些矿物在它们扩散范围内聚集异常,形成某些植物种属生长正常或异样,地植被勘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它包括植被种属,数量多少,群落组合等方面的形态变异。与地植物和遥感有关的地球化学的植被响应,可概括如下:
1988年04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 ] - 王家圣;
<正> 一、实验目的过去用卫星图像的像元统计绿地面积,因受分辨率限制,小于像元的绿地难于提取,尤其是人工建筑物与植物混杂的城市,具有可能把绿地统计变小。故而提出直接用植被指数计算各个像元中的植物覆盖度的设想。
1988年04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 ] - 五代富文;周长宝;
<正> 近年来地球环境出现了臭氧层被破坏、森林毁坏、沙漠化、埃尔尼诺现象等各种异常,因此,建立全球性观测体制是当务之急。人造卫星这种全球范围的综合性观测手段,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始卫星观测地球可以追溯到1972年美国发射的陆地卫星1号。当时日本的数名科学家参加了该项计划,并进行资料的解译。这是日本进行空间地球观测活动的第一步。1978年宇宙开发事业团在日本琦玉县鸠山町建立了地球观测中心,1979年开始接收陆地卫星资料。以后,日本许多研究单位、大学等部门,广泛地开展了卫星资料的应用研究。日本独立的卫星地球观测计划始于1978年。确定了海洋观测卫星1号(MOS—1)及资源调查卫里1号(ERS—1)的研究方向和开发。计划于1979年开始MOS—1卫星的研制,1980年着手ERS—1卫星的研
1988年04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潘宗浚;
<正> 目前,加拿大采用一种既经济又准确的大面积监测森林衰竭状态的管理方法,即利用1:1万地形图按10Km~2为单元的UTM地图坐标方格管理林区。这些图构成管理加拿大森林资源的基础。大量凋查数据是从1:4万~1:7万航空像片上获取的。航空像片町以从国家航片库查得,省一级也有类似的航片库,存有1:1万~1:5万的航片资料,由航片产生图纸、报告、数据等。但是,绝大多数原始资料都是10~30年前的。这些现存数据提供了有价值的工作基础。目前,需要获取特定位置森林资源的显著变化数据。卫星图像,特别是彩色透明片,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最佳信息。困难在于需对数据进行解译和转绘成适宜的图件。尽管Landsat图像分辨率低,但火烧林地轮廊清晰,砍伐林地,新建林区道路也易识别,并能通过光学处理从图像细部解译出所需的信息。对监
1988年04期 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王历;
<正> 海洋,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库。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和能源。全世界约有30%的动物蛋白质是由海洋提供的。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于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已把海洋的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建设的整体规划。我们伟大的祖国,海岸线漫长,港口较多,生物资源又十分丰富。可是,近年来由于海上对外贸易来往频繁,加之沿海地区的采油与炼油管理不善,使近海水域的污染日益加剧,使
1988年04期 27+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李洪星;
<正> 1983年国家计委、水电部下达了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全国水土流失现状与编制1:250万全国土壤侵蚀图任务,目前各大流域机构、各省(区)利用陆地卫星MSS卫片编制1:50万土壤侵蚀图的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汇总缩编1:250万全国土壤侵蚀图。我省于1986年底完成了省内1:50万土壤侵蚀图的编绘工作,为大范围水土保持区划、规划、农业总体规划与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成图比例尺小,满足不了县级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为此,1987年吉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与长春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等单位协作,选择双阳县开展了应用TM卫片调查土壤侵蚀现状、编制县级1:10万土壤侵蚀图的试点,探索和研
1988年0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刘福权;
<正> (一) 《长春市区土地利用及地质构造航空遥感凋查》成果通过省级评审。它是1987年确立的省科技发展项目。由省地质遥感中心承担,在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协作下,仅用一年时间就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评审委员会认为,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城市土地利用等项调查,在本省尚属首次。在调查过程中,充分采用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手段,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建立了城市信息数据库,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此项研究不仅进一步查明了长春市区土地利用状况和地质构造特征,而且还查明了占市区面积约三分之一的地类不明的地域和8条新发现的断裂构造,这对长春市区的建设,规划管理、地震预测、地热与矿泉水资源勘察等,皆有较好的实用
1988年04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正> 大家渴望已久的((国土资源遥感》季刊,经国家科委批准,于1989年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本刊是由地矿部物化探局和国家计委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司共同主办的遥感技术刊物。《国土资源遥感》是在内部刊物《遥感地质》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土与资源方面的内容。本刊以“发展遥感技术,扩大应用领域,服务生产科研,为四化建设服务”为宗旨。它将努力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以应用为主,理论为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登载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林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和地质(区域地质、地质填图、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
1988年04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