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人仲;
<正> “在航空遥感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国家科委、国家计委1987年1月10日召开的北京航空遥感综合调查成果鉴定会上作出的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地学学部委员、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张炳熹对我说:“象北京这次取得这么多这么好的遥感成果,在国内大城市中还是第一次,国际上对此也感到惊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遥感专家陈述彭教授告诉我:“遥感作为技术手段,在国内并不弱,但利用得很不够。北京这次遥感应用得好,取得成果之丰富是少
1987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戴昌达;胡德永;
<正> 一、引言美国1982和1984年相继发射陆地卫星4和5号,星上携带第二代多光谱扫描仪——TM(专题成像仪)。TM探测地物辐射的灵敏度提高、量化等级增加、空间分辨率改善、光谱通道也进行了调整与扩展(表1)。为增强资源卫星遥感能力采取这些措施,有用信息究竟增加多少?能给用户带来多大好处?有什么特点?这是遥感应用各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外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开展了一些研究。我国引进的遥感卫星地面站已投入运行,覆盖我国大部国土的TM数据将可源源不断提供使用。今后一段时期TM图像将成为主要遥感数据源之一。有鉴于此,决定首先结合全国土地利用清查与动态监测任务,开展TM数据信息特征及
1987年02期 7-1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50 ] - 闻学泽;白兰香;
<正> 一、引言四川省甘孜县地处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带与甘孜——玉树断裂带呈左行雁列的“岩桥”部位,这里有强烈的地震活动。1854年前后,在岩桥区南侧边缘的甘孜——绒坝岔之间,发生过7.5级强烈地震。根据近年来对史料的考证和调查,初步将震中确定在甘孜——绒坝岔之间(图1)。然而,目前对这次地震的研究仍缺少直接的地震构造资料和依据。 1.主干活动断裂(虚线为隐伏段):2.一般断裂:3.第四纪盆地:4.1854年前后甘孜地震震中:5.1854年前后甘孜地震极震区;6.卫片处理子区范围;F_1:鲜水河断裂;F_2:甘孜——玉树主干活动断裂我们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增强方法,提取与该次地震有关的地震构造影像信息,用以辅助查明发震断裂和确切震中位置;对影像信息的解译结果用实地调查法进行了验证。本文同时也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
1987年02期 11-1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 ] - 庄培仁;邝生爱;
<正> 在地质领域,应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研究一个地区的静态和动态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处理方法复杂、难度大、耗时多。本文旨在探讨提取和增强多时相遥感地质信息的较佳方案和方法。一、研究地区和图像的选择北京附近地区位于山区、平原过渡带和华北“板块”东北边缘,属半干旱气候,植被发育中等;在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构造特征方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此外,北京附近地区具有强烈和中等地震活动历史,1976年7月28日唐山、滦县地震波及京东香河一带。从提高图像处理效益出发,选择北京附近地区作为较佳处理方法研究,分析影响处理的多种因素,期望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这项研究选用的资料有陆地卫星MSS-CCT磁带
1987年02期 14-1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 ] - 冯辉;
<正> 一、引言利用遥感手段研究河口海岸地区混浊水体的泥沙运动(如泥沙来源、扩散范围、输移方向以及含沙量的定量判读等等),是十分有效的。就含沙量定量判渎而言,解决遥感模式问题乃是关键的所在,也就是说要确定遥感数据与悬沙浓度(指水体表层含沙量)的数学关系,或称为悬沙浓度遥感模式。本文以大气物理和海水光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为基础,力图从理论上导出水体反射率与表层含沙量的关系,並讨论影响这种关系的原因,同时提出反射率与含沙量之间可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依据,还对模式进行了研究。二、海洋—大气系统辐射传输简述 1.太阳辐射能在大气中的传输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导致太阳辐射能量的衰减。为便于分析,可把到达水面的辐射能分成两部分:(1) 太阳光的直接辐射,它直接透过大气层没有产生
1987年02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4 ] - 李炳亚;郑宝钗;李黎;邵小宜;焦守莉;
<正> 进行遥感定量分析时,需对各种地类面积和长度进行量算,以建立数量概念。面积量算方法主要有:格网或网点法、精密天平称量法、求积仪法、密度分割仪法、面积量测仪法等。长度量算方法有:分规截距法、里程计法、贴铜丝法、DIPIX系统手扶数字化法等。遥感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现以杭州湾滩涂资源调查的滩涂面积及海岸线长度量算方法为例,介绍如下: 一、海岸线与低潮位线的确定为了获得准确的滩涂面积,这次滩涂资源调查采用了低潮位彩红外航空遥感。低潮位航空遥感,即把航空遥感的时间选在每月大潮退潮的时刻。这样可使滩涂充分裸露,获得滩涂的最佳影像。由于在不同岸段大潮退潮时刻不尽相同,所以根据每个岸段的大潮
1987年02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 边戈果;
