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述彭;
<正> 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我国政府和人民采取十分积极的态度,决心赶上国际80年代的步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从信息科学的水平来说,目前我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在社会需求和思想认识方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至今还被看作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或者只是一种超前的、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对于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所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没有得到宏观决策和工程设计部门的肯定和重视。这是因为信息系统在国际上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而在我国,数据库的建设刚刚起步,国家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标准的制订刚刚开始,尚没有
1987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隋殿志;
<正> 1957年10月,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宇宙探测世纪。特别是自1972年7月23日美国首次发射地球资源卫星成功,标志着遥感技术由航空阶段进入航天阶段。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遥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年从陆地卫星获益14亿美元,使用气象卫星资料后避免的各种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但是,随着遥感技术的产生、发展,紧接着出现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近十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国际化、商品化,遥感技术的法律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引起了各国遥感工作者和国际法律工作者的重视。下面略谈有关遥感技术引起的法律问题。遥感技术引起的法律问题比较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1) 过境权问题,即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后尚未达到外层空间而穿越别国领空,以及发射物或
1987年03期 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赵锐;
<正> HLS是英文Hue(色相),Luminance(明度),Saturation(饱和度)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以HLS组合的假彩色合成图像不同于流行的黄、品、青组合的假彩色合成图像。由于HLS彩色合成图像接近于类型图,可进行初步分类,所以为遥感信息的解译和制图提供一种良好手段。笔者在法国科学院斯特拉斯堡专题地图实验室借助Univac—1110计算机和Tektronix—4691彩色硬拷贝机进行了南京、雅典、清迈和斯特拉斯堡的陆地卫星和SPOT卫星多光谱数据的HLS彩色合成,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原理
1987年03期 7-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 - 陈中恩;方连璋;
<正> 热惯量遥感是红外遥感中利用物体固有的热惯性,来识别和解译各种地物的性质。要制作热惯量图必须把三幅相同目标的不同图像准确套合在一起,因此必须对红外扫描图像的各种畸变进行校正。一、模数转换由于多光谱红外扫描仪记录的是模拟信号,因此必须把模拟信号数字化转换成CCT数字磁带。模拟信号为行扫描格式。第1~n道图像信号中,滚动信号、地物信号、高低温信号均为有用信号,其余区间为无用信号。每个行周期T中,有1024个同步采样信号。每个同步采样信号模数转换一次产生1个字节数据,放在寄存器中。2个字节组成16位数据,通过16位并行接口,一次输入计算机内存中。每幅图像数据为1个文件,每行640个字节数据为一个记录
1987年03期 9-10+2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王欢;徐希孺;承继成;
<正>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长势,进行产量预测,是遥感应用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介绍应用陆地卫星MSS数据进行此项工作的文献较多,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 以目视解译为主。将不同时相、不同波段的影像经光学处理,突出作物信息,配合地面实况资料,推断和评价作物长势,预测产量。 (2) 从农作物光谱特点出发,根据反射率曲线寻求与产量相关性大的日期和波段,建立估产模式。 (3) 引入绿度(G)概念做为评价作物状况的定量标准。用红和近红外波段地物反射率的各种组合来表示,常用的有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等。找出G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4) 在积温基础上建立估产模式。利用作物活动面温度、作物含水量和长势之间的密切关系建立物理
1987年03期 11-13+3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3 ] - 肖淑招;孟宪钺;张桂宗;全国冬小麦遥感综合测产协作组天津课题组;
<正> 一、引言气象卫星遥感资料用于农作物估产,近年来世界各地已普遍展开。气象卫星遥感信息由于分辩率较低,混合像元所占比例较大,往往使图像失去提取细节的价值,因此需做必要订正。本文介绍天津市冬小麦估产中应用平均方程残差对NOAA卫星AVHRR传感器通道1和2的CCT资料进行的区域订正。结果表明此种方法有效,可使估产的准确率提高2%以上。二、资料来源和基本方法 NOAA卫星CCT资料由国家气象局卫星
1987年03期 14-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萧鉥;寇有观;
<正> 在农业遥感的研究和应用中,了解各种植物的物候历,是选择卫星发射和遥测的时间,进行目视判读和计算机解译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根据1980年在全国上千个县进行的物候历调查资料,整理成本文。一、物候历在遥感目视判读中的作用当前在资源与环境遥感中常使用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的像片,经图像处理得到的植被指数图,可看出植被的分布。在陆地卫星单波段卫片上,可根据绿色植物对不同波段的光谱反射不同识别各种植物。在合成的假彩色卫片上,绿色植物区呈红色,根据红色的深浅和其他特征可区分林、草和田间作物的大致长势。要确切区分植物及其发育期、物候期、长势、产量就比较困难了。物候历可提供植物的背景资料,能大大方便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美国的大面积农作物估产,实际上是根据农事历和物候历,在多波段卫星像片上区分小麦从幼苗到开
1987年03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龚家龙;
<正> 从1978年开始,TIROS-N/NOAA系列的第三代业务气象卫星,向地面发送定量的多波段数字信息,使气象卫星数据处理和应用研究跃入了新阶段。利用NOAA卫星动态资料经计算机处理得出的图像和各种物理量被广泛用于气象预报、海洋环境要素监测、渔场分析、作物估产以及洪水、林火等灾害性要素的实时监测。NOAA卫星短周期、大范围的定量信息,与陆地卫星等资料的复合利用,推动了遥感动态应用研究的实用化。“七五”期间,为保障海洋经济的开发,正在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报工作,筹备建立为海洋服务的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同时,NOAA卫星的海洋环境实时监测和业务预报的遥感应用研究也已进入攻关阶段。本文阐述的内容是NOAA卫星海洋环境遥感业务软件系统研究的前导部分。
1987年03期 20-2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5 ] - 李天顺;
<正> 1984年1月25日的西安幅MSS影像,是在西安地区降雪后尚未消溶的背景下扫描成像的,解译成果表明:雪被覆盖时的影像虽然较之正常影像减少许多信息,但却有其特点。一.雪被覆盖影像的特点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MSS影像反映的是地物反射光谱特性,不记录热信息。但在冬季降雪后至未全面消溶以前,雪在地面上的存留量与近地面温度场及地表物质温度、热惯量等热特性有关,形成MSS影像上的灰阶差异,积雪覆盖的地表呈强反射,为白色调,消溶雪水浸入地表呈强吸收,为深色调;尤以MSS7为典型,使反射光谱溶入了热信息,形成机理为: 热特性→降雪存留量→反射光谱差异→MSS色调差异如果利用雪后MSS影像按逆过程推演,即可解译出地物的热信息,并由此进一步推断正常影像上不易判
1987年03期 2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彭廷福;
<正> 目前,我国的摇感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并引起各学科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标志着我国信息科学的发展,也是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四川省青川县为了搞好土地利用规划,1983年应用航空遥感技术重新清查土地资源获得成功。经省农牧厅、成都地理研究所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抽样鉴定,符合国家土壤普查规范要求。完成的图件已广泛用于交通、农业、区划、畜牧、城建、林业、水利等部门的区划和生产。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与陕、甘接壤,面积2900平方公里。境内山高林密,海拔在500~3900米之间,平均海拨为1500米。是四川典型山区县之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木耳年产量居全省之首,是我国熊猫储量最多和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1987年03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陈光明;贾红宇;
<正> 一、理论推导地面目标的辐射率大部分是反射的太阳辐射。在0.4~2.5的μm之间用多光谱扫描仪测得的地面目标的光谱辐射率可由下式计算: L_λ=1/π[(SE_λ(直))/(cosθ)=E_λ(散)]τ(λ)ρ(λ)+L_λ(光) (1) 式中L_λ—测定的光谱辐射率,S—瞬时视场中阴影覆盖系数,θ—地表与太阳到地球中心连线的央角,E_λ(直)—太阳直射目标的光谱辐照度,E_λ(散)—散射光谱辐照度,τ(λ)—大气透射率,ρ(λ)—目标的光谱反射率,L_λ(光)—光潜光路辐照度。在方程(1)中,设目标近似于准朗伯反射体,对所有波长产生双向反射的角度相同。L_λ(光)项代表阳光到达目标之前在检测器与目标之间散射成光束所引起
1987年0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王家圣;
<正> 日本《遥感技术中心通报》(RESTEC)1986年9月第17期发表了向井幸男等根据相邻轨道TM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求出地面高程的技术报告。其试验概况如下。试验区的轨道号是108—35(为右幅,1984年12月13日,日本长野)与109—35(为左幅,1985年11月21日,日本飞弹),重叠区周边长约40公里,取中央部分,其平地标高为600米,山顶标高为2800米。试验区的高差为2200米。 TM资料经过整体校正,选用32个地面控制点,布置了250米间隔的格网点,根据格网点的对应点通过计算机处理以3次式内插求得50米间隔的内插点