<正> 古浪县是甘肃省中部十八个干旱县之一,面积5287平方公里。人口29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6.8%,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甘肃省遥感学会为帮助该县改变贫困面貌,于1983年组织成立了由省农垦局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冰川所和沙漠所,省地矿局遥感站,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兰州大学,省农业大学,省土地规划队和草原生态研究所等单位20多名中高级科技人员组成古浪县农业区划顾问组。他们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多次亲赴古浪县参与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并为该县开办农业区划学习班,传授遥感知识和工作方法。顾问组和县上工作人员一起利用航片和卫片资料对全县土地资源、水
1987年0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梁匡一;李岩;
<正> 本文以乌鲁木齐幅卫片分析结果为例,将地物光谱统计分类结果与等密度分割影像进行比较,介绍一种目视解译卫星影像的方法,使遥感技术能在简陋条件下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一、试验区概况试验区选在乌鲁木齐幅卫星影像(1975年9月11日)的一部分,位于东天山中部,分布着山地、山间盆地、洼地、山前冲积洪积平原等地貌单元。区内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和众多的地物类型,可使分类满足农牧业生产的要求。在山区,主要以牧业应用为目的,选择亚高山草甸、森林草甸、干草原、荒漠草原等地类,分析四季草场的分类和监测。在冲积、洪积平原区,主要以农业应用为目的,选择玉米、棉花、小麦等地类,分析农作物的分类和布局。为建立光谱响应模式,选择区内像元响应曲线明显、均一、光谱响应差异较大的地
1987年02期 24-2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张玉贵;
<正> 遥感影像光学处理中的信息损失,首先来自数字影像转换为可见影像时光机扫描写出的非线性特性;其次来自光学仪器的密度畸变;第三是通用的密度定义与人眼对密度和色的敏感特性规律不一致,而对影像的描述均以密度为标准。本文介绍扫描写出影像时把反馈信息输入计算机以补偿信息损失的技术。一、C——4500扫描仪的转换特性当前,遥感领域广泛使用国产和进口的扫描成像仪,用于图像数字化,或用于把数字影像记录成黑白或彩色影像。本文就C—4500型扫描成像仪探讨记录成黑白或彩色底片时数字与密度的关系,影响密度的因素,以及适用于不同用途的底片密度。计算机输出的影像在显示屏上转变为256个亮度
1987年02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汪国锋;
<正> 微波遥感器具有全天时、全天侯、一定穿透能力和能取得被测目标特征信息的特点,所以受到国内外遥感界的重视。现在,可见光、红外光遥感器比较成熟,而微波遥感器正处在研究、开发、推向应用阶段。其发展趋势表明,徽波遥感器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微波遥感器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两大类。接收地物微波辐射能量的微波辐射计属被动式的。本身向外发射探测信号的高度计、散射计、侧视雷达和全息雷达属于主动式的。本文对微波遥感器作一简单介绍,并对微波遥感器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微波辐射计微波辐射计是一台特殊微波接收机。它由天线、外差接收机、消除本机噪声和增益波动部分,数据记录或存贮装置等部分组成。微波辐射计天线接收地物的辐射功率比接收机的
1987年02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张绍辉;
<正> 航空遥感彩色图像实时传输试验,于1986年12月在长沙市进行。试验由中科院空间物理研究所和湖南省遥感中心共同承担,湖南省民航局协作完成。这次试验是把遥感和电视讯号传输技术紧密配合的一次尝试,在我国尚属首次。目的在于为防汛抗洪服务。这次试验,从地面指挥中心的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可连续展现色彩艳丽的河流、植物、湖泊、街道、楼宇等清晰图像,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在空中拍摄景物待飞机返回地面才能看到图像的惯例。图像传输距离为70公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实时遥感图像显示系统,可使防汛指挥中心实时观察和掌握汛情,有利于领导机关适时作出决策。此外,这一成果也可广泛用于动
1987年0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马霭乃;
<正> 在遥感技术系统中,地物波谱的研究是基础理论研究。我们必须根据地物波谱特征来选择传感器的波段;根据地物波谱的特征来校正大气传输过程中遥感信息的失真;根据地物波谱的特征来进行目视解译;根据地物波谱的特征来引导数字图像识别。因此,美国一些大学的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要用三个月进行野外地物波谱测试,以加深对遥感信息的理解。测定的地物波谱被分门别类归档存入数据库,这对上述四方面的研究能提供许多便利。地物波谱特性,主要分为4个波段:即反射光谱段(0.3~2.5微米),反射-发射波谱段(3~5微米),发射波谱段(8~14微米)和微
1987年02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 - 陈荫祥;