1987年03期 27+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马霭乃;
<正> 遥感信息,根据载负的介质不同,有数字影像或模拟影像之分。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地表环境与资源的信息。地表上的实况物体称为地物。遥感的成像过程,是将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或地物波谱特性,用不同的成像方式(例如摄影、扫描、雷达等)生成各种影像,即一般来说,当选定时间、波段、位置、成像方式后,成像过程获得的影像像元与地面对应的单位面积一一对应。换言之,是唯一的。但是,由于解译过程中存在着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现
1987年03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576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9 ] - 郑威;
<正> 1.资源遥感的信息特征 (1) 空间性。资源遥感信息具有一定的地理坐标位置,受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的影响,反映了水分和热量的区域差异。 (2) 时间性。在一年中又具有季相节律,能反映绿色生物的荣枯、冰雪的积累消融、水体潮汐的消涨,一日之内也因太阳直斜射不同阴影有短长之别。 (3) 综合性。像元所代表的是多层平面的自然综合体,是多种资源赋存的空间,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土地利用等多种自然元素的综合特性,彼此间有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一元素可在不同亚系统中起作用:如植
1987年03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杨兴和;
本文在对混合像元研究的基础上,导出地块大小与地面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提出正确探测几种地物类型所要求的临界分辨率。这对分类结果误差的分析和传感器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1987年03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何世淦;
<正> 广东省遥感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1987年2月24日至29日在广州市郊西樵山召开。到会代表68人,开幕式由理事长袁征主持,名誉理事长缪鸿基教授致开幕词,介绍了我国遥感发展现状及展望。秘书长冯炳铜作了工作报告。随后,大会宣读了30多篇学术论文,评选出9篇优秀论文。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袁征为理事长,周树强、赖德锦、
1987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曹洪松;
<正> 遥感技术提供的宏观地质构造信息,对识别地壳块体、划分不同构造单元、探讨已知矿床的区域地质及深部地质背景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发现新的地质矿产规律。遥感信息的地质应用不仅提供了比已往记载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直线状断裂,而且新发现了同样多的环形影像。环形影像的大量发现和全球性普遍存在,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把它列为新的构造类型,对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构造地质学的新课题,是遥感技术对地学的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环形影像与某些矿种的矿床、矿化集中区相吻合,引起了矿产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笔者对山东省内环形影像系统地进行了解译分析,总结了环形影像的分布特征,并划分了地质类型。
1987年03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陈子南;
<正> 一、我国10年来引进的MSS影像陆地卫星是美国空间遥感中较完善的技术系统,已发射了5颗。由于RBV与TM都曾经失灵,因而陆地卫星所提供的图像以MSS为主,1972~1981年向全球提供大约40万幅影像,每幅覆盖面积为185公里×185公里。包括4个波段(0.50~0.60,0.60~0.70,0.70~0.80,0.80~1.10微米)。10年来我国引进MSS图像和数据资料,累计可能超过1万幅。国家遥感中心遥感资料服务部,根据全国卫星影像库藏,汇编出版了《美国资源卫星像片目录》。地质矿产部遥感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先后出版了《中国陆地卫星假彩色影像图集》。这些对于查找各地区或各时相的卫星影像提供了方便。遥感已进入多时相动态分析的新阶段。除利用多波段假彩色合成图像外,更多注意到利用不同年代、不
1987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浦瑞良;
<正> 为了充分应用航天遥感资料解决森林自动分类成图,正确估算森林面积和蓄积,提供森林经营管理和森林生态环境研究的基本资料,五年来南京林业大学对课题进行了全面的探索研究,解决技术关键问题,已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航天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卫星数据的计算机分析和自动识别有了一定的开发深度和广度;国内外利用卫星数据进行森林图像自动分类的精度,五年来徘徊于75~80%之间(指分类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对比精度,不是指计算机统计计算的精度)。这样的精度尚不能满足林业生产上的要求,但是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是未来的森林调查和资源动态监测的方向。为了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在理论上进行一系列探讨,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1.利用陆地卫星图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结构信
1987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肖淑招;孟宪钺;
<正> NOAA卫星又称TIROS—N系列卫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控制和管理的第三代极轨道业务气象卫星,其主要传感器是高分辨率辐射仪(AVHRR)。AVHRR的通道1和2与陆地卫星MSS5,7吻合,能较好地表达绿色植被的吸收波段和对近红外的特征反射峰。NOAA卫星视场角大,覆盖度宽,又是双星运行,每天可两次过境,获得资料及时。而陆地卫星每16天覆盖一次,若遇阴雨天气,获得资料的周期更长。AVHRR像元面积大,可节省计算机处理时间和费用。所以,近几年来NOAA/AVHRR资料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植被动态监测和农作物估产。但是AVHRR空间分辨率为1.1公里,远低于MSS,限制了NOAA卫星的应用领域。天津市土地面积只有1731.5万亩,种植混杂,混合像元所占比例较大,致使低分辨率的图像难以反映作物长势。因此,NOAA/AVHRR信息
1987年03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曹述互;丁力;肖清福;张福元;
<正> 1985年汛期,东北地区连降大雨,辽河干流地区降雨504~998毫米。辽河中游从7月25日开始涨水,洪水历时40天,8月份形成四次洪峰。由于洪水持续时间长,加之辽河大堤20多年未整修加固,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堤外人为设障多,河流分洪能力下降,致使堤防决口酿成水灾。8月19日受台风影响,盘锦地区降大暴雨,20时陆家乡辽河决口,盘锦市南郊大片土地被淹。8月24日零时辽河支流小柳河在小丁家决口,又使盘锦市以北大片土地进水,盘锦市和曙光油田受到洪水严重感胁。为了探讨用NOAA卫星图像监测洪水的作用,对洪水前后NOAA卫星图像进行了计算机处理。首先处理1985年8月16日的卫星图像数据。将通道2和4的图像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假
1987年03期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2 ] - 信达;
<正> 1987年5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与会中外代表近70人,下榻北京大学芍园宾馆。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所属的地理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会议厅举行。会前组织中外代表参观了我国有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来自美、英、加、日、荷、西德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地理学会(IGU)、国际地图学会(ICA)、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和国际航空航天测量与地球科学学院(ITC)等国际组织的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美国科学院院士W.Tobler教授因公事未能出席会议,向大会提交了论文。来自我国各地(8所高校,4个研究所和3个政府产业部门)的近40名教授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0篇。有42人在会议上作了发言
1987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道义;
<正> 由国家科委下达的“六五”重点攻关项目——PIPS遥感制图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已于1987年5月16日在北京通过鉴定。该课题系由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完成。这次鉴定会是国家科委委托国家测绘局主持召开的。鉴定会前,由五个部门委派的专家组成了测试组,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全系统运行正常,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要求。会议期间,鉴定委员们现场参观了这套PIPS系统的运行演示,对该系统的功能和效率给予很高评价。
1987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正> 我国的遥感卫星地面站,为监测大兴安岭林区的火灾发挥了作用。遥感卫星地面站获悉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火灾的消息后,立即与美国陆地卫星控制中心联系,要求增发陆地卫星夜间经过火区时的远红外探测数据。以后多次接收和处理了东西两个火区的火灾形势和位置分布图像,为灭火指挥部提供了准确数据。同时接收和处理陆地卫星白天获取的TM图像数据,地
1987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莫秦生;
<正> 由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等16个单位联合筹办的“上海经济区首届遥感应用讨论会”于3月26~28日在沪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上海经济区五省一市及来自北京的59个单位97名代表。上海市科委、计委、经委及市府办公厅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会议收到了国家科委新技术局发来的贺电。在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恽才兴教授代表筹备组向大会作了“上海经济区遥感技术应用概况和建议”的报告,概括介绍了本区有关遥感单位在土地利用、环境调查、地质、地理、海洋、农业,水产及遥感技术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本区的重大科研和应用成果有28项得到奖励和好评,其