<正> 面向城乡建设的北京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应用研究,取得一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成果。它是地质矿产部、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市联合进行的大型重点科研项目,是我国“六五”期间遥感应用的跨部门多学科系统工程之一,也是北京市科委一条龙攻关的重要项目。该科研系列从1983年起经过三年多的工作,到现在已全部完成,提交科研报告41份,编制106种两千余幅专业图件,采集了几十万个数据,其中23项专题成果填补了北京市基础资料的空白。参加科研工作的33个单位数百名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辛勤劳动,为发展遥感应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明显贡献。这项综合调查研究,贯彻面向经济建设和力求扩
1987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郑威;
<正> 遥感图像是自然环境的真实缩影,并以多波段码化的方法提供丰富的多维空间信息。环境,这个综合体,只有利用各种科学方法得到的数据,互相印证,彼此阐明,才能充分揭示遥感信息的真实意义,发掘图像像元在地学生物学领域的潜在价值。在自然资源调查中,应用遥感技术要经过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的过程。因此,一般采取以下工序:(1) 分析资源形成的条件,赋存分布的状态,了解地区的自然环境;(2) 根据调查资源最有利的时间和波段范围选择所需的遥感平台、传感器和遥感图像数据;(3) 根据
1987年02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卓宝熙;
<正> 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判读来实现的。遥感图像客观地记录了物体的几何形态和光谱特征,这是遥感图像判读的依据。判读也可叫解译,其意思是一样的。有的人主张凡用肉眼辨认图像的叫做判读,用计算机辨认图像的称解译。所谓遥感图像判读是指人们根据对客观事物掌握的实践经验,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影像进行辨认,从而识别影像的实际内容和属性的过程。广义而言,几乎每个人都进行过图像判读,电视、电影、画片等都为人们提供了信息,而辨认这些信息就是判读。遥感图像判读主要是根据判读标志进行。判读标志是指那些能帮助辩认某一目标的影像特征。判读标志
1987年0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方起东;
<正> 卫星像片具有宏观性,反映大量的大地构造信息,是研究大地构造的现代工具。本文作者利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78年编制的中国《卫星影像略图》及部分1/100万卫星像片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解译和探讨。一、中国的断裂系统卫星像片反映一个重要而醒目的现象,即中国大陆主要是“X”型剪切破裂,纵贯全国,形成全国性断裂网或称断裂系统。较明显的大断裂达40条以上。这个“X”型破裂,主要是北东、北西、北北东、北北西、北东东、北西西几组,而东西、南北向断裂不发育。这些断裂在卫星像片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1.延伸远、平直,主要表现为剪切性质,在此基础上有挤压和拉张。 2.上述断裂中有些段控制了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
1987年02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黄星勤;
<正> “遥感”一词的定义,有关教材和专著中多有论述。当前的问题是: (1) 定义含义不确切,或文字冗长,难于形成统一的能被遥感界共同接受的意见; (2) 有无必要把航空地球物理测量包括在遥感之中?因而将遥感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3) “遥感”和“遥感技术”有何实质性区别?有无必要分开定义; 笔者认为,为了给遥感一词以科学的定义,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第一,遵重原词固有含义;第二,追本溯源,查明这一术语是在何种条件下,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这样,才能从众说纷纭中找到共同语言,求得统一认识。众所周知,“航空摄影”是遥感的初始形式。自从1839年法国人达格雷(Dagurre)发表第一张航空像片以来,航空摄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直到本世纪
1987年0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 ] - 陈昌延;宫志强;
<正> 为适应山东省经济建设和各规划部门的需要,1986年11月经省编委批准,在山东省测绘局建立“山东省遥感技术应用中心”。该中心将利用遥感技术为各部门规划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最近,省科委在遥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今后山东省遥感技术应用项目,由该中心牵头协调,组织安排。目前,该“中心”已领受日照市国土规划和黄河三角洲
1987年0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张绍辉;
<正> 湖南省遥感中心与中国航空遥感服务公司、航天部于1984年和1985年,在湖南主要经济区进行了首次多平台(航天、航空遥感及地面实况调查)遥感预试验。本次实验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遥感力量和设备,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对同一地区进行多空间层次大规模的遥感联合试验。感测范围包括洞庭湖农业区、南岭多金属成矿带、武陵源自然保护旅游区的3.6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成功地获得了五个平台的图像和数据,包括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图像、陆地卫星MSS图像、低空彩红外摄影图像、洞庭湖水情机载遥感图像实时传输和显示、地物波谱特性测试资料等。一、洞庭湖农业遥感预试验区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平原是我国
1987年02期 21+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汪勤模;