1987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俞洪新;
<正> 在“六五”期间,遥感站完成了《遥感地质方法在1:20万区调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1:100万青海省第四纪地质图》与《1:400万青海省新构造图》,《青海省典型航空、卫星像片图集》和《1:10万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第四纪地质图》等四项指令性任务。其中两项取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在此期间举办四期遥感技术应用短训班,并应聘为青海师大等院校讲授遥感技术应用课。将遥感图像的解译内容应用于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水文地质调查及1:5万矿产普查工作中,收到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精度。
1987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黄建学;
<正>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利用我国国土卫星影像编制的由《土壤图》、《土地利用图》、《植被图》组成的黄河三角洲地区1:25万国土资源系列地图,于1987年5月8日通过评审。黄河三角洲地区1:25万遥感专题系列地图,以我国国土卫星拍摄的彩红外影像为基本资料,配合其他遥感或非遥感资料进行信息复合,结合野外综合考察进行目视解译,保证了专题要素的分类精度。制图过程中,利用统一的地理单元图对各图种进行定性协调,较好地解决了系列地图各图种之间的协调问题。从而,使该地区的景观特征和规律得到正确反映,提高了系列图的整体性。这次对遥感专题系列制图从理论到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对我国国土卫星
1987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谢琴芳;
<正> EOSAT是美国地球观察卫星(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商业公司的英文缩写,成立于1984年。这表明美国政府在陆地卫星传感器、卫星平台等方面的基本投资已向商业化方向发展。 1985年9月27日美国商业部与EOSAT公司签订合同。根据合同,EOSAT公司近几年主要工作是: (1) 继续为同美国签订有正式合同的外国地面站服务; (2) EOSAT公司的处理设备正式运行前,仍使用美国政府原有的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接受遥感用户订购与获取数据的要求; (3) 进行遥感数据产品的市场开发; (4) 为发射陆地卫星6号积累资金; (5) 发射陆地卫星6和7号建立商业地面处理系
1987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正> 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荷兰国际航空测量与地学学院将合办“城乡测量、规划与管理教育中心”,并定于1988年9月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内正式开学。该“中心”主要应用现代航空摄影、遥感、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为城乡的测量、规划与管理培养高级技术人材。就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划分来看,该“中心”的教学内容具有跨学科性质。将设进修班和硕士班
1987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陈干城;
<正>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亚太经社会(ESCAP)与孟加拉空间研究及遥感机构(SPARRSO)共同组织的“遥感技术在海岸带管理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地区讨论会”,1986年11月18日~11月26日在达卡召开。笔者在参加这次会议的过程中,访问了SPARRSO总部,参观了有关设施。孟加拉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对遥感技术的重视和遥感应用研究取得的成绩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兹就笔者了解的情况向读者作一介绍。 SPARRSO成立于1980年12月,它由孟加拉原科学技术部的陆地卫星计划(BLP)与原子能委员会的空间与大气研究中心(SARC)合并而成,归国防部
1987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乐子强;
<正> 航空多光谱扫描仪,是遥感技术中获取地物图像的主要传感器之一,它主要用于收集地球资源和环境等遥感数据,并可用于配合航天遥感仪器进行应用基础研究。 DGS型航空多光谱扫描仪,是我国“六五”重点攻关项目。承担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根据国内使用单位的需求,在总结经验和吸收国外最新技术的基础上,设计成先进实用、小型化、功能模块式扫描仪系统——DGS多光谱扫描仪。它探测地面分辨单元时,经分光、光电转换和信息处理,可同时获得地物从紫外、可见光至红外8个波段的图像(即0.40~0.43μm,0.43~0.48μm,0.48~0.54μm,0.53~0.62μm,0.60~0.70μm,0.68~0.90μm,3~5μm,8~12.5μm)。采用组装式结构,可按不同要求变换波段组合。增加了机载实时监视器、地
1987年03期 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