<正> 二十多年来,人造卫星(如气象卫星)提供了新型海洋观测手段,特别是1978年美国发射的海洋卫星,虽然寿命仅三个月,但是它在100多天运行期间获得的有关海面风场、洋流等资料的数量超过过去一个世纪船舶观测收集的资料。卫星遥感能为海洋、气象、渔业、交通运输、国防等提供重要海洋参数,如:海面风(可驱动海洋环流);海浪高度(对船舶航行至关重要);海面地势(据此可推算洋流和海床形状);海色(据此可估计全球生物产量);海面温度和降雨速率(提供气候研究的天气状况);海冰密集度(对保障有冰水面上的作业很重要);冰块高度(可估计极地冰盖增长或融解等)。为了进一步推进对海洋的认识,要求海洋观测必须是:(1) 全球的,(2) 长期的,(3) 多种观测同步
1987年0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韩珞珩;
<正> 亚洲区域遥感培训中心(ARRSTC~*)于1979年下半年在泰国亚洲理工学院(AIT~**)创建。它的宗旨是向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传授遥感技术。1982年9月,首次举办为期4个月的短期培训。到目前为止,短期培训已举办13期,来自亚洲19个国家254名学员(其中我国15人)接受了培训。该中心与亚洲理工学院的其他系科一样,师资和经费多由发达国家的一些组织赞助。这几年主要赞助机构有: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联合目亚太经社会(ESCAP/UN)、西德卡尔—杜伊斯堡协会(CDG)及法国政府的一些部门。泰国政府对其发展也很重视,特别是泰国诗琳
1987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卓宝熙;
<正> 首届铁路航测遥感科技动态报告会于1986年12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路内外27个单位的领导、专业人员以及顾问等92名代表.其中各级领导22人,副教授、高工职称以上12人。大会交流动态资料15篇,10名专家、教授作科技动态报告。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科技成果展览。动态资料和报告内容包括:国内外航测遥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近景摄影测量、铁路既有线航测、铁路选线机助设计、正射影像图、数字地形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加强航测遥感管理等内容。介绍的内容是最新的或比较新的,既有国外动态,也有国内情况;有综述的,也有专题性的;还有对铁路
1987年0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陈贤章;
<正>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承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的“河西祁连山地区积雪卫星监测与春旱缺水期间的径流形成及预报”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主持下,于1986年11月通过鉴定。该研究课题是中国科学院“六五”重点项目之一,通过运用卫星遥感资料(包括气象卫星AVHRR和APT影像,CCT磁带和陆地卫星MSS影像)监测祁连山区积雪动态变化、研究山区积雪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河西地区主要河流春季径流(3月下旬~6月上旬)的变化特征,提出了春季径流短期和中期的预报模式,和春季径流总量超长期预测。为河西地区春季农业灌溉和地表水资源利用提供服务。鉴定会一致认为:
1987年0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本刊编辑部;
<正> 为了普及遥感知识,促进遥感事业的发展,本刊将举办“遥感知识竞赛”的消息上期已发布。现将“遥感知识竞赛”的规则与实施办法通告如下: 一、竞赛测验命题范围:全部试题包括遥感基础知识和遥感应用技术,绝大部分试题包含在《遥感信息》杂志1986年第1~4期和1987年第1~4期中;可能有少部分试题选自报刊、电视有关遥感的新闻报道。二、参赛者范围:所有《遥感信息》的读者(除参加命题和本刊编辑部人员及其家属外)均可参加,不受职业、年龄、地区的限制。三、测验时间和办法:在1987年第四期《遥感信息》杂志上公布竞赛试卷,自杂志发行日起,一个半月时间内答完试卷(以当地邮戳为准),寄本刊编辑部。参赛者必须在寄答卷信封右上角贴上遥感知识竞赛徽记(将附印在试题卷上)。
1987年0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苏山舞;
<正> 1986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从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引进用于管理地理信息尤其是地图信息的软件系统ARC/INFO。本文仅就ARC/INFO的功能及其采用的一些术语作一简要介绍。 1.概况 ARC/INFO是用于地理数据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输入功能,分析功能,数据管理功能,显示和转换功能。 ARC/INFO采用混台式数据结构,用拓扑数据模式表示地理数据的位置,用关系数据模式表示地理要素的属性。ARC/INFO支持各种比例尺的为各种目的开发的地理数据库,既适用于专题地图又适用于地形图。 ARC/INFO由两大部分构成: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研制的“ARC”,提供用于定义要素位置的拓朴数据
1987年02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正>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陵墓群,建于公元1409至1644年间,历时二百三十五年,先后葬有永乐朱棣(长陵)、嘉靖朱厚熔(永陵)、万历朱翊钧(定陵)及崇祯朱由检(思陵)等十三个皇帝和部分皇后。陵中建筑布局和规制基本相近,然而气势则相差甚远,其中以长陵规模最为宏大,以定陵的地下宫殿称著于世,以思陵为最简。根据彩色红外遥感图像不仅可以研究古墓群的地理、地质环境,而且可以清晰看出明代统治的二百多年中盛衰演变。
1987年02期 27+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下载本期数据